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皇孙:开局学会拘灵遣将

第24章 22:再见朱棣,朱元璋的内心百感交集!

  朱棣现在的感觉,就好像是一群大美女在他面前晃着,馋的他都快要流口水了,偏偏看得到却吃不到,内心那叫一个痒啊!

  而且这国运商城内的商品,就跟他之前想的那样,绝对都不是世俗凡物!

  【精盐制作配方:1500点国运值!】

  【一年三季水稻:2500点国运值!】

  看了半天,朱棣也就看懂了一些自己能够理解或者听说过的商品,至于其他各种商品,主要是他之前根本没见过,或者也没听说过,压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

  就像是精盐制作配方,朱棣自然是能看得懂的!

  还有那一年三季的水稻,更是让朱棣的呼吸再次急促了起来!

  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都不便宜啊!

  加起来都需要4000点国运值,至少需要他存够200天,也就是7个月样子,才能存到这么多国运值啊!

  “祥瑞啊,这精盐制作配方有什么特殊的?”

  “朕的大明同样也能制作出精盐啊!”

  朱棣同时也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国运商城推出的配方,自然是最先进的制盐技术,制造出来的精盐不仅比大明现有的精盐质量高数倍,更重要的是制造价格更加的便宜,产量也会更多!】

  国运祥瑞缓缓地解释道。

  “果然如此!和这一年三季的水稻,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朱棣顿时恍然,双眼也不由越发明亮了起来!

  其实最让朱棣在意的,并非是这精盐质量多高,更重要的是产量啊!

  如果大明真的能有这种大量产盐,而且还是极品精盐的技术,老百姓也不愁以后盐不够吃了啊!

  更关键的是这能给国库带来多少额外的收入啊?

  至于那一年三季的水稻,就算不用国运祥瑞解释,朱棣也已经看出了它存在的价值了!

  即便是在南方最适合水稻生长的部分区域,水稻也最多一年两熟而已,而且这还只是小规模的!

  重点是他相信国运商城内售卖的水稻种子,亩产量绝对更高!

  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一直困扰大明的根本问题,就是粮食产量问题,如果丰收年还好,万一碰到什么大灾之年,或者战乱的时期,饿死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呢!

  有了一年三熟的水稻,如果产量还能够提升上来,那今后大明的粮食状况绝对能够得到极大的缓解,这能养活多少老百姓啊!

  果然,国运商城售卖的商品,绝对都是好东西啊!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继续查看起了其他的商品!

  很快,他的目光就再次定格了!

  【半成品延寿丹:3000点国运值!】

  【随机抽奖获取法器一件:10000点国运值!】

  【成品延寿丹:20000点国运值!】

  延寿丹!

  居然还有延寿丹!

  这半成品的延寿丹和成品延寿丹的国运值,居然相差这么多?

  更夸张的是成品延寿丹居然需要20000点国运值!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他每天20点国运值的累积速度,至少2000天才能存够!

  一年也才三百多天,也就是至少五年多的时间才能存够啊!

  算明白这笔账的朱棣直接就目瞪口呆了!

  不过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延寿丹可是能够给人延寿的逆天丹药,就算是半成品的延寿丹,也能给人续命两年半的时间,需要这么高的国运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更何况成品延寿丹,还能续命十年呢!

  十年的寿命,足以让无数人为之疯狂了!

  就在这时,朱瞻墉也跟着领路的太监来到了御花园当中,远远地就看到了还在独自漫步的朱棣。

  “恩?怎么就我皇爷爷一个人?”

  “我爹还有我大哥他们呢?”

  看到前面只有朱棣一人,朱瞻墉不免有些诧异,平日里他来见朱棣的时候,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还有大哥朱瞻基都会在现场啊!

  这还是他第一次独自面对老爷子呢!

  “三皇孙,陛下今日只召见您一个人!”

  太监闻言,则是直接开口说道。

  朱瞻墉闻言,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有想太多!

  “墉儿给爷爷请安了,爷爷圣躬金安!”

  来到了朱棣的身后,看到对方明显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样子,朱瞻墉就主动躬身打了个招呼。

  朱棣听到动静,这才从自己的思绪当中回过神来,赶忙退出了国运祥瑞!

  “墉儿回来了?”

  “过来,我们爷孙俩今天好好聊聊!”

  朱棣此刻心情大好,望向朱瞻墉的神态倍加的亲切和蔼!

  毕竟他朱棣的子子孙孙都有出息,他的心情自然就好啊!

  朱瞻墉闻言,倒也没多想,只是有些奇怪朱棣今天想要跟他聊什么。

  不过此刻在朱瞻墉体内的朱元璋却是有些激动!

  “这个人真的是老四么?”

  “老四也老了啊!”

  “当真是奇妙,咱也就是睡了一觉,再次见到老四的时候,这小子居然已经留有白须,面容也沧桑了许多!”

  朱元璋有些难以置信的声音响了起来,满脸的复杂之色!

  他之前就已经从朱瞻墉口中得知了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朱棣在靖难之役成功之后,顺利登上了帝位,但内心从未有过一刻的安宁和松懈!

  整日为了国事操劳的朱棣,更不会有沉迷酒色这样的臭毛病,勤勤恳恳不敢有一丝懈怠,就犹如当年的自己和朱标一般!

  更重要的是,在知命之年的朱棣,却选择了继续披甲上阵,御驾亲征漠北,驱逐鞑虏!

  想到这些,朱元璋的内心就是一阵百感交集!

  “陛下,四爷如今也老了啊!”

  “当年臣见到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娃娃!”

  刘伯温此刻也颇为感慨地出声道。

  “是啊,一眨眼,物是人非了!”

  “或许,咱当年真的做错了吧?”

  朱元璋即便是之前对于朱棣还有些不痛快,此刻看到已经迈入老年的朱棣,也没有那么大的气性了!

  说到底,朱棣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

  朱棣是他朱元璋的好儿子没错,或许错就错在,他朱元璋当年确实是太过偏心了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