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元璋的魄力,船到桥头自然直
胡文安接过抱琴递过来的纸扇,一把打开,面带笑容地说道:“本公子可是风雨无阻,每天都要来醉花楼的。”
“就是知道胡公子一定会来,我才在这里等着胡公子呢。”
听到胡文安的话,鸨母嫣然一笑,对着他说道。
“走吧,我们进去。”
胡文安对着鸨母收了一句,就朝着醉花楼里面走去。
进了醉花楼之后,鸨母就带着胡文安就进了后院。
醉花楼总共有三楼,以及一个后院。
一楼的话,是大厅。
二楼则是各种花枝招展的红倌人,而三楼的话,则是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之前顾云曦就是住在三楼。
只是被醉花楼推出来选上花魁之后,就一直只接待胡文安一个客人。
在选花魁之前,也从来没有接待过任何一个客人。
胡文安就是她的第一个客人。
而因为胡文安的身份,醉花楼就特地让顾云曦搬出了三楼,专门置办了一个后院给顾云曦住,平日里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以免打扰顾云曦。
不到一会。
鸨母就带着胡文安来到了后院。
到了后院之后,鸨母就退了下去,只留下了胡文安跟抱琴,司棋三人。
哪怕是胡文安的护卫,都是守在了后院的门口没有跟着进去。
只见后院乃是一个环境清净的院落。
院落之中,顾云曦坐在一张琴桌面前。
只是顾云曦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一直望着后院的入口。
当看到胡文安带着抱琴跟司棋走了进来,顾云曦眼眸一亮,俏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站了起来,快步上前,走到了他的面前,盈盈一礼说道:“胡公子,你来了……”
“来了。”
胡文安微微一笑,对着顾云曦说道。
“胡公子,你今天是想要听云曦弹琴?还是听曲?”
听到胡文安的话,顾云曦轻声地说道。
“跟平时一样,听你弹弹琴,等你弹累了,再听听小曲,本公子就回去了。”
胡文安笑了笑,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这一张椅子,是专门放在这里给他听曲的,属于他的专属座位。
“好,云曦听胡公子的。”
顾云曦黔首轻点,在琴桌面前坐了下来,就开始给胡文安弹琴。
就在胡文安听曲的时候。
太子朱标跟燕王朱棣已经是回到了紫禁城。
回到紫禁城之后,燕王朱棣就自行回去了。
而太子朱标则是直奔武英殿而去。
武英殿。
到了之后,太子朱标就下了马车,神色略微有些激动,小跑到武英殿门口,朝着里面行礼道:“启禀父皇,儿臣求见。”
“进来吧。”
听到太子朱标的声音,朱元璋当即就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雄浑有力地说道。
太子朱标走进了武英殿,在朱元璋御案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老大去见了胡文安了?”
朱元璋喜怒不形于色地说道。
太子朱标脸色认真了起来,说道:“启禀父皇,儿臣已经见过胡兄了。”
听到太子朱标的话,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说说,胡文安这一次,说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太子朱标将胡文安发行国债的事情,跟朱元璋完完整整的说了出来。
包括第一步,先建立银行,银行拥有存取款的功能。
以及如何保证存取款不会出现问题。
一五一十,详尽无比的说了一遍。
“奇才,当真是奇才啊!”
听完之后,朱元璋脸色激动,右手狠狠地拍打了一下御案,赞不绝口地说道:“这一个方法,可以说彻底解决了我们大明朝当前国库空虚的问题。
我们大明朝修建商道有望了!
我大明朝满朝文武百官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胡文安解决了!”
“是啊,胡兄确实是一个奇才!”
太子朱标一脸赞同之色地说道:“这里面,唯一的问题,就是以后如何归还国债。
将这一个问题也解决了,我们大明朝必将蒸蒸日上!
距离百姓吃饱饭,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不远了。”
“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办法。”
“胡文安能够想出此等异想天开的办法出来,就已经是超乎了咱的想象。”
“国债定为三年期跟五年期,哪怕是最短的,也是三年后才要归还。”
“船到桥头自然直。”
“或许到时候,我们大明朝的商税,已经大大提升,凭借着商税,归还这些国债,就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事情。”
听到太子朱标的话,朱元璋摇了摇头,魄力十足,斩钉截铁地说道:“当下,我们先不管这个。
明日朝会之事,就确定建立银行之事。
并且,要在最短时间内,在我们大明朝各个行省,乃至是每一个府,每一个县,都建立起一个银行的分行。
由老大亲自担任我们大明朝银行的总行长。”
“父皇英明。”
太子朱标一脸尊敬之色地说道。
“胡文安还没有说别的?”
朱元璋一脸平静之色地看着太子朱标说道。
“有,儿臣还问了胡兄一个问题。”
“就是应该如何归还国债的问题。”
“当时儿臣也是在担心这一个问题,想着,是不是需要依靠我们大明朝以后的商税,来归还国债。”
“胡兄听到之后,说治国,不是这样治的。”
听到朱元璋的话,太子朱标点了点头,说道:“胡兄说,只要让银行赚钱,就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了。”
“让银行赚钱?”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脸色阴晴不定地说道:“莫非是放贷?”
闻言,太子朱标摇了摇头,说道:“儿臣询问先生这个问题的时候,先生就有事情急着离开了。
所以儿臣并没有问到答案的。
但是,依照儿臣之见,未必是借贷。”
“而且,即使是借贷,也未必就有问题。”
“只要利息够低,刚好比存款利息高一点。”
“儿臣认为,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顿了顿,太子朱标继续说道:“可以重点将借贷的对象,定为商贩。
当然,其他人也一样借贷。
但是,借贷需要抵押物,可以是地契,房契,或者是名贵古董字画等等。
只要利息低的话,对于商人,或者是急需资金周转的人而言,并非坏事。
还有可能是借此翻身的一条绝佳途径。
至少他们不需要去找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对于商人,对于百姓而言,才是真正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