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第103章 贼寇不是很弱吗?

  老人一听说他们是剿灭排云山和三邙山贼寇的皇帝亲军,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满是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原来诸位是剿灭排云山和三芒寨贼寇的陛下亲军啊,怪不得如此军容整齐。

  不愧是皇上的人啊,老朽真是好久没见过这样秋毫无犯的大军了。

  说起来你们可都是小老儿的大恩人啊,大人,小老儿给您磕一个吧。”

  老人说着就要磕头,李逸连忙拦住,“别别别,老人家不必如此。”

  这时田地里其他干活的农人听说,原来这就是剿灭排云山贼寇的皇帝亲军,又看上林卫众人军容整齐,没有丝毫匪气,也都纷纷围上来,都朝李逸等人感恩戴德。

  这下却把李逸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原本的目的就是想要取得信任,打听一下情况的。

  结果弄得跟邀功似的,这就很不好意思了。

  不过众人这么大的反应也让他们有些意外。

  “哎,大人,您是不知道啊,咱们上阳县百姓可被这些贼寇给害的不清啊。

  那些贼寇四处劫掠也祸害也就罢了,官府还年年以剿贼为借口朝我们加征,可是征了税赋,却从不见剿匪。

  这还不知,连地主家也以此为借口加我们的租子,说是要交给那些贼老爷买平安,还说这都是为了我们好。

  小老儿本来有还有几亩薄田,结果也因为交不起这剿响,都给卖了……”

  “大人,你们要再不来,我们就活不下去了,还好皇上还记得我们上阳百姓啊!”

  众人说着,田地里突然一阵呜咽之声,而这些百姓说完又要给他们磕头。”

  李逸等人赶忙再一次拦住,但却忍不住一阵沉默。

  李逸本来是想用水利做借口搞事的,但现在却感觉没法开口了。

  因为眼前这些百姓显然根本还没轮到关心水利的地步。

  只好又问了一些关于地租之类的情况。

  但结果却越问越沉默。

  冯晴等人本来不关心这些,此时却也禁不住触目心惊。

  “老丈,照你们的意思,你们这一亩地一季居然要交五石的租子,那一季能收多少呢?”

  说来惭愧,李逸还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亩产有多少。

  不过因为天地灵气的原因,这个世界肯定要比另一个世界古代要高一些。

  具体却不知道。

  但五石的租子绝对不会低。

  冯晴和刘嬷嬷等人就更不知道了,反倒是黄德在旁道:“五石这也太高了,咱家记得咱家家乡一亩一季也就能收六石左右,这租子都已经到八成了。”

  谁知众人闻言却苦笑道:“看来这位大人家乡地应该比咱这里的肥,咱这可没这好收成,要是年成好的时候大概还能到五石半,六石不到,要是年成不好,哎……”

  “难道遇到灾害了,也还是要交五石的租子?”

  李逸有些愕然。

  老者等一众农人闻言都苦笑道:“东家哪管年成,除非有东家心善才会减免一二,那也是东家的恩德。”

  “那要是实在交不上呢,岂不饿死?”

  冯晴忍不住问道。

  而这一次却没有回答了。

  半天那老者才苦笑道:“要是实在遇上年成不好,年轻力壮的没办法就只能卖身为奴,像老汉这样年纪大了的,就只能求东家恩典容来年年成好了再补了,不过这利滚利,哎……还是饿死的干净啊,省得拖累儿孙!”

  “这些人也太黑心了。”

  冯晴忍不住骂道。

  李逸却看了她一眼……你们家也差不多吧?

  冯晴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下意识的道:“我冯家的租子肯定没这么高!”

  但说完又忍不住心虚,因为其实她也不清楚。

  更何况,没有这么高,又能好多少呢?

  李逸当然也没有深究,而是再次问道:“老丈,那你们这水利一般是谁来修啊,是县里还是地主?”

  这一次众人却都面面相觑,没人敢回答这个问题了。

  李逸其实也明白了这沟渠废弛的原因了。

  有话语权能够督促官府的地主只管收租,不管生产,普通百姓没有能力修,而且一旦修了只怕地主还要长租子,最后还不如不修。

  接下来两天,李逸一面让冯晴继续率领上林卫四处剿匪练兵,顺便大规模抓捕俘虏。

  另一边让东厂的人全部撒到民间去了解情况。

  他自己也在这两天里到处走访,一方面了解民情,一方面也在选定目标。

  同时也像皇帝报告了上阳县以及京畿各县的情况。

  却并没有急着做其他的动作。

  可朝廷这边却没有安静,皇帝依旧对外宣称闭关不朝。

  而外朝弹劾的奏章也同样一天比一天多。

  现在他们已经不只是要求皇帝放出上阳县县令和京兆尹了,而是要求皇帝解散东厂,诛杀奸宦。

  而这些奏章自然一律都被皇帝留中了。

  双方似乎都进入了一个相持阶段。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在朝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冯家加入皇帝阵营这件事,在冯老将军亲身亮相之后,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首先冯家内部就爆发出一大波反对的声音。

  而外部也给了冯家巨大的压力,不少原本和冯氏交好的世族都纷纷保持距离。

  甚至冯家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冷嘲热讽。

  这就更让冯家内部一些人找到借口反对此事了。

  但这一次冯毅老将军却一反常态的强硬。

  直接放话,若是各方有意见,二房可以脱离冯氏从此互不瓜葛,甚至二房的子孙若是觉得不妥,也可以脱离父子关系,老子有孙女就够了,不要儿子。

  再说就直接一个字“滚”!

  “老子就这样了,不服气咱们校场见真章!”

  而于此同时,老将军却亲自从家族中挑选,愿意支持冯晴的年轻一辈俊杰直接送入了上林卫。

  这下冯家几个儿子都傻眼了,冯氏各房也傻眼了。

  他们没想到老爷子居然可以“不讲理”到这种程度,甚至不惜脱离冯氏。

  这还是那个处处以家族为重,甚至不惜忍气吞声的冯老爷子吗?

  外界各方也是诧异不已,不知皇帝到底给了什么好处,居然让老将军如此死心塌地。

  另一边,上林卫在京畿各处剿匪的消息也连续不断的传入京中。

  而其他几路想要捡便宜,抢甜头的大军却进展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卫戍司的大军更是在围剿一路贼巢的时候被贼寇杀得大败亏输,上万大军只有几百人像乞丐一样的逃回京城。

  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贼寇不是很弱吗?

  为什么会这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