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第100章 皇帝又想翘班了

  这一夜,整个大乾京城注定不平静。

  明潮暗流,汹涌澎湃。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从民间到朝堂每个人都在猜测,打听。

  都希望能比别人知道更多更详实的情况。

  当然区别在于,对于百姓来说,这只是一个谈资,一个可供他们在旁人面前显摆吹牛的资本。

  可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关乎着利益,胜负,甚至生死存亡。

  很多人这一夜都不曾安眠。

  而第二天,天一亮各种或真或假的小道消息,更是迫不及待的在各个酒楼茶馆,以及各处府邸间四处乱飘。

  有些消息让人不知真假,有些消息却让人胆战心惊。

  “听说了吗?东厂又有动作了,居然把京兆尹和上阳县给拿了,好家伙,京兆尹张峰还想率家丁反抗,结果被杀了个血流成河。

  张府几百口人,除了张峰之外几乎没有幸免!”

  “你可别瞎说了,我家就住在张家隔壁,昨晚我亲眼看见东厂绑走了一大串人,怎么就只剩张峰一人了?”

  “我不是听说吗?”

  “你这听得也太玄乎了。”

  “反正杀了不少。”

  “那倒是,昨晚一晚我们全家都没睡着觉,那血腥气太吓人了!”

  “这东厂也太嚣张了,三品大员说拿就拿了,我看啊,这些外朝的诸公肯定坐不住了!”

  “肯定的,要是照这样,那以后还不真让一群太监骑在外朝百官头上了!”

  “要我说啊,京兆尹和上阳县这就是活该,身为朝廷命官居然和贼寇勾结。”

  “呵呵,欲加之罪,你有证据吗?”

  “怎么没证据,之前贼寇凶凶人尽皆知,上阳县和京兆尹却愣是说没有,这不是勾结是什么?”

  “胡说,这最多只能说是失察。”

  “呵呵,好一个失察,这也太能失察了,难道上阳县和京兆尹都是瞎子,聋子,但凡打听一下也不至于张口就说没有。

  而且你们别忘了,之后还有老侍郎一家的惨案呢,这也能说是失察吗?”

  “就算这样,那也该是吏部,刑部的事,再不济还有相府,怎么着也不该有内廷太监干预。”

  “我觉得不是,如果没有宁家小公子敲响登闻鼓,那么确实该有外朝办理,但如今就是外朝无人问津,才逼得宁家小公子敲响登闻鼓。

  那么内廷干涉也情有可原了!”

  “我说你哪头的啊,你不要忘了,你是读书人,将来也要入朝为官,难道你希望将来有一群太监骑在你头上?”

  “哼,照你的意思,难道老侍郎宁振南就不是我辈读书人吗?难道你希望你将来为官一生,一朝人走茶凉,全家被害,却无处伸张吗?”

  “你,你这是人身攻击!”

  “二位仁兄,莫吵莫吵,此事明日早会必有公论。

  倒是昨日的捷报,你们怎么看?”

  这样的争论,在百姓间有,在书生间也有。

  但是在朝堂上却似乎只有一个声音。

  “内侍干预朝政,此乃乱祖宗之法,不能坐视。”

  “对,东厂必须放人!”

  大乾京城百官,似乎都在无形间统一了口径,无数弹劾东厂的奏章如雪片一样飞向北宫。

  东厂厂公黄德亚历山大!

  而且他感觉自己很冤枉,这事又不是他的主意,甚至下命令的都不是他。

  皇帝玉靖却出乎意料的淡定。

  看了一眼黄德哭哭啼啼的模样,有些无语。

  “万事有朕在,有李总管在,你怕什么?”

  “你要是这么害怕,那这都督东厂的差事,你让给别人来做?朕从来不会勉强人。”

  黄德一听慌忙跪倒在地,“奴婢不敢,奴婢不是害怕,奴婢是在替陛下担心啊。

  虽然上林卫刚刚取得大胜,可现在毕竟还是外朝势大,这个时候为了两个赃官激怒外朝,怕是得不偿失啊!”

  皇帝闻言也微微沉吟。

  不过她随即却摆摆手道:“此事等李总管回朝之后再说。

  他既然特意让老七老九赶在外朝反应过来之前,拿下这两人必然有原因。”

  “……”

  黄德一阵无语。

  陛下,你这也太相信李逸了,到底是你当皇帝,还是李逸当皇帝啊。

  不过他虽然无语,但却也不敢多说,毕竟他心里还是相当害怕李逸的。

  谁知道那家伙有玩什么布局,我还是老实点吧,别把自己给套进去了。

  倒是容嬷嬷在旁忍不住问了一句,“陛下,那现在外朝这些奏章怎么办?

  只怕朝会上,诸公也不会善罢甘休啊。

  要不要派人去催一催李逸,让他早点回来。”

  皇帝闻言想了想道:“不用,他昨天就传书回来了,说这次练兵不太理想,贼寇太不禁打了,将士们都还没怎么出手就全打死了。

  接下来他和冯校尉还要带着大军把京城周边全部剿一遍。

  没有他在,有些事冯校尉不好决断。”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如今上林卫的练兵章程和战术构想都出自李逸之手。

  但他自身对战场上的事却不熟悉,所以他也需要多在战场观察观察,熟悉熟悉,以便于进一步做出优化。

  但是这些事当着黄德的面却不好说。

  不过,没有李逸在什么,很多事还真是不习惯。

  “至于奏章……”

  皇帝想了想,又道:“全留中吧,另外告诉外朝,朕病了,不,练功出了岔子,这段时间要闭关,什么时候出关再说。

  外朝诸事由丞相和大将军决断,黄公公你负责去做朝会记录!”

  刘嬷嬷和容嬷嬷两人闻言嘴角都是一阵抽搐,“好家伙,果然什么事都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上一次翘班皇帝还局促不安,现在已经完全学废了。”

  而黄德更是二脸懵逼,我特么招谁惹谁了,什么去记录,这纯粹就是去挨骂吧?

  “陛下,这个……奴婢恐怕?”

  “恐怕什么?”

  皇帝瞥了他一眼,“李逸都行,你不行,就你这样还整天想着取而代之,你让朕怎么相信你啊?”

  “呃……奴婢不敢!”

  黄德闻言心惊,我的心思,怎么皇帝也知道了?

  瞒不过李总管就算了,怎么连皇帝也一清二楚。

  那我这还有希望吗?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有人奏报,“陛下,冯毅老将军押解战利品和俘虏回京了。”

  “哦,到何处了?”

  皇帝闻言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

  “已经到城外十里了,半个时辰后就能入城。”

  “太好了,随朕去迎接。”

  皇帝站起来就往外走。

  刘嬷嬷赶紧提醒道:“陛下,你不是闭关了吗?”

  皇帝却头也不回的摆摆手,“破例出关,明日再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