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叠于三国红楼

第3章 ,贾母生日展头角

重叠于三国红楼 凯淋 5293 2024-11-15 07:48

  贾环兴奋之余赶紧将连体甲穿起来,只觉得轻轻飘飘,穿在身上毫无感觉,细细的抚摸一番又觉得像婴儿皮肤般娇嫩,柔柔滑滑,有点像几百年后的糖瓷娃娃。

  “这回可真是无敌了,巴雷特都穿不透的东西,更别说这个时代的刀枪棍棒了。”贾环兴奋的原地转了好几个圈。

  “呦~三弟,什么事情竟让你这般开心?速速道来让二哥也乐呵乐呵!”

  贾环咧着嘴,转过身看着来人

  只见那人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头上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项上金螭璎珞(用玉珠串成的装饰物),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哼哼,不是贾宝玉又是何人啊?

  这贾宝玉是出了名的种马(色中恶鬼),从小开始就经常是姐妹丫鬟嘴上的胭脂,说白了就是亲嘴,如今他来做什么?

  宝玉见他不说话,遍又问了一遍。

  “三弟。”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莫不是傻了吧?我问你,你怎的不说话”

  “啊!二哥来了啊,刚才一时兴奋没反应过来,哈哈哈。”贾环面不改色的说道,这回还不能得罪他,要不然这小鞋估计得穿一辈子了。别的不说,就是老帮cei那关就过不去。

  “什么事,竟给你兴奋成这般样子?”

  “哈哈哈,今天我认了一位师父,知识渊博,胸有大才,这不,三弟我一时兴奋,却是有些得意忘形了。”虽然心有担忧,但贾环还是说出了实情,毕竟这事儿是瞒不住的。

  “哦?三弟知道学习了,不错不错,走啊,带我去见见你哪位大师。”把师父说成大师,这贾宝玉还是要贬低一下贾环啊。

  贾环自然不会和小屁孩计较,活了两世了,这个只知风月不知风雪的贾宝玉还真没让他放在眼里。

  转身带着宝玉进屋,翻开门帘。哇的一声,吓的宝玉蹦起来老高。

  “啊,白日亦能见鬼不成!?”

  贾环听后不以为然,但是却假装生气道“二哥,这就是我刚认下的师父,刘基,刘伯温。”

  宝玉一脸的懵B,这那是大师啊?头发斑白而不束,衣服补丁加破洞,脚板漆黑,指甲半寸,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倒是像快要饿死的乞丐。(然而事实也确实是快要饿死的乞丐)

  “大师好,小子贾宝玉,见过刘大师。”虽说恶心的不行,但是常年贾府教他的礼仪,他也不敢忘,也不能给贾府,包括自己这个未来贾府的主人丢人。

  “老朽见过少年。少年衣冠楚楚,外表不凡,真乃人中之杰也”这回已经知道来人的老刘,赶紧从炕上下来,双眼微眯,拱着手,弯腰鞠躬献媚的说道。

  宝玉心想,这大师虽说衣衫不整,但说话却是极为中听。

  “大师稍坐,我同三弟出去一下有些家事,一会在来跟您老讨学问。”

  宝玉已经是1分钟都不想呆了,赶紧拉着贾环向外面走。

  “我说三弟啊,你好歹也是咱们府里的主子,请师学艺是好事儿,但也不能什么人都要啊,你看看,他与乞丐有何分别?”

  要不怎么说就是孩子心性呢,光看外表恶心,却不曾想人家谈吐不凡,礼仪不俗。

  “二哥,别看他落魄如斯,但是却极有学问,刚进门时路过大观园,还随手吟了半句诗,叫,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符焕烟霞,你听听~~是不是很有意境啊?”贾环活了两世,但终究没上过社会,不懂人情世故,但宝玉与他都是少年,也没有多想。

  “的确是好诗,哈哈哈,不曾想来你这里一趟竟得了半句好诗,回头啊,又有跟林妹妹他们卖弄的了。”这宝玉得了好诗,也不细细品味,倒是先想起卖弄了。

  “刚见你自己在灶台烧水,你府里这丫鬟下人都去哪里了?”宝玉久居怡红院,并不知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过的如此清贫,故而有此一问。

  贾环眼角含泪,嘴角向下,演道“二哥啊,你有所不知,我们虽说是亲兄弟,但我却是庶出,待遇本来就照你低了一等,加上赵姨娘嘴里不饶人,四处讨人嫌,不受老太太和娘亲的照顾,我这府里现在就一个11岁的小丫头吉祥,连水桶都提不动,你说,我不烧谁烧啊”

  这演戏啊,就是看演技,贾环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就差给宝玉跪下了。(听说系统里有小金人,要不要赐贾环一个?)

  宝玉受贾环感染,眼睛通红,隐隐有泪珠闪动

  “三弟别急,都是自家兄弟,我听闻老太太房里有几个年龄大要出阁的丫鬟,改天我去求求老祖宗,给你寻一个来,好歹也是主子,这烧水犯累的活计怎可自己动手,也弱了咱贾家的名声。”

  这话真是说道贾环心里去了,好二哥你是真上道啊,哈哈哈哈。

  我这都16岁了,身边就一个11岁的小丫头吉祥(没办法实在是太小了下不去手啊),没个屋里人属实。。。有点那个啥哈!

  “那就多谢二哥,呜呜呜,我生有二哥照顾,在这府里我也就不怕别人欺负我了。”得,这戏精哭起来没完了。

  “放心把,有二哥在,没人能欺负你了,我这就去找老太太和太太说说,你等消息吧。”

  宝玉擦擦眼角,刚要转身“对了,你看我,光顾着替你鸣不平,倒忘了正事儿了,后儿就是老祖宗生日,到时候少不了诗词歌赋的,我们是国公之家,今年来偏向文生,你倒是要准备些词赋才不容易出丑,你要是在老祖宗生日宴上能够博得老祖宗欣赏,给你配丫鬟这事儿就事半功倍了。”

  合着还有这一茬,头两年在生日宴上闷不吭声,这回吭一声也无妨,嗯,就一声。。。

  不知不觉已经黄昏时分。

  老刘已经梳洗完毕,小吉祥把从厨房打来的饭菜端上了桌。

  三荤三素,冬瓜莲藕汤。

  “小吉祥,今儿怎么伙食这么好啊,不像韩嬷嬷作风啊?”

  毕竟平时就是三素,哪来的荤腥啊,突然伙食这么硬贾环也有点懵B了。

  “哦,韩嬷嬷说是琏二,奶奶吩咐的,以后我们的饭食只同太太们低一等而已,不在苛刻了。”

  小吉祥开心的往碗里加肉,把嘴巴塞的满满的,含糊其辞的说道。

  啊,怪不得,看来凤姐对于今天我说的话很满意啊。

  贾环神色异样,刘伯温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公子可有“字”?”毕竟这个时代读书人都是有字号的,刘伯温从没听他提起过。

  “没有,我们贾府自太老爷贾不凡随高祖起事时便没有字,如今爵位已经世袭的几代人,都是没有字的。”

  贾环也半真半假的乱猜,毕竟这个位面与一次元重叠,不可考究的因素太多太多。

  “当今世道没有字的人都是没读过书之人,若要世间行走,无字变不得重用,为师给你你起一个字吧,如何?”

  刘伯温确实有爱才之心,也是第一个弟子,今后说不定要望其项背,自然要好好的照顾。

  “请师父赐字!”贾环也不矫情,毕竟是自己召唤的,那么客气干啥,再说那老刘精通占卜之术,说不定取个好字以后飞黄腾达呢?

  “为师观你面相,发现你五行缺水,八卦少坤,为你取名:皓溪。”

  “谢师父赐字!”

  贾环觉得这个时候貌似得跪下,但是心又不情愿。

  刘伯温感觉到了他的心里,不由得好笑。

  “好了好了,你我师徒相称,便不要在意这些俗礼了,吃饭吃饭。”

  别说啊,这老刘还真是懂事啊。

  “师父,后儿就是老祖宗生日了,我有心在宴会上展一次头角,您为我出出主意?”

  贾环也是有心想要考考这个老家伙,虽说老刘也是青史留名的一代军事家,文学家。但谁知道正史是不是这回事儿啊。

  “嗯,我虽初来还不知府内情况,但只一次出头,对你一个孩童来讲,料也无妨,贾家靠军事助高祖得天下,靠文采留名大汉三百年,你可作诗一首,一来显你的才华,二来也可趁机向贾母诉诉多年之苦。”

  刘伯温大有深意的说了一句,并没有说透,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虽说乱世,但世人还是同情弱者,贾家讲究一视同仁,贾母发现别的主子都活的很好,但是唯独贾环过的清贫潦倒,必定会生出疼爱之心,不可能说比宝玉还好,但是应当有的东西,日后也都不会缺了。

  想到此处,贾环眉开眼笑,发现这老刘还真不一般。

  刘伯温看到贾环猜出了他的用以,也大笑一声。

  “孺子可教也。”

  七月十九,贾母生日。

  贾环独自走进亭云阁,院子里宽大通明,到处是怒放的鲜花和翠绿的娜娜不认识的树木;殿宇中央修筑一半个足球场大小的圆台,名曰:浩然台。圆台上方首座的就是贾母,圆台石阶下是一条蜿蜒而过的小溪,浑然天成,贾不凡赐名,“泯溪”,各色锦鲤在泯溪里欢快的游玩着,对面是用碧叶石砌成的高大戏台,戏台上方修有宝殿等戏曲中的道具。回顾浩然台,台边有18颗红柱,每颗柱上都有一个昏黄古朴典雅的方形木框玻璃灯,观此台,可知贾家非凡。

  晚宴开始,众人轮番敬酒,嘴里说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祝福语。

  “你们这些个话啊,早就听腻了,还是像往年一样,来些可乐的东西才好。”

  贾母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几杯酒吃下也不见醉态,打趣着说道。

  “哎呦,我说老祖宗啊,往年都是斗文章,多些年来也无新意,总是叫黛玉宝钗拔了头筹,我看啊,真是不公平,今年咱们得改一改了啊。”

  凤姐总是话多的那个,虽说牙尖嘴利,却也不讨人嫌。

  “风姐姐好生无礼,头不头筹的都是看各人本事,话又说回来,读书人的问题,你懂几个?”

  果不其然,这林妹妹不好惹,嘴也是够损的,这是讽刺凤姐不识字呢。

  “哎?我说林妹妹啊,你这是笑姐姐不懂笔墨了,看我不扣你的俸禄!拿你的俸禄给老祖宗买茶喝,呵呵呵呵呵。”

  凤姐也知黛玉性格,嘴利心软,倒也不会和她计较。

  “哼,一说不过就拿月钱唬人,真是没皮没脸。”

  “好啦好啦,凤丫头,你就说怎么顽吧。”

  贾母很是慈祥的说了一句。

  “依我看,今天我们就比作诗吧,而且不论主子仆人,每人都可,老祖宗,要不要也像往年一样,为拔了头筹的准备个奖励啊?”

  真是无心算有心,凤姐的提议正好成全了贾环。

  作为文科学霸,唐诗宋词可是随手捏来,上知一千年下知五百年。

  呵呵,这头筹,我拔定了。

  “行,那就这么说了,今年没准备特殊的东西,谁拔了头筹,有什么想要就跟我说,能给的都给了。大家好生乐呵乐呵。”

  贾母心情不错,又吃了几杯酒,索性奖励随他们提。

  “这作诗呢,没什么要求,随情诗也可,吟物诗也好,大家开始吧!”

  凤姐叫了开始,大家开始冥思苦想。

  “有了一副了。”大丫鬟鸳鸯说了一声,打断了大家的思路。

  “是林姑娘的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好诗啊,林妹妹才华依旧啊。”

  “妹妹果然好才气,二哥哥自叹不如啊”

  宝玉啥时候都不忘吹捧林黛玉一番,以博美人心。

  自黛玉之后,大家都开始陆陆续续的献诗,有好的有坏的,有玩闹的有祝酒的,无一不足。

  “那今年的头筹就定了,是。。。”

  贾母已经准备好颁布头筹花落谁家了,谁知道这时宝玉插了句嘴。

  “老祖宗,还有一人没作呢,也是咱家的主子,不能落下他啊。”

  贾母也很好奇“哦?谁人还没作诗啊?”

  “当然是赵姨娘之子贾环啊。”

  贾母听了宝玉的话,也猜到了这小子平时不学无术,也没有怪他。

  “呵呵呵呵。环儿哥啊,莫不是胸无墨点,做不出来把?”

  凤姐嘴皮子还真损。。。

  “回老祖宗,二嫂子,我确实是作了一首,但是写的不好,不敢拿出来献丑。”贾环脸色通红,委屈巴巴道。(装的)

  “快快拿过来,我就不信了,这府里的主子作诗还能不如丫鬟不成,呵呵呵呵”

  凤姐把贾环把写好的诗递给了李纨。

  李纨阅后半天没有声响,只见樱桃小嘴慢慢张开

  “想不到环儿哥还能作得一首好诗,怎么却不敢拿来示人呢,我来念给大家听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