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口碑取胜
小买卖才进行了几天,就遇到了竞争对手,唐行之准备给对方上一堂课。
对方卖价明显比他的冒牌米线便宜,这是想打价格战,分一杯羹了。
唐行之在公社里多少算是个名人,被他远远一盯,对面那对小夫妻有点害怕,不敢和他对视。
其实竞争出现是好事,会有利消费者,只要不是恶性竞争就可以。等到他们这里的人都有了做生意的意识和技术,他们这一片就会比较富裕。
弱肉强食是生物的原罪,商业化是天生就带着这种原罪的,因为贫、富是相对的概念。
对面的小夫妻都是普通人,他们公社的商业环境好,并不像别处只有政治污点的人才去做生意,这对小夫妻是属于意识觉醒较早。
很快就有第一个客人,看了看唐行之这边的牌牌,又看看对面,他选择到唐行之这里。
对面小夫妻眼神从期待到暗淡。
这是老顾客,唐行之毕竟开店这么多天,而且他在这里挺有名气。
现在的人一天赚1块钱左右,2毛钱能吃到鸡油粉,还带青菜和豆角酸,这是相当丰盛了。为了省5分钱去吃对面那个没有保障的,没必要。
第二个人……还是选择来唐行之这里吃。
虽说是卖米粉的,但唐行之和人熟了之后,就会和人侃大山。他认识三教九流的人,消息也算灵通,这第二个来的人随意的和唐行之聊天,能获得一些信息。
第三个终于去对面了,但吃得很不愉快,对方味道做得不行。
味道做得不行最大原因通常是材料不好,不肯下料。唐行之的米粉选的是附近最好的米粉,豆角酸和油也是,他就算不加花椒这个“秘方”,照样能轻松赢一般人。
在未来,唐行之宁愿自己煮面条,一般也不吃外卖。省钱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是因为外卖不舍得用好料。
如果在外边吃东西,价格低的肉他肯定不吃。在那个时候,劣币逐良币,一个厨师做菜太好吃,可能会被老板解雇。
等到唐行之卖完了30碗,对面才卖掉5碗,而且对面顾客都不太满意,大概只觉得便宜是优点。
唐行之离开的时候,那小夫妻明显松了口气的感觉。他们看来是调查过的,知道唐行之不会卖很多,之后客人还想吃粉,就只能找他们。
接连几天,情况都差不多。
那名老师来唐行之这里吃粉,聊了起来。
他是教语文的。
“你每天就卖个30碗,太少了。对面那家味道不怎么样,都能卖四五十碗。你其实可以多卖一些的,有人吃的。”语文老师说。
唐行之笑道:“多干活就累,那我就保证不了效率了。”
“可以请雇工啊,请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可以赚更多。你把价格降一下,吃的人会更多,整体上肯定更赚。”
唐行之只是笑笑。
薄利多销其实不是什么好事,等于把工作岗位搞少了。而且人心是贪婪的,开个口子,后期就可能无限做大。
电商最初就是喊口号打击黑心实体店,贴钱给人开店,许多人是支持的。但电商接下来开始收各种费用,实际上就相当于房东了,只是房东的钱绝大部分给了当地财政,电商的钱进私人腰包。再后来电商直接联系厂家,说是便民,把自己原本合作商也给干掉了。再过一阵,电商要求厂家竞争,压榨工人。最后,电商帮助成本更低的国外品牌,打击国内品牌,比如某咖啡事件。
这是真的薄利多销,不是什么健康模式。
不过各行业“互联网+”是大趋势,主要得学会把互联网当做工具,学会互联网思维,而不是被电商控制。
唐行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玩低利润的,那样太伤经济。高利润才能让他有钱有闲,可以提升品质,1分钱1分货,2分货能卖一毛。
“你卖个30碗好像也不累,为什么不卖40碗呢?”语文老师又问。
唐行之笑了笑,饥饿营销的事也要和你说吗?
不过竞争者的出现,等于时代在前进,唐行之决定推动时代前进的步法。
几天后他再出现,可以添加的配料除了豆角酸、辣椒酱之外,还多出了圆葱段、蒜蓉。
很快,对面又有样学样。
对方这么干,内心肯定不好意思,某天唐行之收摊,他们还请他吃粉。
唐行之走了过去,吃了小夫妻精心烹饪的米粉。
“唐哥,怎么样?”小伙子有些紧张。
“味道还行,就是用料不够花费心思。品质上不去,只想打价格战,就算我放你们一马,再出现竞争者,你们也会干不下去的。”
两家店的营业额其实是差不多的,但唐行之利润要高一倍。这看着只有一倍,扣除生活费之后,唐行之剩下的钱能是对方四五倍。如果他扩大再生产,对方生意肯定没活路。
对方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对唐行之很恭敬。
唐行之会习惯性的保持震慑力,只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才会放出杀手锏。
当然,这也就是在1979年百废待兴,换2020年他是不会这么好说话的,那时候自保都难,那真的什么手段都要用上。
某天下雨,他就没去摆摊。再去的时候,那老师就问他想不想搞个店面,这样稳定一点。
“怎么,有空房子?”唐行之笑问道。
这老师说:“就在那边,那是我的房子。现在我住职工宿舍,就算放假了我也是去县里和儿子住,那房子你要是看着合适,可以租给你用,但只租外边的那间和厨房。”
“行吧,我看看。”
有铺面当然比露天好,不但雨天可以开张,客人在室内吃东西,内心的安全感是室外不能比的。
位置就在100多米外。
这老师的儿子都在县城里结婚了,这里的宅子差不多就搬空了。
唐行之把摩托车停在外边,进来看了看,感觉还行。
“这钱怎么算?”
“你试着开个价。”
“5块钱一个月,我先租三个月。”
“成。”
要是有铺面的话,唐行之就不会只卖米粉了。
如果是认真做生意,他不会追求热钱,大热是必死的。后来许多人重金搞商铺,做了个多年回本的计划,结果商场不停的开,不停的分流,许多旺铺成鬼城。
反倒是那种店铺破破烂烂,懒得装修的粉店、牛丸店,靠着多年的口碑和值得信任的品质,抗住了经济冲击。
“那个门开着,里边是什么?”唐行之看着一处房间,问道。
“那是书房。”
“你这还有书房?”
“那可不,我们家好几代读书人,许多代前出过进士。我还藏着不少古书呢,有些没了,但最宝贝的被我藏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