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厾凫王朝

第1章 山河破碎

厾凫王朝 雨落风吹过 5479 2024-11-15 07:53

  治承七年,注定是令农王朝终生铭记的日子。

  这一年,南涝北旱,自然灾害频发,同年又有黄河决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成为流民,各地灾情不断,流民难民人数不断增加。

  治承八年六月初一,繁华的京城上流民越来越多,使宽敞的街道变得狭窄,面对这些流民的乞求,除少数人会给一两个铜钱外,大多数人都会绕行,更有甚者会啐上一口“臭要饭的,滚一边去。”

  本就拥堵不堪的街道又来了两个骑高头大马的士兵,他们身着棕色大袄,腰间挂着佩刀,手持马鞭,头戴棕色大绵帽,从街道那边慢悠悠骑马来,好不神气。行人虽厌恶这些官兵,但还是乖乖让行。

  突然一名士兵的马因为一位衣衫褴褛来不及让行的老人吓着了,待士兵稳住马后,看见这个老头,愤怒不已,拔出刀一刀杀了这个老头,然后血也不擦的收了回去。两旁行人见了无不战粟。

  “臭乞丐,敢惊大爷我的马,找死,哼。”

  说完便和同伴骑马走了,那个同伴从头至尾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眼中只有鄙视与活该。两人走后,行人过来围观,便也只叹息几句便散了。过了几日,已无人记得此事了。

  治承八年六月初七,治承帝为庆农王朝八十年,大宴群臣。原本就雕梁画栋的皇宫中张灯结彩,宫中无论宫女、太监,还是御厨、侍卫,甚至连运粪车上都绑上红绸。百姓看宫门张灯结彩,守卫穿上红衣都忍不住驻足。

  “这宫里是皇上娶妃了还是生皇子了,怎么这么热闹?”

  “唉,都不是,今儿个是当今皇上为庆农朝八十年,大宴群臣。”

  “不管他们干什么都还不是咱们这些老百姓受苦。”

  “就是,又要来压榨咱们了。命苦啊!”

  “你命苦什么呀?当今皇上下旨‘三等级’汉军汉将,这可绝了咱汉人生计了。”

  “什么狗屁皇帝,正事不干,就知道享乐,流民都快把京城堵死了,还办庆典。”

  “唉,这种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酒馆中的议论声还没停,又听街上行人中又传来议论。只见一群人围着一块皇榜,有识字者念道:

  “今日大庆,皇上龙恩免除南方受涝区、北方受旱和黄河决堤地方一年赋税,为彰显龙恩浩荡,未受灾区赋税加三成。”

  刚念完,就听见人群中有人骂道:

  “呸,变着法的压榨咱们老百姓,还说什么龙恩浩荡。”

  “就是,这不减税就算了,还加税。”

  “唉,官府又要强征了。”

  “多收三成!不多收就已经揭不开锅了,还多收!饿死咱们算了,真是的。”

  “什么朝廷!”

  众人说着说着就散去了。

  此时皇宫的天和殿前,两侧已摆好用上好的楠木桌椅,整整齐齐各放两排,一桌两椅。桌上整齐的摆着装着各样水果的瓷盘。在太和殿的台阶上一把龙椅,龙椅前是用金丝楠木所做的桌子,桌上左右各一个装着各样水果的水果盘。

  参会大臣早早就到了,他们站在桌旁等候治承帝的到来。

  辰时,治承帝坐上龙椅,各大臣即刻跪下齐声道“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各位爱卿,今日乃我大农八十年之大庆,天下已定八十年,天下太平,朕心甚慰,今日朕就与众位爱卿庆我大农,待百年大庆时定要天下尽欢。”

  各大臣听治承帝这么一说立即又跪下齐声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入席吧!”

  “谢皇上。”

  大臣们入了席,随后司礼监大监大声叫道:“庆典开始,上菜。”说完,百余名身着红衣宫装的宫女各端一盘佳肴到大臣和皇上面前的桌上。上完后,一批歌女入场,在太和殿前翩翩起舞。这些歌女也身着红裙,样貌不言倾国倾城,也貌美如花。

  “众爱卿,与朕共饮此杯,祝我大农传万世。干”

  “谢皇上。”

  原本喜庆之日,农相宰相王脱却难露喜色,已入花甲之年的他虽两鬓斑白,但还精神,现在他忧心忡忡,南涝北旱,黄河决堤,流民遍地,还加税,他担心民变,但为了不扫皇帝的兴,他也只有赔笑了。

  王脱还可以假笑,但那些来参加庆典的汉族大将们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关中总督颛孙力、汉中总督李文富、江淮总督马凌墨、吴越总督雷广渡、西川总督周辛、南中总督陈明坤这些主要汉族将领在宴席上一言不发,也没有什么笑脸。

  由于是庆典,这几人都换上了官服,因治承帝的“三等级制”,这几人也身穿不同官服。

  颛孙力、李文富身着青色官服,坐于左侧第二排,而马凌墨、雷广渡,身着蓝色官服坐于右侧第一排,而周辛、陈明坤身着紫色官服位于马凌墨、雷广渡之后。

  庆典开了三个时辰后结束了,官员们各自回到职位所在地。

  “恭迎总督。”

  颛孙力手下将领和谋士到军营前迎接他归来。

  颛孙力一进入营地就脱掉了身上的官服,扔给了身后的一名将领,头也不回地说道:“烧了。”

  “总督这次去京城,怎么生这么大气?”

  颛孙力不答,径直走入中军帐中,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将领们和谋士也跟着进来,左右分例站好。

  “总督,这次怎么生这么大气?”

  “可恨,可恨啊!说是庆典,只有六个汉人参加,还都坐于尾,可恨啊!”

  “总督现在只有忍耐。”

  “我知道,现在我还是朝廷任命的五品总督,五品总督,听着都可笑。”

  众人也沉默不语了。

  在皇宫中,治承帝直到申时才醒,醒时太监来报说:“皇上,宰相王脱求见。”

  “他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报朕?”

  “奴才该死,奴才见皇上睡了,就不敢打扰,王宰相已等了一个时辰了。”

  “还不宣他进来。”

  “是”

  太监立马去将等候多时的王脱宣入,王脱一见皇上立即跪下说道:“臣王脱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赐坐。”

  “谢皇上。”

  王脱起来坐在了太监搬来的楠木圆柱凳上。

  “爱卿有何事啊?”

  “皇上,现在黄河决堤,殃及千里中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臣望皇上以祖宗社稷为重,下旨修堤、抚民。”

  “那现在灾情如何?”

  “现已有十余个路、府受灾,流民有三四十万。”

  “这么多!王脱,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六部由你统领。”

  “臣一定不负皇恩。”

  王脱次日就开始全面治河。先令户部调粮五十万石运往灾区,再令其调银五百万两用于修河堤。为加快进度,王脱令兵部调兵一万负责监督劳工。

  但无论是粮还是银,到百姓手中只剩谷壳和铜渣,百姓怨声载道。同时,官兵还日以继夜地要求劳工干活,还任意打杀劳工,使劳工充满不满。

  由于修堤只能用劣质材料,导致雨季黄河再次决堤,修堤官兵把罪名全怪在了劳工身上,更加残暴的对待劳工。

  六月十五,出身渔民的李兴李品兄弟在归德起义,响应者上万人,他们杀光了归德城中的百余名农军守卫,抢夺了他们的武器。

  “农朝夷族夺我汉人江山,今天我们就去把老祖宗的江山夺回来,光复我汉人天下。”

  “夺回汉人江山,夺回汉人江山,夺回汉人江山。”

  李兴立旗号为汉,自封汉军大将军。李品为汉军前锋。因头戴黑巾,故称黑巾军。

  听闻起义,王脱立马令附近兵马进攻归德,消灭起义军。农军大将巴武率兵七千向归德攻来。

  看到敌军时,李品站在城楼上拔出剑大声喝道:“弟兄们,射光所有箭矢,射光了就和我一起向敌人冲杀。”

  “是。”

  巴武根本就没将这支叛军放在眼里,因而所带弓箭很少,一到归德城下,立即下令“给我拿下归德。”令刚下,两千前锋军向归德攻去。

  李品随即下令“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农军伤亡惨重,后军见前军伤亡惨重,想逃跑,巴武见状拔出剑大声喝道:“不准撤退,违令者军法从事。”但依旧没能止住逃跑,李品看到敌军败退,立即挑八百壮士和他冲出了城,向农军冲杀而来。

  巴武见敌人主动出击,愤怒不已,下令“全军听令。”

  “在。”

  “全军冲杀,一举消灭叛军。冲啊!”

  下完令就率五千大军向敌人冲杀。

  两军交战了一个时辰,李品的八百壮士几乎丧尽,但却杀得巴武五千人马疲惫不堪、伤亡惨重。李兴见敌人疲惫,下令出兵五千全力冲杀农军。五千汉军一出,本就疲惫不堪的农军更难以招架,不到一个时辰,五千农军就已伤亡大半,巴武见状,立即下令撤军,农军退后,汉军欢呼“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岁!”

  农军战败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各地流民纷纷起义,一时间天下遍地义军,王脱立马调兵平叛了势力较小的几股叛军,但李兴、李品的黑巾军却一时无力剿灭。不久后,在徐州和汴梁又有两支流民起义,分别立字号为徐和鲁,农军如剿灭黑巾军一样大败而归。

  治承帝得知农军被这三路叛军打败后大怒:“岂有此理!我大军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打过败仗,现在却被三支流民打败,这让我大农颜面何在?”

  跪在天和殿里的大臣们无不战粟,他们不知道皇上龙颜大怒会拿谁撒气,于是谁也不敢说话,头也紧贴地一动不动,连大气都不敢出。

  “怎么了?之前说得那么好,现在呢?成哑巴了,蓝田!”

  “臣...臣在。”

  “你是兵部尚书,现在军队打了败仗,你怎么说?你为什么不知道军队已如此腐败?”

  “臣罪该万岁。”

  “别说什么罪该万死,你有一万个脑袋该朕砍吗?”

  “是,是,是。”

  治承帝因为刚才的一通训斥,他已用光了力气,气喘吁吁的坐在龙椅上。过了一会儿,宰相王脱进言道:“皇上,臣以为当今之计是立即调兵前往徐州和汴梁剿灭叛军。”

  “我军刚遭大败,现在出兵不是败上加败吗?这些叛军虽战败我军,但不成什么气候,就让他们去吧。退朝。”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之后,众臣纷纷来恭喜蓝田大人逃过一劫。但宰相王脱却面无表情,这时大将孛木干走到他身旁,作了个辑后说:

  “下官见过宰相。”

  王脱这才回过神来,看见了身着红色官服,身材高大魁梧,大约三十来岁的孛木干,应答道:

  “是孛木干啊。有什么事吗?”

  “下官见宰相沮丧,所以来问有何事令宰相如此?”

  “虽说现在叛军势力不大,也只占了几座城,但现在不剿灭,日后终成大患啊!”

  “宰相已获皇上之旨可辖制六部,那您可以下令调兵剿灭叛军啊!为何不下令?”

  “皇上虽然让我辖制六部,但调兵依旧需皇上之旨啊!但愿我能在叛军势力扩大前说服皇上了。”

  而此时的各大汉总督也在思考该不该造反。这时在归德城中,李兴、李品正在面对一幅地图规划下一步计划。

  “李品,现在徐州、汴梁都有一支叛军,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攻下汴梁,再取徐州,扩大领地,再北击农军,灭亡农朝。”

  “所以现在是让我打下汴梁?”

  “对,但我只能给你三万人,并且最多给你派三万援兵。”

  “够了。”

  次日,李品率三万军马渡过黄河,一路过关斩将,大破通往汴梁的农军,十日后到达了汴梁城下。

  汴梁义军见到黑巾军已兵临城下,大惊失色。

  “城里的人听着,李将军不杀俘虏,若你们打开城门,我们将秋毫不犯,否则我军将踏平汴梁。”

  汴梁义军首领杨立宪听完大笑,并大喊道:“尔等尽可攻城,我定让尔等葬身在这城下,哈哈哈..”

  李品见其如此狂妄,轻蔑的笑道:“匹夫也敢说这等大话。攻城。”

  李品下令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城墙上的士兵死伤惨重,但箭雨却连着下了一会儿,一时间汴梁城上的士兵就已所剩无几,其余人连头都不敢抬。这时,李品率军冲锋,杨立宪见敌人冲了过来,立即下令放箭,但应者寥寥,杨立宪当即杀了几个人,大叫道:“都给我起来,放箭。”

  但李品却早已攻到城下,城门已支持不住,同时黑巾军的弓箭手还时不时放箭,吓得汴梁的义军不敢抬头,不多刻,城门被攻破,黑巾军也攻上了城墙,杨立宪只能全力抵挡,但终因寡不敌众最终被俘。一个时辰后,汴梁被李品占领。

  “将军,这就是汴梁义军首领杨立宪。”

  “我敬你是条汉子,何不归降我,一起开创一番大事业?如果不愿意,你现在可以走,但你走了,农军就会杀了你,因为你是叛军,归降我,我可以保证,在我死前,你都不会死。”

  思考良久后,杨立宪说道:“将军,我愿归降。”

  李品大喜过望,说:“好,有将军加入,定能成大事。”

  这也让各汉总督看清农朝的腐败,于是颛孙力、李文富等六大总督纷纷起义。倾刻间,天下大乱,山河俱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