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顺风局不能浪
“他们对于见识几乎没有任何痛感,即便是在中箭受伤之后还能继续英勇作战,而且他们身上的这些伤痕都能够在短时期内愈合。”
项羽若有所思,脸上写满了问号。
而当这破败军团出现的时候,他们脚底下都犹如踩着一片血水一般,之前西域的那十几个大月之部落就是被这些人灭掉的。
后来大悦氏王还派其他精英部落,甚至是大悦氏狼骑兵绞杀,但却一同被他们消灭了,之前这些羌族有目睹过的人还说这破败军团骑着的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象中的战马,而是一个个猛兽,长相如虎豹一般,身形也比马大上半圈。”
项羽一边听着眉头变再次紧锁了起来。
“你是说他们口中的这只地狱部队就是破坏军团吗。”
张亮点点头说道:“九成是破败军团。”
“另外在陇西这个位置我再也找不到能够善用骑兵兵团的人,唯独只有一人符合条件,他既不是王翦也不是王贲,而是李信。”
“而且此人据说已经把骑兵运用到犹如神助的境界,当年灭燕李信就是采取了骑兵闪电战将英国灭掉的,并且即便是燕国人逃走了,李信也能把他们追击下来,杀进了大燕族的王室,而且那位鼎鼎大名的燕子丹的人头就是他拎着带给秦始皇的。”
只听项羽冷笑一声,然后摇了摇头不屑一顾的说:“哼,这家伙就是个败军之将罢了,李信再厉害也只不过在边关带着一些不上台面的人,估计是被传说的言过其实罢了。”
“你知道李信是谁吗?暴秦曾经在灭楚国之时,李信此人就是主将,但是结果如何呢,还不是弄被我爷爷打的头破血流,最后狼狈逃窜,如果当年我楚国继续追击,他现在或许根本也不会在西部边陲驻扎还带领破败军团,真是笑死人了。”
项羽所说这话倒是没屈理算是比较客观,毕竟李信在楚国征伐战中有10万军队死在了楚国,当时嬴政也是这个小心思准备让李信压一压王翦在军队的威信。
但是李信在经过燕国灭国,一战之后便飘飘燃了起来,其手底下兵是几乎都不把任何六国的人放在眼里,他们胜燕国是以少胜多,所以他认为楚国常年久居长江以南,而且国内奢靡之风泛滥,所以认为楚国不足为惧。
朝堂之上,虽王翦等人上书认为李信带20万军队太少,太过冒险,毕竟对方可是疆域最大的楚国,而且在历史上也是鼎鼎有名的强国。
李信仅仅带了20万人未免太小看楚国,但是秦始皇却坚定的站在了李信这一边,认为李信少年得志必将得胜而归。
但是反对身故因并不在少数,许多曾将跟楚国有交战的老将也指出,如果是对楚国作战的话,那么打闪电战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楚国后援坚实,而且又是家门口作战,所以如果李信长期直入的话,那么粮草问题将很难解决。
其实这样的案例也不是没在秦国发生过。
之前,武安君白起在坑杀赵国40万之后便长驱直入进入到赵国境内作战,但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导致后期粮草不足,再加上六国协同作战从后断了白起的粮道,使得长平之战眼睁睁的胜利果实就此溜走。
不过那一战实际上白起不能背锅,毕竟后面有范睢此等小人作乱,致使白起没有办法亲自指挥,但是李信和秦始皇两人各怀心思,秦始皇是想让李信压一压王翦和王贲的势头。
而李信则是想通过灭楚一战证明他的实力。
别人越是说白起办不成的事,他就认为自己越要办。
因为只有这样成功的话才能名头盖过白起成为秦国第一猛将,届时不止自己面子上长光也给不断提拔自己的秦始皇脸上增光。
其实李信的压力其实并不小,因为之前白起就已经差点灭了楚国,白起对楚国一战,使得楚国被迫迁都,而李信这次就要证明给天下所有人看,白起办不成的事情,我李信偏偏能办成,我就要灭了楚国,而最终秦始皇还是支持李信,让李信入楚作战。
而盯着李信的不止是朝堂上这些人,还有楚国的那个老狐狸项燕,他从探子那儿听说攻楚的是一个年轻将领,而且自视甚高,这一下项燕的心算是落停了,毕竟过来人不是老奸巨猾的王翦而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
项燕的担忧便少了一半儿,其他的那一半在秦国境内。
这次项燕并没有贸然采取布防的态势,而是坚决要把李信的这支20万闪击骑兵一举歼灭。
他在等一个人的回信,此人是谁呢?便是深入在秦国之内的楚人昌平君。
当时的昌平君正主管着南郡事务,而如果把南郡拿下的话,那么秦军后期的物资供给将成为无源之水。
最终项燕说动昌平君叛变,从后断了李信的粮道迫使李信不得不与楚国决战,但是李信的20万军队与楚国的50万大军相比,显然人数上并不占优势。
而且进入楚国境内骑兵部队居多但要知道,在楚国虽然不如岭南山川险峻,但沼泽河流居多,这致使李信没有办法快速向前突破,在遭遇几轮阻击之后,李信变向后撤准备退到南郡再次作战,但却没想到南郡主管昌平君却已经背叛。
在南郡李信还与叛军周旋了三四天,这使得李信精疲力尽,虽然他突破了重围,但是人数也仅仅剩下十万人,虽然李信当时就想和昌平军以及项燕拼命,不过属下还是将他拦了回去。
他们认为回到国内搬救兵战楚国不是不可,毕竟李信的岁数还小,20出头以后大有潜力开发。
毕竟在秦国的历史上除了白起又有谁没吃过败仗呢?有人在40岁的时候吃了第1次败仗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整河山了,而李信在20岁的时候吃了这一次苦头,也未必是个坏事。
只是李信回去跟全军覆没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毕竟出去是20万,回来仅仅10万人。
有一半兄弟都死在了楚国,这在秦国历史上算是败得最惨痛的一回,而他的领军人物就是年仅20出头的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