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书人物大全

第233章 2.为政以宽的杜延年

汉书人物大全 以叶知秋1 1753 2025-07-01 01:03

  杜延年与张安世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有一个闻名天下、令人胆寒的父亲;两人都不是长子;两人都以门荫入仕,表现异常突出;最重要的是,两人都一改父亲的秉性,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好人,都位列麒麟阁功臣。凡此种种说明,如果投胎没得选,那就要在做人上下功夫。

  杜延年字幼公,通晓法律。汉昭帝刚即位,霍光掌权,因杜延年是三公之子,做事干练,霍光把他补为大将军幕府司空。昭帝始元四年,益州蛮夷叛乱,杜延年以校尉身份率军平叛,回来后因功升任谏议大夫。后来上官桀父子与盖长公主、燕王准备谋反,被稻田使者燕仓发觉,便向大司农杨敞报告,杨敞胆小怕事,竟然装病躲在家里回避。燕仓又向杜延年报告,杜延年即刻报告霍光,上官桀等人被处死。杜延年因告发反叛有功,被认定忠心可嘉,受封为建平侯,并升任太仆右曹,兼任给事中。

  霍光执法严苛,杜延年则尽可能以宽厚辅佐霍光。在燕王刘旦谋反案中,桑弘羊的儿子桑迁逃跑,曾在父亲属下侯史吴家里躲藏,桑迁后来被捕并被处死,侯史吴自首,被关押在监狱。朝廷大赦,廷尉王平和少府徐仁认为,桑迁并没有参与谋反,只能算是从犯,侯史吴只是藏匿从犯,罪行较轻,便赦免了侯史吴。而侍御史认为桑迁通晓经术,知道父亲谋反却不加以劝阻,与谋反没区别。侯史吴是300石的官员,不是普通老百姓,却知法犯法,藏匿罪犯,不能赦免,要求重审此案,并且弹劾廷尉和少府纵容谋反。少府徐仁是丞相车千秋的女婿,车千秋为了更能说服霍光,事先召集中二千石官员和博士到公车署,讨论是否应该给侯史吴定罪。参加讨论的都知道霍光的意图,不敢得罪霍光,都咬定要定侯史吴的罪。

  第二天,车千秋将大家的意见密封上奏,霍光认为,车千秋擅自召集中两千石官员开会,致使内、外朝意见出现分歧,便逮捕了廷尉和少府,要杀鸡给猴看。朝廷官员都担心丞相车千秋也会受到牵连,这时杜延年出面上书为车千秋争辩:“官吏纵容罪犯,当然要惩治,但如果判侯史吴大逆罪,恐怕判刑太重。丞相并无私心,一贯会为下级讲好话。召集中二千石官员开会虽然欠妥,但我以为,丞相是老臣,在先帝朝就开始受到重用,不是大问题,不应该定罪。而且民间最近都在议论刑罚太重、官吏太严酷,此次丞相召集讨论也是关于刑案之事,如果为此受到牵连,民间会议论纷纷,这样会谣言四起,将军会失去民心。”最后霍光以胆敢议论法律轻重罪,判处廷尉、少府杀头示众。此事不再牵连丞相,继续和丞相在朝中相安无事。杜延年维持公平,维护朝廷团结,这类事情还有很多。

  汉武帝后期由于奢靡和连年征战,耗费巨大,国家财政紧张,百姓流离失所,杜延年深感国家政策急需调整,便向霍光谏言,应该像文帝朝那样,以宽厚俭省治理国家,这样才能顺应民心,契合民意,农业生产也会有所恢复。霍光采纳了杜延年的建议,在全国举荐贤良。诸如讨论取消酒类专卖、盐铁专营,也是杜延年首先提出,而后开始施行。官吏、百姓上书讨论时政,如有不敬之处,霍光便交给杜延年审理。杜延年认为言论有可取之处的,由官府考试,推荐给县令或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任用,试用一年,按照情况上报,可以抵不敬罪。杜延年在太仆寺与丞相、御史大夫两府及廷尉署,共同审理奏章,成为霍光的重要臂助。两人在昭帝时期合作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缓和刑罚,巩固了霍光执政的合法性。

  汉昭帝末年生病,征召天下名医,杜延年负责皇帝的用药,尽心尽力。但昭帝还是驾崩了,霍光拥立昌邑王即位,很快又罢黜了他。霍光与大臣们商议,要确立新的皇位继承人。杜延年的二儿子杜佗与当时在掖庭的皇曾孙刘病已关系很好,杜延年认为,刘病已品行优良,便劝霍光、张安世拥立刘病已。刘病已即宣帝即位,褒赏大臣,杜延年因定策拥立有功,增加食邑2300户。宣帝诏命有关官员确定有功人员位序,霍光功劳超过当初的周勃,张安世、杨敞功劳与陈平一样,韩增、蔡谊功劳和灌婴一样,杜延年功劳与刘章一样,他们都受封为列侯或增加食邑。

  杜延年为人谦和,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又长期在朝中任职,受到宣帝信任。宣帝出巡,常随侍在左右,在宫中协助处理政务,担任九卿职务十几年,皇帝的赏赐及其他馈赠累计达数千万。然而杜延年与汉宣帝的“蜜月”,却因为霍氏谋反戛然而止,那是怎么回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