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被骗愤怒
日落黄昏的未央宫,显得格外的寂静,乌鸦微微叫声,为这空旷的宫殿添了几分萧瑟。
宣室殿内,刘欣刚刚批完堆积如山的奏书,缓缓起身,轻揉着酸涩的双眼,长长的舒了口气,准备好好休息一会儿。
“所有人,退下吧。”宦官们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脚步轻盈地退出大殿,不敢有丝毫怠慢。
宋典轻手轻脚地步入宣室殿,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那药色深褐,泛着淡淡的苦味。
缓步至刘欣身前,恭敬地呈上汤药,声音低沉而温和:“陛下,良药苦口,利于病,此乃太医精心调配,望陛下保重身体。”
刘欣轻轻颔首,目光从宋典脸上掠过,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宋典趁机从怀中掏出一本奏书,双手呈上,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陛下,永信宫那边刚传来奏书,关于张由、史立二人的事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欣的脸色,生怕惹来不悦。
刘欣接过奏书,匆匆浏览了一遍。奏书中提到,张由因功被赐爵关内侯,史立则迁为中太仆,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明白这不过是傅太后为了巩固势力而做的安排。
长安内外都为冯氏喊冤,这样做无疑是在偏袒自家祖母,后世之人又会如何评价他呢?
然而,身为帝王,刘欣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苦衷,拿起毛笔,批准了这份奏书,随后又重新写了一份,命令将冯氏家族迁回原籍,不得再追究其罪。
刘欣将两份奏书分别交给宋典,吩咐道:“一份送永信宫,另一份即刻前往廷尉,释放冯氏族人。”
诺,宋典应声退下,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
这时,董贤走了进来,步伐轻盈而优雅,说道:,狩猎的马车已然准备好。
刘欣起身抖了抖身子,含笑说道:“走吧,圣卿,晚上咱们再彻夜在上林苑狩猎个痛快。”
董贤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却突然露出一丝严肃,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封,递给刘欣:“陛下,刚才有人在公车署投放了这封信,是关于丞相的事情,不知道是真是假。”
刘欣接过信封,匆匆浏览了一遍。信中详细描述了丞相朱博如何勾结夏贺良、傅宴、解光、赵玄等人,造假更改天命,企图操控朝政。
看完之后,刘欣面无表情,转身看着堆满奏书的案上,手猛然一挥,怒喝道:“朱博这个王八蛋,当朕是三岁小孩”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震得梁柱都似乎微微颤抖。
案上的奏书被他扫落一地,散落一地的纸张如同秋风中的落叶,四处飘散。
董贤看着眼前飞落的白纸,走上前去轻声说道:“陛下,何必为了这种小人的气愤而伤神?不如考虑接下来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才不玷污陛下的圣名。”
刘欣闻言,心情稍稍平复了一些。他感叹道:“还是圣卿懂得朕的心情。”心中对董贤的信任更加深厚。
经过一番思考,刘欣冷声说道:“今晚由你率领羽林军,将那个夏贺良抓起来,连夜审讯,一定要让他招供!”说着,打开盒子拿起虎符交给董贤。
董贤接过虎符,拱手说道:“一定不负陛下的信任。”随后转身离去,
刘欣看着散落的地面,心中对傅氏、赵玄、傅宴、解光以及朱博等人已然失去了信任,让一些更值得信任的人上位。然后重新恢复三公制。
永信宫内。
朱博、张由、史立三人站在一旁,等待着傅太后的召见。
傅瑶看着刚刚送过来的奏书,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二人说道:“这回你们立了大功,陛下已然批准,一个赐爵关内侯,另一个迁为中太仆。以后要再立新功,成为老身的左膀右臂知道吗?”
张由、史立同时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秋日盛开的菊花,誓言旦旦“:“太后所言即是,我们定当再立新功,以后对任何事情知无不言、言无不语。”他们的声音如同忠犬一般谄媚。
傅瑶挥了挥手,命两人退下。
待他们走后,朱博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地说道:“太后,但陛下因为这件事勃然大怒,对臣已然没有好感。臣恐怕又要辞去这个丞相之位了。”
傅瑶慢慢起身,走到朱博身边,安慰的说道:“丞相啊,不用担心,过几日朝会只要举荐孔乡侯为大司马。陛下就算把你免了,也能保住你下半辈子安享晚年。而且陛下的性格,老身是知根知底的。”
朱博闻言,心中稍安,拱手说道:“臣谢太后。”
有了傅太后的这番话,朱博才稍微放心了些,只能举荐傅宴为大司马,留条后路,继续做这个丞相之位。哪怕哪一天真的被免职了,也有人保护着他。
……………………………………
夜色如墨,掖廷深处,油灯摇曳。夏贺良衣衫褴褛,被五花大绑在刑架上。他浑身是伤,血迹斑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倔强。
一名羽林军手持长鞭,脸色铁青地站在他面前。每一次挥鞭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惨叫,
夏贺良的嘴角挂着血丝,喘息间仍在坚持:“假的……都是诬陷…………”
羽林军闻言,怒目圆睁,鞭声更急。每一鞭都似要抽碎这夜的寂静,夏贺良的眼神逐渐涣散,低着头不再言语。
就在这时,董贤悠悠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平静地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所做的事情都是丞相指使的。只有在几日后的朝会之上承认这一点,陛下肯定会饶你一命。”
夏贺良经过几轮思考,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虚弱地点了点头:“我会在朝会之上承认的……一切都是丞相所做的……”
听到这个答案,董贤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这就对了。”随后他转身离去。
牢房门口,刘宓从暗处走了出来。她看着刑架上的夏贺良,不由得赞叹道:“黄门郎手法高明,这回算是立了一功,可以向陛下暗示封侯。”
董贤摇了摇头:“这件事恐怕不是我的功劳。而且前将军何武已经调查丞相多时了,公主你应该知道吧?”
刘宓微微一笑:“确有此事。而且他已经准备弹劾丞相了,黄门郎的意思是,我们有放弃这件事的功劳,等待他日徐徐图之?”
董贤沉稳的说道:“咱们还是谨慎为好。陛下现在身边最信任的就是我,慢慢经营就行了,至于封侯之事,还需静待更佳的时机。”
刘宓点了点头:“跟董贤这样的聪明人合作,果然容易一些。”更难得的是,行事如此谨慎周到,这样的盟友,无疑让人倍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