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最强姜维,速通天下

第29章 永安之战,血染江天

  轰隆隆!

  当姜维手握绿沉出现时,惊雷响彻天地,其脚下的浪涛却已经如巨龙般咆哮穿过,贯穿两军阵前。

  巨浪自江水上游而来,裹挟着碎石,沙砾,甚至大鱼跃动。

  魏军阵中,引起一阵骚乱。

  永安城上,蜀汉的将领们,皆是面色惊异,死死望着远处援军的身影。

  “那是赤甲军!”

  “果然北伐回来了!”

  将领们纷纷起身,情绪激动地大叫,他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批援军身上的杀伐之气与众不同,只有亲历残酷的战场,才能磨砺出那种坚毅的气质。

  李丰睁大了眼睛,惊愕望着为首的那道身影。尽管陌生无比,但依然能看出其身姿不凡,胆色出众。

  这个家伙,是难道效仿关将军昔日水淹七军的壮举吗?

  白毦军的众人望着援军到来,脸上激动的神色如泉水般涌现,许多人怔怔望着那些身影,一时说不出话来。

  “赤甲军!”

  陈到也是望着那道身影,虽然面不改色,但那握紧的拳头却显露着他内心的情绪澎湃。

  “不知将帅是何方神圣?”陈到喃喃自语。

  赤甲军行列整齐,每人脚踏木筏,如猛兽出柙,势不可挡。

  当蜀汉白毦军因为援军的出现而震动的同时,魏军的这一边,也随之骚动起来。一些将领的脸色严肃,显然同样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压迫感。

  “那难道是姜维?”

  “他居然真的来了!”

  “哼,此刻他的出现,又能改变什么?我们大魏占据了优势,他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在自寻死路罢了。”

  “就是,今日这个永安城,我看蜀军无人能活出去了!”

  “……”

  魏国军营中,兵士们私下窃窃私语,他们并没有将赤甲军以及姜维看在眼里,因为他们深信,徐晃坐镇中军,定能镇住局势。

  然而,无论如何,赤甲军的出现,已经足够震动了全场,两军的视线瞬间被他们吸引。

  在魏军的中央阵地,徐晃冷冷盯着那踏浪而行的身影,半晌后,他才冷声自语:“此人就是姜维?”

  诸葛亮北伐声势浩大,世人皆知,即使荆州路途遥远,即使荆州遥远,徐晃依然清楚一些消息,其中就包括姜维在街亭击败了张郃,阵斩王双,威名大噪。

  “没想到姜维竟然作为援军出现,看来陛下所言不差,此人乃是劲敌。”

  不久前,魏帝曹睿昭告三军,愿出十万金,悬赏姜维首级。

  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姜维的目光扫过战场,眼神静深如潭水,他直接略过了徐晃,目光落在了永安城上坚守的永安都督。

  陈到陈叔至,先帝帐下禁军白毦军的统领,名声虽然不显,却枯坐永安数年,镇守蜀汉东大门,绝对算得上是仁人义士。

  “陈叔至,我乃扶汉将军姜伯约。”

  “奉丞相之名,率赤甲军。”

  “前来支援!”

  姜维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手中绿沉枪划过浪涛。

  在脚下的木船尾端,一根粗壮的绳索,将整个赤甲军紧密联结,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安如泰山,免于翻覆于风波之中。

  姜维身后赤甲军神情大震,一齐山呼:“赤甲军杀到!”

  杀声震天,浪声如雷。

  “怎么回事?”

  “难道这是蜀汉的援军?”

  “哪里冒出来的援军?莫非东吴反悔了!”

  “不对,是蜀军北伐回归的精锐。”

  魏军阵中的动静越来越大,只见姜维身后的浪声依旧,非但没有衰弱,反而更加汹涌澎湃。战场上出现了瞬间的寂静。

  紧接着下一刻,永安城上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无数蜀汉守城的士兵脸上充满了振奋。

  姜维不仅带来了赤甲军的支援,更关键的是他巧妙地利用了天时地利,竟然将暴涨的江水引向了永安城下。

  此计效仿关羽水淹七军,虽然并未达到樊城那般波澜壮阔,但依然震撼人心!

  在白毦军陷入绝望边缘时,姜维的赤甲军以及身后汹涌的江水,照亮了最后一丝希望。

  谁言蜀汉不占天时、地利、人和?

  风雨之势乃天时,江水激荡是地利,运用自如是人和。

  姜维的出现,为原本胜负已定的战场带来了一线转机,赋予了未知的悬念。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赤甲军乘风踏浪,犹如踏江驰骋的骑军,万马齐喑,荡人心魄。

  面对眼前如此局势,魏军上下震动,士兵纷纷开始动摇,拔腿想要逃跑。

  “姜伯约!”

  徐晃死死地盯着姜维,沉默片刻,突然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怒火强行压制下去。

  他的眼神只剩下了对战斗的渴望,让人望而生畏。

  “你以为只凭这江水就能败我?”

  “当年关云长都败走襄阳,你难道想重蹈他的覆辙吗?”

  徐晃淡然地说道,眼睛微微闭上。

  “但事已至此……”

  “你来得正好,老夫可以让你见识一下,老夫苦思多年,勘破樊城水淹七军的对策!”

  徐晃的声音平静而深沉,在江水上空荡荡回荡,尽管语调平静,却让无数士兵心中一紧,徐晃治下极严,他们能清楚地听到徐晃声音中所蕴含的杀意。

  此人称为“周亚夫之风”,统兵严苛,绝非浪得虚名。

  如今徐晃杀心已起,恐怕真的要对永安城的蜀汉军动真格了。

  魏军上万兵马,聚集在永安城下,对于永安城的守军来说是数倍之敌,即使姜维的赤甲军加入战场,也无法直接打破战争的天平。

  “后军变前军,结为防御阵型,其余人退至永安城内高处。”

  徐晃果断下令。

  战鼓擂动,将旗开始移动。

  魏军所有人都望着将旗的移动方向,陆续有序地开始行动部署。

  在永安城失守的城门下,魏军踏破青铜闸门。

  魏军的后阵,无数披甲持盾的士兵,齐刷刷转身。

  盾牌相抵,连成了一道巍峨不容逾越的防线。

  “姜伯约,你如果聪明,就应该立即撤退,看着我踏破永安城。”徐晃的目光直勾勾地望着姜维,“你应该知道,我这个阵形,莫说是无甲步卒,就算当年马超的西凉羌骑来了,恐怕也无法撼动。”

  徐晃轻轻地抬起眼睛,随着战鼓的震动,人们只看到魏军那坚不可摧的防线中,再度变阵。

  “刷刷刷!”

  锋利的长矛长枪长戟,齐刷刷伸出。

  这是经典的防御阵型,盾兵挡住冲击,枪兵直面对敌,坚固耐用,威力巨大。

  姜维的赤甲军如果贸然撞上来,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

  以血肉之躯硬撼枪戟大阵,无疑是自讨苦吃。

  “这……”

  永安城内的白毦军众将士,无不面露艰难之色。

  如果姜维只是凭借胆气,妄图一鼓作气凿穿阵线的话,恐怕无法如愿以偿了。

  徐晃治军严谨,军纪森严,麾下士卒战斗意志极为顽强。如果姜维不能一举击溃,就将陷入苦战泥潭,届时魏军占据绝对的人数优势,赤甲军依旧无法破局。

  “姜维!”

  徐晃一声长啸,言语之中带着未尽的杀意。

  “你既然来了,那就别再想走了。”

  他的话语还未消散,长长的呐喊声却已经划破天际,带起了一片呐喊之潮,那股魏军名将的气质,迸发的淋漓尽致。

  “列阵!”

  徐晃一声令下,魏军阵线瞬间连成一片,方形大盾稳稳地立在地面,长枪对外,伸出数米,密密麻麻,望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完了!”

  永安城内,李丰等人眼看这局面,都是骇然失色。没想到徐晃居然有这种应对策略,赤甲军乘着木舟木筏乘风破浪,某种意义来说类似于骑兵,但是现在的魏军阵型,就算是铁骑撞上去,都会撞得稀碎,赤甲军布衣泅渡,抛弃了甲胄和辎重,又怎么可能突破魏军的阵线。

  滂沱雨水,如同众人惶恐的的内心。

  陈到紧紧盯着远处,脸上悲喜交加,陈到既渴望援军,又不愿看着他们轻率送死。

  “都督,赤甲军这种踏浪冲锋,面对魏军的阵线,恐怕要吃亏啊……”李丰脸上满是忧虑。

  “若是赤甲军无法克敌,我们就率领白毦军、防城军,全力冲杀下去,拼死也要给他们助阵!”陈到咳血说道,语气决绝无比。

  他明白,眼下这是蜀汉最后的机会,若无法把握,永安之战必将无可挽回。

  李丰和其他人点点头,他们明白,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在赤甲军身上,只要他们能成功突破,战局就还有机会逆转。

  “现在后悔,可来不及了!”徐晃的声音如同冷风穿骨,空气中仿佛弥漫了金戈铁马的杀伐气息。

  只见魏军防线一层叠一层,如同铁墙一般,密不透风,刀剑林立。

  徐晃已经下了决心,这一战一定要将蜀汉军全部消灭在永安。

  随着他的命令,魏军后军严阵以待,只等赤甲军撞上来,化作齑粉。

  两军阵前,无数目光汇聚在其中。

  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姜维却神色淡然,他负手而立,平静至极。

  “徐公明,若是以为我止步于此……”

  “那就低估我了!”

  姜维立于风口浪尖之上,再度旋起绿沉枪,斩断一根绳索。

  “断!”

  不是上,也不是杀,更不是撤,而是断。

  一声令下,赤甲军如接力般割断各自的绳索。

  “断。”

  绳索在空气中划过,一个接着一个地被割断。

  “断。”

  一声声口令传递下去,越过山川,折过河湾,来到了江水的上游,来到了巴蜀群山。

  这些绳索连接赤甲军的木舟,原本是避免渡江时船棹翻覆,避免士兵葬身鱼腹,而现在仿佛成为了一道接力传递的信号。

  轰隆隆!

  涛声愈发澎湃,撞击着石头,远处更为浩大的洪流席卷而来

  只见赤甲军的脚下,江水再度升高了数米。

  霎那间,声威雷震,天旋地转。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震动。

  “发生了什么?”

  “大地在颤抖吗?”

  “地龙动了?”

  “不,是山洪!”

  魏军阵中,众人面色惊惧,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时来天地同协力!

  姜维身后的浪涛变得更为起伏猛烈,涛声犹如雷震,山峦倾覆,天地失色。

  “好!”

  永安城楼上,众人欢呼声震天。他们看着这一切,绷紧的心弦顿时松了一口气。

  “原来他还有后手!”李丰情不自禁地喊道,满脸的惊喜。

  “如果河水的力量不足以冲破防线,那就借助山洪的力量。”白毦军的军官们看着眼前的一切,无不为姜维的高明布局感到惊讶。

  陈到也是瞬间一愣,完全被眼前洪水滔天所震惊。

  南方山多水积,山谷之中常常有山洪呼啸,但是这股力量通常不能为人所制,山洪破坏力惊人,但是发生常常伴随着恶劣的天气条件。想要利用山洪,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地利因素,尤为困难。

  这不仅需要连续阴雨的先决天气条件,更需要为将者精确掌握山川地势,能够洞悉山洪泛滥的地理位置。

  要准确掌握山洪的起源和方向,了解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流的地理特征,那绝非易事。

  即使是久居永安,熟知地理环境的陈到也承认,自己无法做到像姜维这样的精准操作。

  “姜伯约……究竟是何等奇才!”陈到喃喃自语,心中愈发钦佩不已。

  “有救了!”看到如此情形,永安城内坚守的蜀汉将士皆面色一喜,先前的绝望一扫而空。

  “丞相果然有识人之明!”陈到轻轻一叹,胸中隐隐的阵痛也舒缓许多。

  “天不亡我大汉啊!”

  相比永安城内的欢呼声势,魏军阵中陷入了一片冰冷的沉默。

  洪流汹涌如怒兽,让无数魏军士兵胆怯,腿脚发软,连申仪、李辅、蒯祺等高级将领也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们深深地意识到,此刻的情形对战场意味着什么。

  任谁能想到,姜维率领北伐的赤甲军,抛弃辎重甲胄,轻装泅渡,竟然还能准确找到山陵间洪水的位置,并加以引导。现在面前的浪涛,已不只是江水泛涨那么简单,更是汇聚了山洪的壮势。

  涛声澎湃,犹如战鼓,更似心脏脉搏,让人心潮澎湃。

  巴东有两山,一曰赤甲,一曰白帝。

  在江流澎湃之中,天际的浓雾散去,露出一片金色的祥云,祥云下方流光溢彩,斜阳如鎏金铺地,映照整个战场。

  “莫非是刘备显灵?”

  徐晃大惊,显然始料未及。

  “不不不,绝无可能,只是借助山川之势。”

  其人虽然恍然大悟,却为时晚矣。

  江水如山湖海啸翻涌,霎那间犹如天崩地裂,万马奔腾。

  魏军阵中无人不惊,无人不惧。

  面对丈高的浪涛,犹如天怒雷怨,此等自然伟力,远非人力所能企及。

  江水与洪流汇聚一处,猛烈冲击着魏军阵势。

  磅礴的浪涛直直拍在魏军的防线上,砰然巨响,涛涛洪流,瞬间就把阵型撕扯粉碎。

  “杀啊!”

  姜维怒吼道。

  他冲锋在前,手中绿沉枪横扫一片,刀剑穿梭,江水奔流。

  夕阳之下,战场的天空似乎被鲜血染红,杀喊声与哀嚎声混杂,血腥与刀兵碰撞声响彻。

  是日,血染江天。

  ————我是刀剑穿梭的分割线————

  “(陈)到常谓:当依孟言,固国不以山溪为险,危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维笑曰:叔至谬矣,此治国之道,非用兵之要。吾观古治军者,皆倚山溪之险,皆恃兵革之利。制山川,适刀兵,盖合兵家义理,惟策矣。”——《汉志注》裴松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