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 从冬天走来

第九篇章 庚寅年己卯月辛酉日.国家大剧院

从冬天走来 荒山地 3915 2024-07-06 12:51

  公历2010年3月12日早晨8时许,祖孙俩便早早地来到了地铁天安门西站的西南口。

  地铁天安门西站西南口,有一个通往国家大剧院的箭头符号。

  按照箭头的指向,经过一条约100米长的通道,便可以直接进入到了国家大剧院的售票厅。

  待排队买得参观票,左折直往经检票口后,走过一处挂满小红灯笼的红地毯,便来到了国家大剧院的正门。

  因为是从地下进入,且售票厅也在地平面下,所以国家大剧院从外观上看是个什么样子,祖孙俩也只是从电视或图片上见过,如果要亲眼目睹,只得先进去了再说,或跟在其他旅游团队的后面听导游怎么讲。

  因为爷爷过检票口的时候,连火机类的东西都交存在了检票处,孙女觉得进国家大剧院有点象进候机室坐飞机,安检得很细。

  国家大剧院的正门,犹如一堵黝黑的墙。

  门的正面,似是有很多小的脚印或石印突出于表面,看去好像开门的时候是推、关门的时候得拉,但仔细看下来印象中却又没见得能推能拉。

  从看到石门的那一瞬间,孙女就觉得国家大剧院特别的华贵,之前没有见过的现代流的那种华贵。

  站在正门外,踩着脚下的石板,站在广东旅游团的中间,然后从导游小姐的口中,祖孙俩知道,国家大剧院里的每一种石料、木料都是珍品,产自全国好多个地方。

  其中,脚下的某一石料,便是产自贵州(还是惠州,因为分不大清的原因,祖孙俩便确认为产自家乡——贵州)。于是,一种自豪的、亲切的情愫便油然而生。

  从导游小姐的口中,知道了国家大剧院,紧邻人民大会堂的西侧。地上部分高40多米,地下部分深20多米,占地面积大约1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大约10多万平方米。

  又知道了国家大剧院,为国家投资30多个亿所修建。于2001动工,2007年竣工。

  还知道了国家大剧院,主体部份由拥有2000多个座席的歌剧院、1000多个座席的音乐厅、近千个座席的戏剧院及小剧院4个部份组成。歌剧院居中,东侧是音乐厅,西侧是戏剧院,南门西侧是小戏剧院,相互间借空中通道相连。

  同时,还知道了国家大剧院,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建筑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在国家大剧院,祖孙俩感触很深的有电梯,这里的电梯既多又长,上下都很方便。祖孙俩,对乘坐电梯,可是过足了瘾。

  在正门处,经右侧指向小戏剧院的电梯,便能上到一个平台。在平台上,十分显眼的有歌剧《复兴之路》的大型宣传图片。

  在西长安街的南侧的有一汪湖水,那是国家大剧院的附属设施(有人说和大剧院北侧的湖水面积算在一起,竟有3万多平方米)。

  湖面水波随风而起,与祖孙俩先前在BJ其他地方见过的湖水不同,这里的湖水竟没有被冰冻。

  究其原因,据说是在人工湖的下面还有地下水,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经由一个通道形成了循环。通常地下水是不会冰冻的,所以祖孙俩看见的湖水在随风荡漾。

  又有一个说法,说是那湖水很浅,只有40厘米深。对这个说法,刚开始是不信的,后来恰巧看到有着环卫装的工人站在湖水中劳作,终确信湖水深度只有40厘米。

  站在平台上,能看见国家大剧院外边的西长安街车水马龙,人民大会堂楼顶上红旗招展,真正到了这个时候,祖孙俩方才确信自己来到了国家大剧院的地上部分。

  这地上部分,由一大型围护钢结构,从离祖孙俩足有数百米远的地方,弧形向上,直至头顶40多米高的地方,诚如一个椭圆形的碗碟状,将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等主体建筑和包括祖孙俩在内的众多游人和工作人员,都一一罩盖在了其中。

  一路跟着广东旅游团到歌剧院的内厅参观完了之后,祖孙俩便脱离了该团队开始了自助游。

  自助游时,祖孙俩,先是在没有演出的歌剧院中偷着照了张相留影,然后沿着歌剧院与戏剧院间的电梯上行。一会儿曲行于音乐厅,一会儿又曲行于戏剧院;一会儿穿梭于歌剧院,一会儿又穿梭于空中走廊。

  祖孙俩真是在其间曲行和穿梭,因为不管是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还是过道、空中走廊竟都似音乐的音符,显得那么流转和欢快。祖孙俩于其间曲行和穿梭,既像是在翩翩起舞,又像是在引颈欢歌。

  站在长安街,国家大剧院便是BJ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中的音乐殿堂。目堵这座音乐殿堂,它能让你于千年前的BJ穿越回2010年当下来。

  身在国家大剧院这个音乐殿堂,围护钢结构中的一切建筑,包括充溢着音乐音符线条的围护钢结构本身,自然是也可以向你展示当下的这个色彩斑澜的世界。

  在国家大剧院,祖孙俩不晓得是从哪里走算是开始,也不晓得走到哪里才算是结束?

  或曲行于音乐厅、又或曲行于戏剧院,或穿梭于歌剧院,又或穿梭于空中走廊。祖孙俩,就这样在城市中的音乐世界、音乐中的城市世界中倘佯。

  或低头瞅名贵木材铺就的拼装彩色地板,或仰首瞧彩色的木制拼装天花板,孙女觉着它们就是一条条音符线,华贵得不得了。

  或停于剧院与音乐厅间的空中走廊往下,看底下地下部分通往地上部分的空间,形成的近乎鸭蛋的巨大椭圆形。

  或环看弧形走向的走廊和墙壁,或站在音乐厅的巨幅外照前留影,或注目于一幅幅墙上解说。

  或假坐于廊脚华贵桌椅边想象成喝咖啡、听琴曲的样子。

  或驻足在电梯间听歌......。

  或有模有样地在书屋里挑书、寻唱片。

  或走过名贵器乐而频频回眸。

  或在礼品店,挑花了眼般地挑选。

  或刚从电梯间的上端下去,然后又从电梯间的下端上来。

  天晓得走过还是没走过的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是三幢单独向上的建筑?祖孙俩只晓得那就是一个整体,三幢独立的建筑凭借空中的条条走廊早就连成了一体,而且三幢独立的建筑在祖孙俩的心中因为音乐、音符的存在原本就是一体的。

  天晓得走过还是没走过的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这三幢单独的建筑到底有多少层?祖孙俩只晓得弧形的走向、音符般的走向给了他们层数概念的缺失,只晓得辉宏的围护钢结构给了他们向上、再向上的理念,引领他们去往音乐世界的天堂而永无止境。

  没了时间的概念?是的,只要你身处国家大剧院,就能让你没有了时间的概念,因为你的整个脑子都会被音乐世界的空间给俘获去了的!而且,这个被俘获,还是你心甘情愿的!。

  从平台另一侧的电梯,下乘到正门,经来时的地下水廊,然后出安检点后,直走而不是折走去天安门西地铁口。

  直走没几步,您掀起垂帘,上完数十步长约数十米、宽约50厘米的汉白玉石阶,便是国家大剧院的真正的正门出口了。

  出口北,有近百米宽的绿化带,有草有树。

  毗连绿化带的,是西长安街的人行道。人行道的北沿,是西长安街。

  街上车水马龙,街的另一面便是皇城故宫,而皇城故宫的位置,恰恰是在国家大剧院的正东北。

  出口东紧邻绿化带的,是红旗迎风飘扬的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在孙女的印象中只有几层楼,似乎是不高。可当你要知道了国家大剧院的地上部分的高度可是高达40多米,而人民大会堂还要比国家大剧院要高3、4米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它矮了!

  正可谓是瘦高肥矮,宏大的的首都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诸多京城地标,即使自身高度不低,看去却是真正地不仅不会显得高耸,而且还会让你觉得它矮。

  这个有趣吧!而这个有趣,你还真得置身在BJ,特别是置身于长安街,才能有真切的感受。

  因为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最为吸引人眼球的缘故,祖孙俩竟忘了出口的西侧,都有些什么建筑。尽管当时,祖孙俩的确是朝西去看过,可后来的记忆中,却真的是一片空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了出口,再转过身来面向出口,这个时候,一直被围护钢结构这个像碗碟的东西,给罩在其中的祖孙俩,才算是终于见识了国家大剧院的真面目。

  国家大剧院,因为围护钢结构的缘故,像一个椭圆形的碗具。

  又因为围护钢结构布局上的差异,即使是在没有灯光效果的白天,看去像一个京剧脸面道具。

  还因为国家大剧院的南、北两侧均有相当面积的湖水,看去像一滴没有溅散的水珠,或是清晨醒来偶遇到的一滴露珠。

  在国家大剧院出口正中的顶部、北侧湖面的边沿,有***题写的国家大剧院五个行书大字。登上台阶后站好,可以随便拍几张,都是效果特别好的国家大剧院留影照。

  国家大剧院最美的时候,当然是花灯初放时。每当那个时候,每月耗电高达400万元的国家大剧院,便会彻底地变得晶莹透亮、富丽堂皇起来。

  身处彩灯上了的花树中,看着大剧院就象是真地在欣赏一台永不闭幕的音乐盛宴!

  那个美呀!是真享受......!

  又因为那个美呀!祖孙俩,在BJ余下来的那些天,每逢有隙儿,便都会常常去到国家大剧院靠西长安街边上的绿化带。在那里,爷爷伴着国家大剧院,会望着孙女或手拿小吃、或挥举小国旗了,或走、或坐、或躺、或卧。

  唯留遗憾的,是因为手头紧而没有真正到歌剧院、音乐厅、戏剧院中去看上那么一出演出。

  幸好,祖孙俩自己就在其间演了一出又一出,而且那还是孙女人生乐章的初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