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科举起家,改造大明

第34章 秀才(求追读)

  次日一早,杨兴和曾全等新进生员接到衙役的通知,说要去府学报道登记,提学官大人要面见大家。

  汇合众人,一同前去府学面见提学官大人。

  杨兴上一回见到提学官大人还是考试时,不好盯着看,撇了一眼就进入考场。

  这回见到提学官,认真观察了下,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看着精力充沛,生活肯定滋润。

  等提学官和凤阳府官员走进来,杨兴和众新进生员纷纷弯腰行礼,大喊道:“晚生见过提学,见过徐知府......”

  “好啊!“

  “不错,不错,都是人才。”提学官和徐知府鼓着掌,微笑道。

  说完,提学官和徐知府等官员落座后,便开始了对新进生员的洗脑,要好好学习,报效朝廷忠于陛下之类的。

  这回,倒没有单独找杨兴说话,毕竟名次不高,也不是很出众,对于提学官等人来说,每年见的才子太多。

  讲完之后便是宴席,新进生员人数五十人,府学场地放了十桌,也够大家落座,就是吃喝东西不是太好。

  其实,大部分人也都不关注吃什么,能考中秀才就心满意足,吃不吃这酒宴已经不重要,能在提学官、徐知府等人面前露脸才是主要的。

  若是换成鹿鸣宴、琼林宴,那才是享用美食的时候。

  两日后一早,杨兴父子二人和大家告别后,坐上来时租的马车,先到正阳关退回马车,然后再乘船沿着颍河回到太和县。

  杨兴站在船头,看着河边远处渐渐落入西山的太阳,不由想起了远在家的一家人。

  再过几天后,爷爷他们也应该会收到从府里传来的报喜消息吧!

  自己现在成为秀才,也属于有功名在身,应该可以去改变一些事情了。

  ...............

  在杨兴到达正阳关换乘时,官方驿道上驿卒带着凤阳府新进生员喜报,策马前去太和县城。

  而当杨兴欣赏颍河风景时,四团村此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田野干活的村民们,远远地瞥见几名衙役策马奔腾而来。

  刚进四团村,放缓速度,点起一盘炮仗,往地上一扔。

  随着炮仗的点燃,咣咣咣的巨响震耳欲聋,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随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

  衙役们有了上次府试报喜的经验,这次更加重视了。

  十五岁的秀才,一年连过三关,太和县头名,不隆重些,怎么多拿喜钱!

  骑着马的衙役大声吼道:“四团村杨老爷院试高中,太和县头名......”

  听到喜讯,干活的村民们纷纷丢下农具,一窝蜂的跑了起来,大喊着:“中啦,中啦!”

  来到几户杨姓种的田地时,更大声喊道:“杨家人,都别干活啦!”

  “赶紧去杨老爷家,中了,中了。”

  “啥,你们说啥,谁中了?”地里干活的杨凡疑惑道。

  “中了,中了,是杨兴。”

  “咱村出秀才啦!

  “又出秀才啦!”

  “杨丰家出神童啦!

  “文曲星下凡啊!”

  听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纷纷急速冲向杨家,都想着抢在报喜官差之前,提前在新进秀才家露个面,讨个笑脸。

  这可是四团村的第二位,更是最年轻的一位,未来有望成为举人老爷,为整个村庄带来无尽的荣耀与骄傲。

  靠腿脚吃饭的村民,没多久就冲到了杨家。

  二叔正在院子收拾驴车,准备出门卖东西时,看到一人急冲冲从门进来,不由好奇的看着。

  “杨顺,小兴中了,你侄儿中了,中秀才了。”杨凡缓了口气,激动的说道。

  闻言,二叔丢下手里的物品,跑出门口看了一眼后面的人群,急忙跑回院子大声喊道。

  “爹,嫂子,兴儿中了,中秀才了,你们赶紧出来。”

  话音刚落,后面乌压压跟来贺喜大军,你一言我一语,想到啥好话,都说了一遍,讨个杨家人的笑脸,留个好印象。

  “安大哥,你真是有个好孙儿啊!”

  “祖坟冒青烟了啊!”

  “出了神童啊!”

  “文曲星下凡啊,可得让俺们沾沾喜气!”

  “俺听说杨兴这小子还没娶媳妇,俺那闺女挺不赖的。”

  “是啊,俺家的也不错。”

  随着来的人越来越多,恭喜的话也变了样,从一开始的祝贺,到最后的巴结。

  “好,好,好啊........”老爷子听着村民们的夸赞,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

  随着院外响起鞭炮声,院子里众人让开了一条路,报喜衙役吹吹打打的进了杨家。

  “恭喜,恭喜贵府杨老爷高中院试第五,太和县头名。”

  “恭喜贵府杨老爷聪明绝顶,高中秀才,来年成为状元公、进士老爷.........”

  来报喜的衙役有了上回经验,这回专挑好话说。

  进了杨家,直接走到老爷子、杨父、二叔等人身旁,凑上前满脸笑容的恭贺。

  听着报喜衙役的话,四团村的人纷纷佩服不已,这些个差爷怪不得能在县里当职,这马屁拍的真好,咱怎么就不会呢!

  “同喜同喜,差爷们辛苦了。“老爷子乐合不拢嘴,回了回礼,并拿出准备好的喜钱递上。

  “来,这是一点茶水钱,差爷们辛苦又跑了一趟。”

  “谢谢老爷子,谢谢,老爷子豪气。”

  衙役接着老爷子递来的布包掂了掂就知道这得有二两银子,知道自己等人做对了,赶忙继续说着喜庆话。

  “祝杨老爷来年金榜题名,步步高升,闻名天下,子孙满堂.........”

  村民们再次听到衙役的祝福语,懊恼地拍了拍头,恨自己为啥嘴皮子这么笨,咋这么不会说话。

  等衙役祝贺完离开后,众人也不好继续待着,都散去继续忙事情。

  倒是张里长和几位村老,还有杨凡几家人特意留下,和老爷子商量着啥事。

  ............

  “是秀才公,是秀才公,他回来啦!”

  “都快过来呀!”

  杨兴和杨父刚从渡口走到村口,就被一群人围住了。

  这些人面带微笑,各种问好声,还有人趁着人多,上手摸一摸杨兴,搞得杨兴被吓一跳。

  怎么能随便摸啊!

  杨兴一边躲着偷摸的手,一边大喊道:“乡亲们,不用那么客气,谢谢大家的祝福,我和家父有事,还要忙着回家,改天聊。”

  说完,杨兴拉起杨父一溜烟跑走了。

  “怎么跑了呀!”

  “俺们还没有见够呢!”

  “让俺们都好好看看呀!”

  “沾沾福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