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李煜:朕的江山朕做主

第7章 先生何故哂笑?

  严绩冯延鲁“乞骸骨”,告老还乡之后,朝堂上再无任何的反对意见。

  散朝之后,李煜便直接下旨,将王见贞的奏疏明文刊发,下发各州府县衙,在县衙门口,张贴公示,并由工曹文吏当众宣读。

  设立鲁班奖的旨意下达后,很快便在唐国境内掀起了一股风潮!

  之后,这道旨意的内容,甚至是张贴在县衙公示栏上的告示原文,也随着李煜召集天下花灯匠人,齐聚金陵,搞万寿节花灯游会的消息,一同朝着周围列国流传开去!

  万寿节灯会,而且是李煜继位以来的第一个万寿节!

  严绩,冯延鲁“告老”之后,满朝文武,自然没有人敢有异议。

  而且上至中书门下两省,下到六部小吏,全都特别的重视!

  时间紧,任务重!

  李煜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是六月份了,离万寿节都不到一个月了!

  要搞出一场令李煜满意的万寿节灯会,可没那么容易!

  这可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

  不仅仅是金陵城内的匠人,全都动了起来,整个唐国的匠人百姓,也都动了起来!

  甚至于,得到消息的钱塘,南汉,以及西蜀,大宋等列国国内的匠人,也都闻讯而动,通过各种渠道,朝大唐赶了过来!

  万寿节灯会可能来不及了,但万寿节灯会之后的匠人技艺擂台赛,却是一定来得及的!

  匠人技艺擂台赛,可是要评选出第一批鲁班奖的!

  就算不能得到金奖银奖,得个铜奖,那不错啊!

  铜奖也能有一百两银子拿呢!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东京汴梁皇宫,大宋官家赵匡胤,收到消息后,很快便找来了二弟赵光义和宰相赵普。

  “这是南边刚传来的消息,你们看一下吧。”

  赵匡胤将两份奏书递给赵普说道:

  “上面是扬州知州李处耘发来的。”

  他只说了上面一份奏章的来源,下面的一份奏章来源却没有说。

  李处耘发来的奏章,只说了一件事,唐国新君继位,杀了大宋使臣,沿江唐军,似有异动!

  赵普一目十行,很快便看完了第一份奏章,然后将奏章递给了赵光义,又飞快地看起了下面一份奏章来。

  下面那一份奏章,记录的就比较琐杂了。

  就像是一篇游记一样,记录了唐都金陵城内的奇闻异事!

  李煜举办万寿节花灯会,召集天下匠人,召开匠人技艺擂台赛,并且设立鲁班奖的事,也记录在里面。

  甚至还记录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唐国平章政事,宰相韩熙载,被唐主赐予了十张一尺见方的宣纸。

  韩熙载异常珍视,甚至召集同僚宴饮,当众展示了那十张宣纸。

  韩熙载还当着众人的面说,那是唐主自用的宝纸,名为澄心堂纸,一张就要一两银子!

  看到这些,赵普不由得哂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将那份奏文,转手递给了赵光义。

  “先生何故哂笑?”

  赵匡胤瞧着赵普问道。

  “陛下,臣笑唐国君主,嘻于游玩耽乐,现在又沉迷于奇巧淫技,唐国已现亡国之兆!”

  说着,赵普更是屈膝跪地,朝赵匡胤拜礼道: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

  赵匡胤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过了一会儿才又说道:

  “先生真是如此认为?这会不会是李煜小儿在故弄玄虚?”

  “陛下多虑了!”

  “臣闻李煜为唐国世子之时,便喜好舞文弄墨,整日嬉戏于后宫之中,沉耽于美色之间,朝中大臣,多赞其仁孝!”

  “仁孝……”

  赵匡胤沉默了一下,然后又说道:

  “这难道不好吗?”

  “好,也不好!”

  赵普轻笑着说道。

  “若是承平盛世,仁孝之君,实乃天下万民之福!”

  “可当此大争之世,列国纷争,仁孝之主,却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

  说着,赵普停顿了一下,然后又笑着说道:

  “当然,于我大宋而言,却是天之大幸!”

  不是赵普轻视李煜,而是……

  赵普轻视天下所有人!

  甚至于就连赵匡胤,在赵普看来,也不过就是一介武夫而已!

  勇则勇矣,文韬武略嘛,却还是差点!

  若没有他赵普相助,赵匡胤如何能坐上皇位,成为大宋官家?

  至于其他人,却是连赵匡胤都不如!

  李煜,不过一黄毛小儿罢了,能弄出什么玄虚来?

  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微微沉默了一下,然后又转头对赵光义说道:

  “二弟以为呢?”

  “臣弟以为,先生所言也不无道理,不过……”

  赵光义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

  “我大宋之工匠,绝不能为唐国所用!”

  “臣弟以为,需下旨沿江诸州,禁止我大宋工匠,偷渡唐国!”

  “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赵匡胤沉吟了一下,然后又问赵普:

  “唐国杀我大宋使臣,先生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血债,当然必须要用血来偿!”

  赵普沉声说道:

  “唐国杀我使臣,这是自绝于我大宋,我大宋若不加以问罪,岂不是让天下列国耻笑?”

  “陛下励精图治,以混一天下为己任!”

  “唐主此举,正好给了我大宋出兵攻唐的理由!”

  “不过,唐国毕竟势大,灭唐非一朝一夕之事。”

  “臣以为,陛下需先遣人赴唐,诘问唐国君臣,何以擅杀我大宋使臣!”

  “同时联络交好唐国大臣,以为内应!”

  “另外,陛下还需下旨给李大将军,广募兵勇,多树军旗,摆出攻唐之举!”

  听了赵普的话,赵匡胤赞同地点了点头。

  唐国不是小国,甚至可以说是周边列国之中,除了大宋以外,最大的国家!

  而且唐国地处江南,经济繁庶,他现在又才刚刚平定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国内的局势也并不是很稳当。

  要攻打唐国,至少还得准备两三年!

  这两三年里,还是得以安抚唐国为主!

  等过上两年,粮草齐备,兵马充足之时,便可挥军南下,一举灭唐!

  灭国之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准备妥当的!!

  想到这些,赵匡胤当即便朗声说道:

  “来人,宣中书舍人李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