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唐经侦司
下朝后,李煜便带着张天福回到了澄心堂。
进门后,李煜却突然停住脚步问道:
“朕让你办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张天福没有留意,差点撞在李煜身上,急忙弯腰说道: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李煜摆了摆手。
张天福迟疑了一下,然后才又低声问道:
“皇爷,您说的是哪件事?”
“您交代奴婢办的事太多了,奴婢……”
“太多了?”
李煜转头瞧着张天福。
张天福急忙说道:
“不是不是,奴婢不是那个意思!”
“皇爷交代的事,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完成。”
“那就说说吧,今日金陵城里,柴米油盐,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的价格。”
李煜一边朝书桌边走去,一边说道。
张天福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啊!
旋即,张天福便张口说道:
“今日金陵城里,城东王家米铺,大米五文一斤,麦面四文,鸡蛋一文两个,盐两文……”
“城北刘家,大米比王家贵了一文,不过河鱼比王家便宜两文。”
“城南张家,麦面最便宜,两文钱一斤,不过他家的麦面,杂了很多树皮,质量最差。”
“城西……”
这些数据,都是今天早上,他让宫内的小太监,去城中各个街坊收集来的,一早汇总到他这的。
好在他记性不错,不然这么多铺子,这么多东西,还真不一定记得住。
听了张天福的话,李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出一个小册子来,将册子丢给了张天福。
张天福双手抱住册子,不解地瞧着李煜说道:
“皇爷,这是……”
“自己看吧。”
张天福打开册子,只见册子上面,分门别类地记录着金陵城里,各个坊市商铺的各种生活用品的物价。
其中就有李煜刚才问的柴米油盐,鸡鸭鱼肉和水果蔬菜的价格!
除了这些,还有城里的生丝布匹,瓷器茶叶,水粉胭脂等物品的价格。
张天福瞧了一眼,眼睛顿时便瞪大了起来:
这,这是谁办的?
皇爷不是把这件事交给我做的么?怎么还交给别人去做了?
李煜像是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一样,瞧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
“一点小事都办不好,朕要你何用?”
听了李煜的话,张天福心中一颤,双腿一软,一下子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说道:
“皇爷饶命,皇爷饶命,奴婢知错了,奴婢知错了!”
“行了,起来吧!”
李煜淡淡地说了一句,旋即又对澄心堂里的另外一个小太监说道:
“传王天喜!”
“喏。”
小太监急忙应了一声,退出了澄心堂。
王天喜!
张天福愣了一下:
原来是他!
李煜身边有四个管事太监,分别是天福天寿天禄天喜。
除了张天福和王天喜,还有刘天寿,刘天禄两兄弟。
很快,小太监便带着王天喜走了进来。
“奴婢王天喜,拜见皇爷,皇爷万福。”
“起来吧。”
“谢皇爷。”
“差事办的不错,从今天起,你就叫李天喜吧!”
李天喜(王天喜)大喜,急忙跪倒在地,磕头说道:
“谢皇爷赐名,奴婢必定肝脑涂地,以报皇爷恩典!”
“起来吧。”
“多谢皇爷。”
“嗯,从今天起,朕每天都要看到金陵城里的物价,能做到吗?”
“回皇爷,能!”
李天喜想了想,旋即躬身说道。
“好,从今天起,朕许你每日出宫!”
“另外,朕再给你一百人,宦官也好,侍卫也罢,你自己去选,选好了把人报上来”
“这是腰牌,等下你再去工部,找杨顺喜,再领一百块。”
说着,李煜将一块金黄色的腰牌,直接扔给了李天喜。
李天喜捧着腰牌一看,却见腰牌上刻着一头张着大嘴的龙头,另一面则刻着几个铭文:大唐经侦司-司使-------
后面还刻上了李天喜的大名。
“多谢皇爷!”
李天喜愣了一下,旋即便又跪倒在地,磕头说道。
“去吧,好好办差!”
“是,皇爷。”
李天喜再次磕头后,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退出了澄心堂。
李煜坐在书桌后面,提笔开始写起字来。
张天福在一旁,有些心不在焉地磨着墨。
“浓了。”
“我说墨太浓了!”
张天福猛地惊醒过来,急忙放下松墨,趴伏在地上,连连磕头说道:
“对不起皇爷,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行了,你先出去吧。”
“喏。”
张天福嘴里应着,却并没有起身。
“怎么,朕使唤不动你了?”
李煜眼神一缩,冷眼盯着张天福说道。
“不敢不敢,奴婢不敢,奴婢不敢!皇爷,奴婢没能办好差事,请皇爷责罚,请皇爷责罚!”
“嗯?”
李煜提高了一丝声音,语气中满是不快。
“皇爷,奴婢打小就跟着您,求您看在奴婢这么多年尽心服侍皇爷的份上,再给奴婢一次机会吧,奴婢必定尽心尽力,为皇爷办事。”
“晚了,朕不是没给过你机会,可是你不珍惜啊!”
“皇爷,奴婢真的知错了,求皇爷再给奴婢一次机会吧。”
张天福苦苦哀求道。
李煜抬眼瞧着张天福,没有说话。
“皇爷……”
张天福再次哀求道。
“罢了,看在你这么多年,尽心服侍朕的份上,朕便再给你一次机会吧!”
“否则,传了出去,天下万民,还会以为朕是薄凉之人,不能善待家奴呢!”
“不会不会,奴婢,奴婢多谢皇爷,多谢皇爷。”
张天福急忙说道。
“嗯,你便替朕去查查,金陵城里,有多少异国商贾,都是来自哪里,平时跟什么人来往吧!”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查,这就去查!”
张天福急忙说道。
“嗯,顺便把天寿天禄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