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正祖:我是景泰帝独子朱见济

第46章 孙氏病重

  大殿在李瑾退下后便又恢复了宁静,朱见济目光聚焦在宣纸之上,郑平在一旁研着墨。

  不一会,一个太监便急急走入,似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步伐都有些匆忙。

  而郑平在听完太监的禀报,脸色微变,挥手示意对方退下。

  “殿下。”

  “怎么了?”朱见济只是开口问道,并没有抬头,仍旧写着字。

  郑平怕太子听不清,特意走近了些,“上圣皇太后恐怕……………恐怕不行了,太医说,多半熬不过今晚。”

  闻言朱见济一顿,墨水顺着毛笔尖低落,落在纸上,不免心里诧异,前几日只是听闻染了疾,怎么今日就要不行了?

  放下狼毫笔,朱见济问道:“父皇和母后知道吗?”

  “回太子爷,万岁尚在安觉,此事先行通报给了您、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现下皇后娘娘已经去了清宁宫。”

  “太子爷,您要不要去瞧瞧?”郑平小心翼翼的问着。

  朱见济却是挥挥手,又将自己的狼毫笔拿起,抽空同郑平说着:“孤就不去了,你传孤的命令,召集御医,在民间寻集秘方,走个过场即可,母后已经去了,此事就先不必叨扰父皇。”

  “是。”郑平应下,刚想退出去,又被太子叫住。

  朱见济语气平淡的开口:“明天,孤要收到上圣皇太后的亡讯,明白了吗?”

  久处皇宫的郑平闻言立马会意,而后便赶忙道:“奴婢明白。”

  清宁宫。

  殿内的药味浓郁的让人有些不适,孙氏仰面朝天躺在床榻上,进行着微弱艰难的呼吸,已经毫无血色的脸上,透漏着行将就木的青灰之色。

  “太后,奴婢再喂您喝一些药吧。”宫女端着药碗,轻舀了一勺送到孙氏的嘴边。

  床榻上的老妇人闻言,动了动空洞无神的双眼,过了许久,才颤抖着张开嘴。

  因为长期内心积郁,再加上前一阵子孙氏又染上了风寒,本想着过了一阵子就会恢复,谁知道就此卧床不起,甚至身体越来越糟,眼下若是没有宫女,连药都不能自理。

  许是孙氏真的已经油尽灯枯,药刚咽下便剧烈的咳嗽起来,将刚刚的黄色药汁又吐了出来。

  “太后,太后。”宫女慌张的拿起锦帕,擦拭着孙氏的嘴角。

  榻上之人意识混沌,但心里仍是死死记着。

  朱祁钰,是朱祁钰夺走了她儿子的皇位,又将见深过继出去,断了她的希望……………

  “参见皇后娘娘。”殿内的婢女见到来人,慌忙行参拜之礼。

  杭氏让众人平身后,便走近内殿,药味越来越重,直直冲击着感官,杭氏不由得微微皱眉。

  喂药的婢女想要起身退下,却被杭氏制止。

  “继续吧。”杭氏轻声细语。

  她并未坐于塌旁,只是在塌边站了一会儿,见婢女给孙氏喂药,却是流的多进的少。

  孙氏意识虽是有些不清,但还是瞧见了榻旁站着一人,看不清相貌,只依稀看见皇后的服饰,她也曾穿过的服饰。

  “皇后…………”孙氏喃喃自语,声音低的听不见多少,杭氏见状靠近了一些。

  “皇后…………皇后………”反反复复只有这个词,念了有十几遍。

  在林聪那里休息过后,徐有贞这才告别了这位山东巡抚。告辞后,他立马就安排启程,倒不是着急去治理灾情,主要怕沈贡抢走自己的风头。一路上快马加鞭,总算赶到了临清县。

  等这位左佥都御史到了临清县,王志再次拿出看家本领,又是送钱,又是各种奢华待遇,而徐有贞自是照单全收。

  在王志眼里,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是真正受下级爱戴的好官,而不是像那沈贡一样,整个就是铁人,油盐不进,简直就是一个另类。

  秉着这种思想,王志对徐有贞更加殷勤,在这位左佥都御史休息间隙提议去临清热闹的市镇转一转。

  徐有贞欣然允诺。

  街上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路过一算命的摊前,徐有贞见桌上写着''可窥天机,可改人命。‘’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一旁的王志见了心神会意,提议道:“大人,要不算上一卦?”

  徐有贞听了也不推脱,点点头回了句:“那便算算。”

  道士头戴青布道巾,身穿着青色布袍,虽然看起来已年过六旬,但眼神却极为明亮,见有人来了,念及许久没有生意了,便面上堆笑,语气带着讨好。

  “客官可要算命?”

  “算运势。”徐有贞坐在对面的凳子上。

  “十文钱。”道士说着,便见要看卦身边的一人急急从怀中拿出一贯钱,放在桌上,语气带着些献媚对着坐着的人说:“您算。”

  徐有贞也没推辞,对算命的人开口:“开始吧。”

  “这位客官拿着案上的毛笔,随心写下一个字即可。”

  徐有贞闻言拿起毛笔,没做什么犹豫,在纸上缓慢写出“士”,那道士紧紧看着,面上一笑,以为就此结束了,便想开口,没成想徐有贞犹豫了一瞬,转笔又在“士”字下填了一个“心”。

  道士一愣,随即面色有些难看,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忙转了脸色,双手躬道:“大祥之字。”

  “此字刚健有力,字迹清正,颇有气势,想来应是身有才华之人,“士”,官也,长于民,侍于贵,前途无量,又兼“心”字,想来您最近有一次大的机会,只要用心去做,便能心想事成。”

  徐有贞心下一喜,面上也染上笑意,挥挥手,身旁的王志立马会意,又拿出一串钱。

  “这是赏你的。”

  “谢大人。”道士忙接过。

  等众人走远,那道士又看向白纸上所写的“志”字,眉头一皱,轻轻摇头道:“士一字写的刚健有力,气势非凡,本是大才之人,可偏偏要加一“心”字,笔锋如针,此人气量狭小,心在其下,士压其上,心被士压,便是心志易变,事不好做。”

  “天意罢了。”道士轻叹一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