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的开始
这一夜,
李青松睡的很香甜,
他梦到了自己未来屹立在世界之巅,
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一身短袖的身影,站在珠峰山巅之上,
冷冽刺骨的寒风,如同刀片一样刮过他的脸颊,
没有在红润的脸庞上面,留下丝毫痕迹,
八千米的海拔完全视若无物,
忽然,
装杯的歌声悠然响起,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多么空虚,”
“起床啦,我们要上学了,今天才星期四,”
李龙拍了一下李青松的肩膀,
说完便出去准备吃早餐,
“嗯,我知道了,”
迷迷糊糊中李青松睁开了眼睛,
随口回道,
早餐是一碗红薯粥,味道很棒,香甜润滑,
红薯的甜味仿佛侵入了心扉,搭配上光滑细腻的白米粥,
其中滋味,岂是言语可以直接表达出来,
唯有亲自品尝才能真正体会,
这一刻,
李青松承认他词穷了,
在李青松的老家,四面都是山,群山环绕,方圆几十公里没有任何的工厂,
环境一切都是保持在极高的水准,
在这种环境下,
不打任何农药种植出来的蔬菜和水稻,
味道岂是工厂里面那种廉价饭菜,
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只可惜李青松他长大以后,
却很少有机会回到老家,回到这个他熟悉的地方,
打工人的命运,注定了这辈子就很难经常回老家,
因为,
他们需要拿命去追逐那一点点微薄的工资,
这顿早餐,李青松非常满意,
可以再次品尝到记忆中的红薯粥,
但对于李龙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天天都吃一样的食物,他早就吃腻了,
不然他也没兴趣,
经常拉着李青松出去野餐,
“老头子,松娃子今天早上怎么了?变化这么大,人看起来也有精神和朝气了,饭也比平时多吃了好几碗,”
李青松的外婆有点疑惑,
平时在她的印象中,
自己这个大孙子比较沉默寡言,也不怎么说话,
整个人看起来昏昏沉沉的,没有小孩子那种朝气,
不像他弟弟李龙很会说话,个性活泼开朗,而且很会逗弄大人开心,
“我怎么知道什么回事?你一个妇道人家管那么多干嘛,松娃子变好了是他的福气,”
外公的嗓门很大,声音也比较粗糙,
说完拿起烟杆,
深深的吸了一口旱烟,
他没兴趣知道李青松的突然变化,
有那个闲工夫,
不如再吸一口烟,多喝一口酒,
另一边,
距离李青松兄弟两出门已经十分钟了,
外婆外公他们之间直接的讨论,
他们自然是毫不知情,
静静的走在李青松身后,李龙看着自己的哥哥,
虽然他年纪不大,但还是感觉到了李青松身上的变化,
先不提其莫名其妙增长的巨力,
自己在被他揽住脖子后,完全无力挣扎的感觉,
更加主要的变化,还是气质的转变,
要知道,
李青松其实颜值非常不错,
只可惜小时候他很胆小,身体也很瘦弱,且还体弱多病,
导致他完全没有自信和朝气,
在大人们眼中,只是一个可怜的娃,
而长大以后的他,
由于先天身体条件不好,在工厂里面也是饱受折磨,
基本上一直被顶头上司所不喜,
病殃殃的模样,
做事即使竭尽全力,也不过他人十分七八,
而如今重生后脱胎换骨的李青松,
变化自然很大,
李青松迈着愉快轻松的步伐,
行走在田野之间,
穿梭在栀子树散发的花香中,
他不知道自己重生的缘由,
但他很满意重生的结果,
有的时候,
原因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结果,
只要结果是美好的,
就是最好的,
行走间,
时间慢慢过去了,
在农村里面的学校并不大,也不是很远,
每天步行往返也不过三十分钟左右,
前提是,
不要边走边玩,
学校只有两间不大不小的土坯房,一大一小,
大的那间是上课的地方,小的那间是留给老师中午休息的,
四面墙都是是黄土混合砌成,
屋顶盖着崭新的瓦片,
土坯房不大,
却冬暖夏凉,
虽然不如水泥房装修后好看美观,
但它还是有属于它的魅力,
同时,
这也是十几个家庭合力修建的学校,
学校里面学生并不多,
只有十几个,
学校里老师也不多,
只有一个运气不好的女老师,
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骑自行车回家,
要知道镇里面的学校,
修建的可是相当不错,
环境优雅舒适,办公轻松工资也高,也有了教师的宿舍楼,
甚至在此时,
已经有了电脑房和计算机课程,
虽然电脑是那种大头机,显示屏类似大脑形状,
放在2010年以后,自然是落伍的电脑,
对于那时候的学生来说,可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物,
教室里面学生差不多都已经到齐了,
就差李龙李青松兄弟两了,
女老师眼神平静的看着他们,
无悲无喜,
进入教室,李龙熟练的回到了自己座位,
而教室里面唯一剩下的座位,
自然是李青松的座位,
这也是今早他走得慢的原因,
都二十几年过去了,
谁会记得自己小时候坐在那里,
就好像,
他昨天确实想不起来那个小女孩的名字,
这能怪他吗?
来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
李青松摘下背后的旧书包,塞在了课桌下面,
课桌不是城市里面那种单独小课桌,
它是由一个个长桌子拼凑而成,
长桌下方搭着一根根整整齐齐的木条,
方便放书包和书本,
凳子自然也是一条长凳子,
每两个学生坐一个凳子,
而让李青松意外的是,
他的同桌也坐同一个凳子的人,
居然就是昨天的小女孩,
不知道为什么,
李青松内心有点骚动,
这就是传说中的青梅竹马吗!
自己当初到底都错过了些什么?
身为老师的她,
看到学生们都到齐了,也开始准备开始今天的课程,
“我们开始上课了,班长你带头唱国歌,”
言毕,
她轻轻的坐在了凳子上面,
翻开了崭新的教材,看看今天的课程,
“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
随着班长的带动,十几名学生也开始合唱,
清脆有力的声音,
传出了很远,很远,
这就是李青松那时的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