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 三十年前的私密日记

第175章 春情荡漾

三十年前的私密日记 好好哥 2211 2024-07-06 12:56

  (1988)5月6日星期五晴

  今天收到了五、六篇稿子。

  女生109、110室正加紧收稿、审稿、刻印,她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通过这次主编班刊,我的能力得到了一次充分展现,不管多少期,我都能做到推陈出新。

  现在,只剩下第五期了,我不能设计更多的花样,许多想法无法一一实现。

  通过班刊,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件事,只有充分利用别人的优势,群策群力。

  这样想来,文字工作带给我的快乐远大于数字工作!

  (1988)5月7日星期六晴

  上课已经很轻松了,这是财校的毕业季节,我们加紧做着自认为有意义的事。

  除110女生专版尚在刻印外,其余的稿子皆己完版。

  晚上,班上组织看电影《红高梁》,这是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国内最感人的故事片之一。

  那野性而又发自心底的狂歌,那简洁的对话,那悲壮而撼人的画面,无一不浸透着一股民族强烈的爱与恨,毫不拖沓冗长之感。

  尤其剥人皮,目不忍睹,不仅衬托出RB鬼子的凶狠,残暴,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奴役的民族抗争力。

  《红高梁》真不愧是上乘之作,最近,国产电影一直在进步,有希望!

  (1988)5月8一9日星期天、一阴

  8号上午,我们编辑部的人在教室集中,为第五期《迟开的花朵》设计目录和图案。

  下午,我们开始刻印,这是认真中的高强度工作,大家相当愉悦而毫无怨言。

  从下午四点到9号早晨3点半,我们一直工作,完成了长达30张的刻印任务,虽然我们一个个疲惫不堪,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

  第一次觉得来财校两年,生活太充实了,虽然在这里我第一次爱上了一个女人,又第一次遭到了拒绝,但我很满意,感觉经历的生活充实、活泼而有趣。

  (1988)5月10日星期一阴

  我感冒了,可能昨晚加班到深夜受凉所致。

  第四期《迟开的花朵》发了下去,遗憾的是字迹不甚清楚。

  109女生专版的每一篇文章都没有暑名,因为都涉及到爱情。

  我估计《同行》是汪娅琴写的,虽然在刻印时向燕红否认了,但我凭直觉还是认为是汪娅琴所写。

  《谢谢你》大概是苏婉春写的,这两篇文章的内容似乎与我有关,但又不能肯定,因为将近毕业,所有的情感都在暴露和倾泄。

  1988年5月11日星期三阴

  第四期班刊《迟开的花朵》由于形式上的变化,里面居然隐藏了许多的秘密,女生的细腻心思得到了一次充分地展现。

  因为大部分都没有署名,更加增添了神秘感,也多了真实。

  摘抄一下标注“非爱话题”的《同行》,十有八九为汪娅琴所写。

  《同行》

  你带着男子汉特有的青春气息走来,默默无语地站在我的面前,尽管这样,我还是从你的眼神里读到了你的秘密。

  其实,我也梦想与你同行,共同做一次青春的远航,路上,有柔风,有细雨,有惊涛,有骇浪,有你在我身旁。

  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只想仅仅一次和你走上那条美丽漫长的小路,真的,仅仅一次!

  然而迎来的日复的夜,却是一些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安排,因为娇弱的女儿毕竟离不开妈妈的怀抱,空间的距离会无情地把我们隔开。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发生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人世间的路我和你不能同行。

  这怪谁呢?也许是我们的缘分太短,或者我们根本就没有缘分。

  你我默默地来,默默地去,既然这里不是终点,既然这里只是偶然相会的小站,你我还得收拾行装,坦然地承认是过客。

  也许再也不会重逢,即使这个闷热的夏季把另一条溪流托进虚渺的云里,你知道,也会有醉人的歌声洒进你的记忆!

  而另一篇《谢谢你》,我猜测为苏婉春所写:

  《谢谢你》

  不知有多少次,我鼓起勇气来到你的身边,想对你说一句“谢谢你!”,然而我又不知多少次如小鹿般从你身边逃走。

  每当看见你那张坦诚的脸,我的决心顷刻间就崩溃了。

  也许是因为你得到的“谢谢”太多太多,也许是因为我的“谢谢”过于微不足道。

  我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女孩惊慌失措,只留下慌乱中那羞涩的一瞥。呵,无数次的后悔,多么艰难的一句话!

  显然,我不时地想伪装成强者,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弱者,当困难来临的时候,我渴望得到你的帮助。

  曾记否?那一天,当我恐惧得发抖的时候,你来了,默默地来了,向我伸出你那双有力的手,使我感到了勇气和力量。

  而当雨过天晴的时候,你离去了,像来时一样默默地,你没有分享我的喜悦,甚至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一声,可你却没有计较我的冷遇。

  然而,当我又遇到麻烦的时候,你还是翩然而至,没有言语,但你纯真的目光告诉我:你能够保护我!

  也许,我将永远也克服不了我那可恼的羞涩,也许你的性格就是如此,只默默地付出,并不祈望回报,那么,就让我在心底里说一声“谢谢你!”。

  两个人的文章,仅仅就文笔与立意而言,《同行》似乎略胜一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