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袁公路

第106章 佐世刘子扬

家父袁公路 中原衣冠 2939 2025-04-02 13:56

  “好,中的好!”

  伴随着一身爽朗的喝彩声,袁燿、诸葛瑾还有诸葛亮当即都回过头去,却看到那道熟悉的高大身影,在他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卫士,刘馥则神色恭谨地站在他们前面。

  “鲁兄!”

  “公子!”

  故人重逢,欣喜之情自是难免,虽然说袁燿与鲁肃分别也不过一月有余,但仍是有些激动。

  鲁肃朗声一笑,抱拳行礼,“数月未见,公子练兵竟已有虎狼之势!”

  “而且您……也开始有心于练武之事了嘛。”鲁肃看了眼袁燿手上的连弩笑道。

  “你别耻笑我了,我不过拿来傍身罢了。”说罢,袁燿又笑了笑望向鲁肃,“鲁兄可知我请你到寿春是有何要事?”

  “嗯……无非是东城这几日的动向罢了,还有那戚奇——不知公子该如何处置?”

  “他也和你一起来了?”袁燿眨了眨眼晴,“我以为你如此厌恶他不会与他同行,鲁兄,他如今和你带来的私兵在一块儿?”

  “私兵?什么私兵?”鲁肃有些茫然地回道。“你说的莫不是我这身后的诸名卫士?”

  “嗯?”袁燿一愣,暗道自己这几日操劳过头,连信都写错了?还是忘记提及这一点了?

  他有些尴尬,随即目光扫过鲁肃身后,忽地苦笑:“子敬带的好兵,只是……我原想着你能携五百精锐南下,如今倒是我的疏漏,想必是信中未曾言明。”

  鲁肃一怔,随即恍然:“那信上的确说了要我前来寿春助你,却没说助你什么,这几日东城有变,我以为你说的乃是此事……不过,公子可是要我鲁氏私兵?我身后这些弟兄虽只三十人,却皆是以一当十的死士。若算上先前遣来的十二卫,组一支敢死队还是可以的,只是公子忽然要这支卫队作甚……”

  他忽然看向袁燿身后的兵士,心说他不是有一支“大军”了吗,但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又开口道,“淮南有战事?”

  刘馥见状当即抚须轻笑:,“兵贵精不贵多。子敬这数十人,可抵千军——至于这兵家之事,我们进营帐再叙。”

  说罢,刘馥指了指大帐的方向。

  “我说元颖,你在这军中是个什么差使?日后袁公子立了大功,你可别忘了小弟鲁庄杯酒之恩情啊。”鲁肃苦笑道。

  “诶,鲁兄这是什么话!恩情什么的我记得最深啊!我早都为刘君在寿春办置了府邸,你此次前来寿春,不妨在这住一段时日,我好‘报答’你之恩情啊。”袁燿微笑着看向鲁肃。

  而方才还满面春风的鲁肃这时神色又阴沉下来,“昔日在庄上,我曾对公子说要看你这屯田之事置办得如何,才可判断你是否值得跟随……不过就东城这几日之事,你莫要怪我才好。”

  袁燿见鲁肃的神情霎时间变得如此严肃,也立刻敛起笑容,正色道:“袁曜卿的信我都收到了,子敬毋需多想。”

  鲁肃听后有些惊讶,“他都和你说清楚了?袁君怎如此会瞒人。”

  “我知道你们想让官民相争,以坐观其利,还知道你们想除了戚奇,彻底整肃吏治,不过有袁曜卿在,我没什么可以担忧的了……但袁曜卿的信里唯独没提到那个‘们’是什么,说罢,你那位谋主在何处?”

  鲁肃刚要回答,忽然间他身旁的一位卫士稍微上前,袁燿这时也才看出了此人与身旁众人的不同——这人长相白净,身材瘦削,批戴甲胄时就与周围之人格格不入,想来此人就是那位“始作俑者”。

  “这位先生,倒是好打扮,以文为武啊。”

  “文武本就俱为一体,若我以文为武,那公子于东城兴文教,于汝南募兵士,是文是武?”那人不紧不慢地回道,“对了,在下唐突,还未自报名姓,吾姓刘名晔字子扬,乃淮南成德人。”

  “刘晔?”袁燿听到这个名字后微微一愣,这不就是十三岁就杀人,设宴杀害郑宝的狠人吗,同时也是曹操未来颇受倚仗的谋士,只不过曹操或许囿于他是汉室宗亲的缘故没有太过重用他,致使他的名声和地位都不算太高,他以前读(看)网文时见到不少作者感慨:若曹操(曹丕)用此人之谋,天下早就一统了!

  “也是,他的确与鲁肃交情甚笃,为鲁子敬谋划也是合情合理,只是我实在没想到他会现身于此刻。”

  “公子,你怎么不说话?”刘馥见袁燿忽然如走神了一般,不由得开口问道,“你也从这位先生身上看到了故事?”

  “你不会又要如鱼得水了吧。”诸葛瑾皱眉道。

  “咳咳。”袁燿摆了摆手,“刘子扬佐世之名我也曾有所耳闻,今日一见,当真是仪表不凡,非中人之姿……”

  在这个品评人才也看“颜值”的时代,袁燿当即便用尽词藻吹捧了刘晔一般,然而刘晔却对此表示得格外警惕,因为他觉得袁燿的神色变化不大自然,仿佛他好像从自己身上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一样。

  “公子也是。”

  刘晔轻微一笑,没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只有两个字“也是”,如果是张飞来可能就是“俺也一样”或者“您也一样”了。

  两人的目光在此刻汇聚,彼此之间各有各的心思。

  “所以,你就是鲁兄的谋主。”

  “公子这是哪里的话,子扬乃是我之故友,何谈谋主。他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东城的百姓罢了——至于原本预料中的恶民,都是些必要之牺牲罢了。”鲁肃在一旁插嘴道。

  “无妨。”刘晔笑了笑,“这个说法也不错。”

  “确实不错,不过刘先生……你用的好毒的计啊。”袁燿的嘴脸抽了抽,在他听见鲁肃说“必要的牺牲”时他还能理解,毕竟古人的道德观念和他这个现代人不能共同比较,更让他好奇的是刘晔的动力是否出自于所谓的“百姓”。

  “毒计虽好,却不及袁曜卿的仁术。”刘晔含笑拱手,目光直刺袁燿,“晔斗胆请问公子,若那时袁特使当真用了我的计,纵容县兵与流民厮杀,会不会更好?”

  众人听得他这话一时之间都愣住了。

  “你会让东城县见血,但曜卿……他给了流民一条活路。”

  就东城民变一事,袁涣处理的很好,他甚至还能以此最简单的战术玩弄戚奇于股掌之间,这点完全不可否认,袁燿不得不感叹自己没有托付错人,也不得不承认袁术选人的眼光并没有那么不堪。

  “活路?公子可知那些‘流民’当中有不少郭文旧部,还有不少山匪盗寇?他们劫粮仓是为复仇,若放任不管……”

  “盗寇又如何?在庸人手下纵使是姜太公也要破落为民,可在贤人手中便成了功绩耀世的名将。你说的那群流民现在成了新屯田营的屯田民。”袁燿笑了笑,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兵士,“而他们成了我手下的士卒。”

  “给他们一条活路,便也能给我,甚至说给我们一条活路。”

  曹操靠青州军在乱世立足,而这也是他袁光远称霸的起点。

  “哦,公子是贤人还是庸人?”

  袁燿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周围之人,“我这几位好友知道的,燿一向好为大言。”

  “嗯,我倒以为不是大言,这乱世如沸鼎,却总能有鱼龙熬得过烈火油锅,最终脱颖而出。”

  “鱼龙?”袁燿听到这又忍不住笑了出声,随后他掀起了大帐的帘子,“子敬、还有这位刘先生,我们进账一叙,如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