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回1999,我要再造人生

第18章 录歌

  趁着打驱动的空闲,他又把电脑配置仔细看了一遍。

  6.4G的昆腾火球7代硬盘,128M-PC100的内存。

  S3-Savage3D的显卡,创新Sound Blaster Livel Value的声卡。

  显示器没换,还是那个15寸的特丽珑。

  姜玮鸣看的直咋舌,他问道:“这一套下来要多少钱?”

  表哥咧了咧嘴:“主板三件套大概三千出头,硬盘内存加显卡也是三千出头。”

  “那声卡呢?”

  “声卡1200,如果不带Value的话,要1900。”

  姜玮鸣把大拇指伸的高高,“为啥不配K6-2的CPU?”

  “他们说K6-2的浮点运算不行。”表哥往嘴里塞了颗樱桃。

  “那不是,K5以及之前的不行,K6-2可以的,不过你都买了赛扬还说什么呢。”

  很感慨啊,这么贵的电脑,一般家庭是根本不会考虑的。

  也只有像表哥这样,自己工作不错,父母的条件也优越,才会在精神上有所追求。

  不过这一套在白沙可配不出来,于是他问道:“在哪配的呀?”

  “省城,我同学在那开电脑公司。”表哥说。

  “百脑汇?”

  “不是,祺睿埠配的,电脑怎么样?”谈到这个表哥就来了兴致。

  你说你一个搞音乐的,怎么就对电脑感兴趣呢。

  夸他,把他夸的嘴都咧到耳朵根了。

  待一切就绪,姜玮鸣让开了位置,表哥笑呵呵地坐了上去。

  摆弄了一会,他才后知后觉地问道:“你今天怎么来了?”

  跟表哥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他这个人很纯粹,就把目的坦然说了出来。

  王立新很诧异,“写歌?哎哟,你还有这个天赋?那你搞,我倒是很好奇。”

  颤抖吧,我的哥!

  于是带上跟耳捂子一样的黑色大耳麦。

  打开录音软件,先来了段预热。

  动次打次、动次打次……

  表哥当场色变,“我的天爷,你这是用嘴发出来的鼓声?”

  姜玮鸣点头,接着开始了正式的录制。

  整个过程中,表哥的眉毛一直在跳舞,而到了合成的时候,他竟不由自主地跟着扭了起来。

  “怎么样?”姜玮鸣一边抖,一边问。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舞曲,太吵了,但你这个……”

  好吧,已经不是仅仅跟着鼓点抖了,手都摆了起来。

  正在此时,表嫂带着女儿回来了,见他哥俩这样颠,直接笑的前仰后合。

  她在电视台当节目主播,人很斯文,也很知性。

  姜玮鸣起身走到小侄女身边将她扛在肩膀上,然后在客厅里绕着圈跳舞。

  小侄女乐的哈哈大笑,表哥也晃晃悠悠地从书房里扭了出来。

  表嫂已经笑的直不起了腰。

  ……

  吃过午饭姜玮鸣就回了家,老妈问他打听的怎么样。

  他煞有其事地忽悠了好半天,然后宣布明天要去省城买点东西。

  老姜问道:“买什么?”

  他答:“爆米花机,还有做爆米花的物料。”

  老父亲顿时傻了眼,“你说的生意就是去给人家崩爆米花是吧?”

  林月芳也插嘴道:“那黑不溜秋的东西多危险,再说能挣多少钱?还让我接手,我才不去崩那玩意呢。”

  呼……姜玮鸣吐了口气,“家里有玉米吗?”

  “菜厨柜子里好像还有几根,一直放着没吃。”说着,老妈就走到柜子旁扒拉了起来。

  不一会,她从里面拿出来四根玉米。

  姜玮鸣接过手,又找了一个大碗,然后坐在那掰了起来。

  玉米已经干了,正好。

  掰完后,他往炒菜锅里倒了点色拉油,然后等油热了,便把玉米倒了进去。

  接着加糖,最后盖上锅盖。

  一会功夫,就听见锅盖被砸乒乓直响。

  端起锅,按住锅盖不停地颠,待里面的声音越来越弱,姜玮鸣关掉了火。

  “尝尝。”

  老两口半信半疑地拈了几颗放在了嘴里。

  “嗯!好吃,又香又甜的。”老姜舔着嘴角由衷地赞叹道。

  林月芳也竖起了大拇指,“是好吃,你鬼点子真多,那就这么干不行吗?”

  姜玮鸣摇了摇头,“我是要开店的,这个太慢了。”

  老姜陷入了沉思,许久之后他问道:“这设备咱自己做行不行?”

  “行啊,但是有些技术性问题你能解决吗?”好大儿反问道。

  “你说说看。”

  于是姜玮鸣便将重生前看到的爆米花机描述了一遍。

  这东西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个锅,然后下面用煤气烧猛火灶。

  唯一的难点就是搅拌器。

  因为出摊的爆米花口味多,需要添加各种物料进行搅拌。

  老姜听了直摇头,“就你还是工厂子弟呢,这点小问题都想不到解决办法。”

  姜玮鸣做了个请的手势。

  老姜继续说道:“买个圆筒的不锈钢锅,上面的盖子分两半,一半固定,一半翻盖。”

  “然后搅拌器那头在锅里,轴穿过固定的盖子接个小电机。”

  “那怎么把锅里的爆米花倒出来呢?”姜玮鸣问道。

  “哎。”老姜叹了口气,“你把锅焊个铰链固定起来不就行了吗。”

  其实他印象里的爆米花机很模糊,但听老爸这么一说,感觉好像就是这么回事。

  他问道∶“你能做吗?”

  老姜点头,“这有什么难的,就是氩弧焊我不会,没事,我找人弄。”

  他经常接私活的,因此认识不少手艺人,不过还是得去省城一趟,得找物料。

  第二天他就去了,当天去当天回,选定了想要的东西,记下商家的电话,又留了几百块钱的定金。

  这个定金不是物料定金,而是专线的运输费,因为现在不拿货,等拿货的时候打电话。

  然后那边走专线把货运过来,货到付款。

  只能这样,没有支付宝、没有微信,银行转账又麻烦,只有这种方式最简单。

  但头一次打交道,人家也怕你货到了拒收,那他还要贴运费,收点定金也是为了降低风险。

  大问题基本上都算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招人,这一点林月芳很不理解,她非要去帮忙。

  所以说她只能当个工人呢。

  一个人再能干,他也未必能有二个人干的多,以此类推,想要发展就必须雇人。

  没有哪个老板是靠自己干出来的,有这种想法的人注定当不了老板。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有的人发了财,有的人要当了一辈子的牛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