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星辰大海
在于洋下达批量建造第二代“玄鸟”穿梭机的指令之后,整个一元科技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全力运转,以此为第一优先级。
甚至暂停了一部分“鸿雁”运输机的零部件制造,只为保障“玄鸟”的早日下线。
与此同时,全面建设月球秘密基地所需的一切物资、设备也在悄然准备。
天罡机器人公司秘密机器人制造工厂,他们将负责十万台工程机器人的制造,包括五万台大中小型机械“螃蟹”,用来建造月球基地。
一万台人型机器人用于基地内部装修,剩余四万台全部是工业机器人,用于月球基地附属工厂,将来制造真正的宇宙飞船。
整个月球秘密基地,除了宇航员、科研人员和防卫人员,不会有普通人员存在,都将使用机器人代替,自动化程度100%。
金乌集团,将为月球基地提供所有的能源支持,为了不暴露基地,只得放弃使用太阳能,先在地面建造三座最新型以氦3为能源的原子反应堆,每座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
月球基地建成时,三座原子反应堆将拆分成零件,由二代玄鸟运送到月球,安置在基地最深处。
除了主基地,制造工厂,第三部分就是冶炼工厂,机器螃蟹在外完成基地建设任务之后,将之间转换为机器矿工,继续在月球的地下进行矿产挖掘。
于洋的意思是力争月球基地做到金属材料的自给自足,毕竟从蓝星地表运上去太费事,以宇宙飞船动辄数千吨上万吨的体量,每架玄鸟的载重30吨来计算,建造一艘大型宇宙飞船,至少需要一架玄鸟运输上百次。
这种情况只有等到真正的宇宙飞船建成,大规模太空采矿之后才能解决,任重而道远。
下半年,集团第二批宇航员完成训练,正式入列,第二批宇航员共计300人,以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为主,60%的科研人员,从混沌研究院内部选拔。
这些科研型宇航员平时还是各自进行自己的研发工作,每年抽出四分之一的时间来训练宇航科目。
30%的工程师则是从整个一元科技集团旗下的工厂中选拔,负责玄鸟穿梭机的维修保养,月球地基的维修保养,机器人的维修保养等工作。
最后10%还是如同第一批宇航员一样的驾驶型宇航员,毕竟第一批只有100名驾驶型宇航员。
随着玄鸟穿梭机和夜枭空天战机的大规模启用,云霄空间站、苍穹飞船,将来还有真正的大型宇宙飞船,驾驶型宇航员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第三批宇航员500名和第二批宇航员的人员结构比例一致,等到第四批宇航员的时候,人数扩大为800人,驾驶型宇航员和机械师、工程师的比例将会上调,科研型宇航员比例降低至20%即可,月球基地的承载人数有限,还是以蓝星地面的科研基地为主。
年底,第一批10架二代玄鸟穿梭机全部下线,测试完成后入列,开始执行月球建设计划。
在此之前,第一代玄鸟穿梭机,通过云霄空间站和苍穹系列飞船也是不停的对月球进行物资转运,不能只等着二代玄鸟下线,什么也不做。
6架一代玄鸟穿梭机加上10架二代玄鸟穿梭机,还有20艘苍穹系列客货运飞船,夜以继日的从蓝星向月球输送物资材料。
如果有上帝视角的话,整个月球基地肉眼可见的在不断变化着,逐渐成型。
为了保密,于洋开放了人工智能白泽和伏羲的最高权限——全天候监管蓝星网络,一旦出现有关玄鸟穿梭机、云霄空间站、苍穹飞船、夜枭空天战机、月球秘密基地的任何消息,都要在第一瞬间进行冷处理。
蓝星上的事情一切照旧,任谁也不会想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地下,有一座庞大的秘密基地正在建设。
还好有夏国自己的太空计划、月球计划,银河集团的太阳花计划、月球前哨站、科考站计划做掩护,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一元科技集团的太空计划、月球计划才得以顺利的秘密实施。
一年后……
“于总,月球基地主体已经完成,现正在内部舾装,预计3个月后完成。”
“很好,和伏羲计算的分毫不差,继续按计划执行,舾装完成就开始转运设备。”
“鲸级飞船已经完成设计,地面1:100的验证模型已经开始测试。”
“3个月之后就开始建造鲸级宇宙飞船,这是给月球基地下达的第一个任务,那才是我们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是,于总。”
此时的于洋刚过完38岁生日,王馨也在前年的时候给于洋生下一对龙凤胎,于洋每天都会回家陪伴孩子,工作很重要,家庭和家人更重要。
于洋的爸妈也从三晋老家搬来长安城照看孙子,于洋爸爸退居二线,三晋矿业集团由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东皇集团监管。
整个一元科技集团的业务由王馨负责管理,现在她对于处理集团事务已经游刃有余,当然还少不了人工智能白泽的辅助还有庞大的智囊、秘书团队。
整整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人类还是那么渺小,微不足道。
但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于洋深信这一点,所以才不遗余力的想要踏入星辰大海。
鲸级宇宙飞船的建造,并没有现象中的那么顺利,不过这也在于洋的意料之中。
越是大型的结构,对于材料的要求越高,还好于洋就是以材料起家,这么多年,混沌研究院的材料部,虽然不显山漏水,但也是最重要,于洋参与最多研发的部门之一。
现在的祝融研发部,已经可以打造分子级的合金材料,这也得益于月球蕴含的大量钛金属矿。
又是整整一年,第一艘真正意义的宇宙飞船——鲸级宇宙飞船,没有一名人类工人参与建造,全部由五万台工业机器人倾力打造,终于建造完成。
鲸级宇宙飞船,参照了人类现在和以往所有的科幻电影、动漫、小说等作品,设计出的一艘全长1000米,款280米,高120米,净质量达到33万吨。
如果放到海里,以排水量来计算,可以达到300万吨的排水量,这个重量放在蓝星上,是绝对飞不起来的。
但是如果以普通的电子脉冲引擎来推动的话,在月球也是很难飞起来,即使飞起来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这就得益于从外星文明飞船上破译的第一个科学技术,磁悬浮技术,飞船底部加装了大量的磁悬浮发生器,与月球的磁场发生反应,产生斥力,推动宇宙飞船飞向太空。
在鲸级宇宙飞船适航之前,于洋秘密乘坐二代玄鸟穿梭机来到月球基地视察,以前不让他上太空,怕有危险,现在孩子也有了,没有后顾之忧,加上技术成熟,王馨也就答应了。
站在庞大的宇宙飞船底下,抬头仰望,更加显得人类的渺小,但是又能创造如此巨大的机械来征服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