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伯约不认命

第33章 昭烈之叹,技惊四座

伯约不认命 玉门关外客 2946 2025-04-08 10:25

  “老将军?”

  听闻眼前自称姜伯约的年轻人如此称呼自己……

  赵云突然就笑了。

  笑容间,其眼角堆起的皱纹,将这位常山老将的目光烘的愈发柔软。

  虽然在场的黄老将军论年岁更在自己之上,可莫名的赵云就是清楚,这一句老将军,是他对自己说的。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将军见白头。

  若是旁人这般说,赵云或许不愿意沾上一个“老”字。

  因为,他自认尚可舞动亮银枪,拉的动马背上悬挂着的宝弓,还能与敌将大战百合,借以证明自己的不老。

  但。

  望着面前这个像极了昔年自己的年轻小将……

  赵云笑着微微颔首。

  算是认下了他的这一句“老将军”。

  毕竟。

  比起过往岁月刚出常山那会儿而言,现在的他,确实老了很多,青春不再复。

  与此同时。

  赵云颔首之余,特意多打量了一眼姜维,眼中泛起淡淡的疑惑。

  姜伯约……这个名字……不知因何总给他一种熟悉之感。

  好像!

  他曾听人在哪里提起过这个名字。

  赵云努力回忆了一下,却是发现自己一时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然而,同赵云的疑惑不同。

  刘备端详着眼前这个下了白马,向他见礼间自称“姜伯约”的应梦贤臣,他不禁回首和身后的法正对视了一眼。

  这一刻。

  他们都各自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

  在这一刻,他们脑中浮现回荡着的,是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篇。

  “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

  太多太多的诗赋,如今在刘备和法正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最终,这些名传千古的篇章,在他们的眼中汇聚成了两个字……

  姜维!

  紧接着,刘备和法正的耳畔边,又响彻起了天下士人对姜维才情的评价。

  “天下才气共一石,伯约独占十三斗,子建另占八斗,其余人等……”

  “倒欠一石,又一斗。”

  而他们之所以透过“姜伯约”三个字,就能识破姜维身份的原因……

  也很简单:

  比起因道路阻绝,对中原消息闭塞,又不关注士人风流之事的赵云等武将,法正实则代刘备掌控着蜀地安插在北方中原的暗间机构。

  在那些暗间回传蜀川的情报中。

  “姜维”之名出现的次数之多,让刘备和法正想不重视都难。

  也就是现在是处于战时,军中将士多是不通风雅莽夫,不曾悉闻姜伯约之名。

  若是放在蜀川那些士子的宴会上……

  二人毫不怀疑。

  姜维一旦现身,势必会直接成为宴会的中心。

  无他,此人的才情随着他在雒阳,许都,邺城等地写下的千古绝篇,早已经名传天下士人,其到了哪里都会成为座上宾。

  贵门女子为之自荐枕席,也无不可。

  刘备情绪激动的望着姜维,他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等来的梦中贤臣会是如此一个大贤。

  不但诗赋才情了得,更是当得句文武双全。

  同时,刘备又很忐忑。

  他很怕眼前白袍银甲的姜维,不承认其是他等的应梦贤臣,无意投效他。

  姜维不知此时刘备正震惊于他的身份。

  在刘备看着他的时候,他亦在微笑的打量着眼前这位汉昭烈。

  似温厚长者,更似乱世雄主。

  虽处暮年,但一股英雄气,却是扑面而来。

  在眼前的这位汉昭烈面前,他前世所看的《新老三国》电视剧中的两位皇叔,无论扮演的再怎么还原,都逊色了其本人七分。

  因为眼前的汉昭烈的身上,有着一种历经风霜雨雪,坎坷半生,继而终成霸业的百折不挠。

  这种不屈,是任何戏骨都演绎不出来的。

  “敢问……”

  刘备终于出声。

  “阁下可是写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姜维,姜大家?”

  姜维写下的诸多诗赋中,刘备独喜欢“看试手,补天裂”这句,这句像极了他一生,所以他询问时忍不住作为前缀说了出来。

  听到刘备的这句回应……

  姜维的表情,顿时错愕了一瞬。

  他没料到。

  自己和昭烈帝的相逢,会是这等开场。

  注意到这位汉昭烈帝神色间的……嗯……姑且算是拘束感吧,姜维便立即意识到是自己过去闯下的名头太大,给这位昭烈帝带来了压力。

  可不等姜维开口,一道声音已经先一步响起。

  “回主公!“

  “末将把箭矢给您取回来了。”

  姜维闻声望去。

  出现在刘备身后的是一个眼线狭长,身材高猛,额头布满汗水,好似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将军。

  此时,其正拿着一支箭矢递向刘备。

  看着箭矢,再遥望一眼阳平关上夏侯渊握持长弓的举动……

  心念转动,姜维自不难猜到在他没到来之前,阳平关下发生了何事。

  下一刻。

  他一步上前,从面前高猛将军的手中,先于汉昭烈拿过了其呈上来箭。

  有箭,又岂能无弓。

  姜维环顾一眼,他的目光落在了赵云的身上。

  “老将军,可否借汝宝弓一用?”

  隐隐猜测到姜维接下来所为是何的赵云,不但把马鞍上悬挂着的宝弓抛给了姜维,更是翻身下马把自己的老伙计夜照玉狮子让给了姜维。

  “多谢老将军!”

  姜维没有任何迟疑。

  当即驾驭着夜照玉狮子,向着阳平关下而去。

  夜照玉狮子速度很快,数个呼吸的工夫就承载着姜维来到了关城之下。

  无视城头上士兵锁定自己的弓箭,姜维在把手中的宝弓拉成满月的同时,大笑了一声。

  “夏侯将军!”

  “来而不往非礼也,某,姜伯约,代刘皇叔还汝一箭。”

  “嗡。”

  箭矢破空声响起,如追星赶月,径直朝旗杆之上挂着的将旗而去。

  须臾,箭矢射断绳索,旗杆上挂着上书“夏侯”两字的将旗随风飘落,而后,在阳平关上所有曹军士兵的注视下缓缓向地上落去。

  姜维没有回头再看一眼。

  而是驭使着夜照玉狮子,折身回到了汉昭烈的面前。

  “皇叔。”

  “比起您所知晓听闻的那个诗赋大家姜维,在下更希望您当下亲眼见到的是……”

  “汉将!”

  “姜伯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