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深幕

第3章 午夜来电--黑幕观众

深幕 焱宸尘 6687 2025-04-17 14:35

  -----------------

  第3节❖黑幕观众

  -----------------

  凌晨六点四十二分,林雪拎着一杯冰美式站在新都电台办公楼下,眯眼看着天边逐渐浮出的橘红晨光。

  她已经站在这里十分钟了,手机屏幕上,是一段刚刚通过加密网络传输来的音频。

  播放次数:1。

  发送人ID:【silence_voice·002】

  内容描述:“复刻十三·语音预告”

  她戴上耳机,点下播放。

  首先是一阵白噪音,伴随着钟表滴答声,像是在哪个地下通风口录的。

  随后,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

  “当你听见这个声音,你已经坐进了剧场。”

  “今天是预演,明天是首演。”

  “一双手会把她举起,但不会救她。”

  “你只需做一件事——看。”

  林雪皱眉,将耳机轻轻取下。

  她很少在凌晨这个时间点接到“声音稿件”,而且这份录音太不寻常——内容不是采访、不是爆料、不是揭黑,而是一个剧本型语音,而且带着极强的“仪式感”。

  她第一时间想到黎川。

  自从五年前那起被删档处理的“江阳儿童案”后,林雪就对这个曾是市局最年轻的刑侦天才,后来被迫辞职的男人,保留着复杂又坚定的信任。

  而这段语音中,“一双手会把她举起但不会救她”,让她想起一段几乎被忘却的卷宗。

  2017年,西郊废楼失火案,一名十五岁少女在大火中失踪,事后只找到一只鞋。

  当时失踪前一天,她曾发过一条社交动态,配图是两只手抱着她,文字是:

  “我被抱起来了,像是要飞起来了。”

  警方认为这只是未成年少女在发布“恋爱状态”的暗示内容,未列为关键证据。

  可林雪现在听来,那不是“恋爱”,那是——被拎起来了。

  可能是尸体。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联系人。

  黎川的号码,她从未删除。

  拨出三秒即通。

  “林雪?”黎川那头声音沙哑,但神智清醒。

  “我拿到一段声音了。”她不多废话,“带着剧本结构。”

  “什么时间?”

  “凌晨五点五十二,S网深帖投送,我已经提取完音频背景。”

  “说地址。”

  “东城区清水南巷,六号咖啡馆后门。”

  “我十五分钟到。”

  挂断电话那一刻,林雪脑子里只有一句话:

  “他们在演——但我们是给谁看的?”

  -----------------

  清水南巷六号,街道狭窄,雨后积水还残在青砖缝里。黎川骑着摩托停在巷口,帽檐压低,风衣被清晨湿气抹上一层霜意。

  他推开咖啡馆后门时,林雪已经坐在最里面的角落,身前放着一台老款笔记本,外壳贴满报废贴纸。

  她没化妆,头发扎成半马尾,手里夹着刚换下的耳机线,嘴唇苍白,神色清醒得过分。

  “是我听过最不舒服的一段声音。”她开门见山。

  黎川坐下,双手交叠:“内容我知道了,你讲背景。”

  林雪点头,调出音频文件播放软件,将音轨剖面图拉至最大:“时长1分43秒。最关键的不在语义,而在背景声的逻辑重叠。”

  她点击播放。

  黎川一边听,一边看着波形图的跳动。

  滴答——滴答——钟表音平稳有序,每秒一跳。

  “这不是录音室的钟声。”林雪指着图层,“这是老式机械时钟,而且未调频。”

  她放大片段,一秒之内居然出现了两个不同时钟的微弱偏差声——一轻一重,一清一闷。

  “这段录音,录于一个空间里至少存在两台时钟,代表的是——这不是一人独居的空间。”

  “而更关键的,是最后三秒。”林雪按下静音,只播放背景信号。

  黎川听到了一个声音——那是踩水声。

  很轻,只有一只脚。

  “台词说的是‘她将被举起’,而结尾是水踩声。”林雪语气冰冷,“我怀疑,他们把‘她’放进了哪种——排水井,或者——封闭水域。”

  黎川眼神一沉,双指轻轻敲桌。

  林雪缓缓开口:“我查到,昨天凌晨三点半,东城区菜市街口,有环卫工上报一口雨水井异味浓烈,随后井盖被封,但并未继续排查。”

  黎川立刻拨出电话,打给韩峰。

  “我需要你给我调取菜市街口03号雨水井封存资料。”他说得直接。

  “又不是你管辖区。”韩峰口气不耐。

  “尸体可能在里面。”

  电话那头静了三秒:“你有什么依据?”

  “S网语音预告+音频环境分析+实际位置吻合。”黎川平静道,“你要等第二幕开始才愿意动?”

  韩峰低声道:“两个小时,我让人过去。”

  黎川挂断电话,转向林雪。

  “我需要你继续追源。”

  “我追到的只有入口。”林雪把一张印有字符的截图推到他面前,“他们用的是一个叫‘镜影·剧厅’的深层板块,普通VPN不进得去。平台内划分‘剧本分区’,我找到的‘复刻十三’是在【复仇剧】类目下。”

  “剧厅?”黎川挑眉。

  “所有上传语音、剧本、素材的人都是匿名ID,只有‘场记’能修改剧目细节。”林雪轻声说,“你猜场记的代号是什么?”

  黎川没回应。

  林雪敲了敲桌子:“【L-09】。”

  他指尖停住。

  “是你。”林雪盯着他,“你被指定为剧本的场记。”

  黎川缓缓吐出一口气。

  “所以这不是冲着我来的。”他说。

  “是你写的。”林雪冷声。

  “但我不记得。”

  “也许你写了,只是不知道那是剧本。”

  黎川站起身:“我要亲自去看那个井。”

  他走了几步,又转头:“林雪。”

  “嗯?”

  “别一个人追这个剧本。”

  林雪微笑:“我只是个记者,不会跑到剧场里抢戏。”

  黎川低声说:“不,是你早就已经——在剧里。”

  -----------------

  黎川抵达菜市街03号雨水井时,天已大亮,阳光将整条街道镀成了铁锈色。

  韩峰的人先一步到了。副队陈骁正蹲在井盖边,旁边摆着警戒带与简易气味检测设备,神情严肃。

  “确认了吗?”黎川下车就问。

  陈骁站起身:“井盖下方确实有异味扩散,类似尸体脂肪氧化后的挥发反应,但初步气体采样中并无沼气或硫化物超标。”

  “就是说……不像是动物?”

  “更像是——被处理过的什么东西。”陈骁语气不确定,“而且异味非常集中在管壁某一点,不像自然扩散。”

  黎川戴上手套,从旁边工具箱里拿出一组简易摄像蛇形探头,将光源调到最强。

  “下探深度六米,管道直径40公分,主干连通东面雨水收集渠。”陈骁说。

  “可能被冲走?”黎川问。

  “如果是大块组织,按今天水压流速,不会。”

  探头滑入井口,屏幕上出现湿滑、带铁锈痕迹的内壁。雨水仍在缓慢淌过,偶尔夹杂塑料纸与烟头。

  忽然,画面右下角闪过一团颜色异样的影子。

  黎川调整角度,镜头固定。

  一只布偶熊。

  身长约20公分,被压进管道壁上一个破裂的小洞,毛发已湿透,一只眼珠脱落,另一只眼嵌着黑色微型反光镜片。

  黎川眼神骤冷。

  “暂停。”他喊。

  陈骁上前盯着屏幕:“这是什么?”

  “这是摄像装置。”黎川冷声道,“布偶眼睛里装了镜头。”

  “谁会装这个?!”

  “剧本写的人。”他语气冰冷。

  他拉出探头,转身走回警戒线外,拨通林雪电话:“找到一个玩偶,内藏微型针孔——有可能全程录下这条雨井下发生过的事。”

  “我去查市面摄像模组规格,看能不能对应品牌。”林雪在那头说。

  “你不需要查。”黎川低声说,“我知道型号——TND-2015型,是我们局2015年对内备案项目中的样机。”

  电话另一头陷入死寂。

  “你说……是警局内部的人留下的?”

  “不。”黎川说,“是2015年案发那年,就已经有人把‘下一幕’提前埋好了。”

  林雪沉默半分钟:“你能确定谁?”

  “不能。但我知道一件事——当年我们没抓到凶手。”

  “可剧本写下了结尾。”

  “所以现在,他把那‘尾幕’,交给了我。”

  挂断电话后,黎川回头看了井口一眼。

  此刻,他的手机又震动了。

  一条新短信,无号码显示:

  【场记编号 L-09,已完成本节职责。角色更替中,请注意您接下来的任务。】

  黎川心头一凛。

  场记——已完成职责?

  也就是说,他的身份已经从“剧本维持者”,被重新标注为“可替代者”?

  他打开短信附带的链接,跳出一个文字页面。

  顶部标题赫然写着:

  【剧本第十四号·被代替的人】

  他看到第一页内容。

  时间:2025年4月7日

  场景:新都江阳,雨井口

  内容:原场记角色完成“引导观察者到现场”的任务,剧情过渡开启。

  新角色:干扰者/失控因素

  指定编号:LC-0903(黎川)

  黎川眉头狠狠拧起。

  原来,整个他今天的行动路线——从接到电话、前往老楼、发现录像设备、到井口找到布偶——都被剧本提前写入了下一场“表演”大纲中。

  他不是在破案。

  他是在完成别人的剧本调度。

  他看着页面底部一句话,屏幕震了一下:

  【欢迎你,进入下一幕。】

  -----------------

  黎川合上手机,站在街头,四周行人寥寥,早市摊贩刚收摊,一股油烟混合霉水味从巷口飘来。

  他第一次感到,不是被盯着,而是被剧本替代了。

  他本该是主导调查的人,可现在——系统告诉他:你这场戏已经演完了。

  但下一场戏,还没说他能不能继续上台。

  “剧本第十四号·被代替的人。”

  这句话像刀锋一样劈进他脑海。

  他打开链接往下翻。

  【干扰者行为规范】:

  “角色失控后,其行为不再具备剧本参考价值,但其行动仍具有‘刺激效应’,将影响主观察者判断。”

  黎川盯着这一句,手指微微发紧。

  “主观察者”?

  那就是——现在剧本里,不是他在破案,而是有人在“观察他”怎么错乱。”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不是猎人,而是标本。

  “你什么时候开始被替换的?”他低声自问。

  这时,身后的陈骁走来,打断他的思绪。

  “韩队刚来电话,让你把找到的录音、视频、布偶全部送回局里。”

  “他还信我?”黎川冷笑一声。

  “他说,‘如果他还是演员,那就别把他赶下舞台;如果他已经不是了,那就别挡他的镜头。’”

  黎川愣了一下。

  “韩峰说这话?”

  “是。”

  黎川低头一笑:“他终于明白了。”

  他将装好证物的袋子交给陈骁:“你送回去,但不要马上建档。把资料放进我旧号LC-0903对应的锁档区。”

  “那个档口不是早被注销了吗?”

  “技术组还有备份。我有权限。”

  陈骁狐疑地看着他:“你这是要……自己立卷?”

  黎川点头:“我要建一份‘剧本卷’。”

  “你疯了吧?我们是警察,不是剧评人。”

  “错了。”黎川眼神发冷,“现在我们所有人——都是演员。”

  他转身走向摩托,边走边拨出一个加密通话。

  电话接通,对面传来熟悉的女声:“你终于打给我了。”

  “苏婉。”他声音低沉,“我要你立刻协助我重建江阳儿童案心理线。”

  “你是说——你又被拉进剧本了?”

  “不是‘又’。”他边戴头盔边说,“这次我是主角。”

  “你知道主角的结局是什么吗?”

  “我不想赢。”他启动车子,“我想知道,是谁在给我台词。”

  苏婉沉默几秒,语气忽然变得锋利:

  “我知道谁写了第一句。”

  黎川一愣:“谁?”

  “你。”

  通话被挂断。

  黎川骑车冲出街口,城市早高峰的雾气像黑色幕布渐渐拉开。

  他终于明白——这场剧,不只是有人导演,而是他自己也曾写过开头。

  只是他忘了。

  而现在,他必须从“遗忘”里,拿回剧本。

  -----------------

  十分钟前,苏婉在心理评估中心的档案室内翻找旧卷时,突然想起一件被忽视的事。

  2015年江阳儿童案结束时,她曾在一次非正式语音评估中记录了黎川的一段“情绪语音”。那时的他刚从火化中心回来,眼中布满血丝,整整三分钟没有说话。

  直到她问:“你现在的感受?”

  黎川当时轻声说了一句话:

  “他已经死了,但尸体不会被找到。”

  她把这段音频录进私人心理分析档案中,但由于不构成证言,也未进入案件主卷。

  而刚刚林雪传来的剧本语音文件,第一句就是——“他已经死了,但尸体不会被找到。”

  苏婉呆立在资料室的微光中,手里那份未归档资料页微微抖动。

  “这句话,不是剧本写的。”她低声说,“是黎川——十年前亲口说的。”

  此刻,黎川的摩托已穿过主城区,进入市中心西侧。

  他将车停在南城大桥桥底——这是过去刑侦支队常用的临时情报交换点,无摄像头、无电子痕迹,只有风与灰。

  苏婉已等在那里。

  她一身灰色风衣,黑发扎起,脸色沉静。

  “这是你当年说的。”她将一枚老旧U盘递给他,“非正式录音。我查了一圈,剧本语音的那句首台词——完全一致。”

  黎川接过,脸色未变,指尖却轻微收紧。

  他低头,将U盘插入平板电脑,点开音频。

  播放。

  熟悉的沉默,熟悉的呼吸频率。

  然后,那句声音响起——低沉、疲惫,却异常清晰:

  “他已经死了,但尸体不会被找到。”

  黎川的声音。

  他自己说的。

  他仿佛被人一拳砸进记忆深渊。

  “这不是记忆。”他低声说,“这是台词。”

  “你说的那一刻,是本能,是下意识。可那时的你,也许已经——在剧本里。”

  苏婉望着他:“也许那起儿童案,从来就不是第一幕。”

  “而是中场。”

  黎川眼神冷了几分:“意思是——我从头到尾都是演员,只是不知道自己演的是哪一段?”

  苏婉摇头:“错了,你不是演员。”

  “你是——编剧。”

  黎川仿佛听见头骨里传来碎裂的声响。

  他想起了十年前卷宗最深一页,那句曾被他自己划掉的话:

  【一切皆有剧本,只是不知道何时读到自己的那页。】

  他看向苏婉,眼神一寸寸收紧,终于低声道:

  “这本剧本,我要把它——从头读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