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盗起南洋

第128章 发展和大学

  “麻坡下属村庄巴东,第一次村民全体大会,集体通过,判处徐宝财及其三子绞刑,罚款400两,徐家剩余人等发配槟榔屿岛开荒。”

  巴达维亚城外军营中,刘季拿起二哥的信又读了一遍。

  徐宝财,他虽未见过,但毕竟是债主之一,对其名字还是有所耳闻。

  就这么一个人都敢借用自己的名声,在乡间为非作歹,属实让他意外。

  看来以后不能向私人借钱了,他想,对其他私人的借款也需要尽快偿还了。

  他一边读信,一边确认二哥在麻坡的工作情况。

  在巴东村,二哥成了村民委员会,解决了徐氏一家后,平分了土地和房屋。因为巴东村农田少,所以每家只分了50亩土地。而价值较高的甘蜜林,每户则分配到10亩。按收入来说,10亩甘蜜林比50亩稻田略高,而且因为需要劳动力更少,10亩甘蜜林显然更划算。

  和在坤甸的安排一样。

  允许村民在指定区域开荒,将家庭农庄扩展到100亩。

  但所有土地归属刘季本人所有,村民只享受7*24小时使用权。地租两成,无徭役,无摊派,无其他杂税。

  农户家有地,但不能经商,不能开店,禁止一切土地交易。

  同时,商人、开店的手工业匠人,不能拥有住宅以外的土地,需要定期缴纳商业税。农户转行,需要先行放弃自家土地。

  如此一来,巴东村的土地剩下了近80亩,被留作村庄公共草地,允许村民放牧。草地由村委员会监管,不得耕种农作物。

  村庄周围的树林被规划出砍伐区和禁砍区,同样由委员会监管。而且所有被允许的砍伐需要同时补上树苗,并保证成活率。

  发展公司已经派人进驻巴东村,统计村民情况,并签订购销协议。

  巴东村52户,共337人,大致如此安排。

  麻坡下属42座村庄、巴里瓜哇下属15座村庄,和巴东村情况大差不差,会按照相同模式推进工作,预计全部完成需要二三个月。

  当前已整改村庄6座,绞刑47人,流放槟榔屿岛215人。

  麻坡城和巴里瓜哇镇情况复杂,二哥刘仲仍在观察中,尚未派人介入,但收到的消息中,商贩已经为了争抢商铺大打出手,死伤者超过百人。

  对此,刘季不甚在意。

  爱惹是生非的强人多死一些,对所有人都好。

  不过,柔佛竟然有上万华人,倒是令他十分惊讶。

  尽管有部分华人是自发从周边地区迁移过去,比如马六甲、森美兰、彭亨等地区,远一点的还有从雪兰莪过去的。有柔佛王室发出的命令,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并未对要迁移的华人进行阻止。

  麻坡和巴里瓜哇一带,地处沿海,地势平坦,河流水力丰富,足够接纳这么多人。好好开发一番,供养十万人不成问题。

  而且其关键河流——麻河,深入内陆,适合运输山区开采的锡矿,对麻坡发展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麻坡的甘蜜林,将会成为这一地区的特色产业。

  将麻坡的甘蜜和暹罗、高棉的鹿皮、以及坤甸的牛皮,一起汇聚在新加坡,发展皮革鞣制产业、皮革加工产业。

  想到这里,刘季当即给二哥刘仲回信,肯定他的工作,并阐明自己的产业思路。

  未曾想,信还写完,前去马六甲交涉的使者若昂修士回来了。

  修士一进门,眉飞色舞的表情就已说明一切顺利。

  修士喝了一杯酒解渴,然后掏出一封信放在桌上。

  信来自葡萄牙马六甲总督。

  信的内容很简单,刘季快速浏览一遍,发现了一个承诺和一个要求。

  马六甲总督的承诺是:放弃在马六甲海峡收取一切‘保护费’,允许所有商船自由通航。

  总督的要求则是:坤甸海军不能封锁马六甲海峡,不能故意引导商船去特定港口贸易,但可以禁止商船前往万丹、班达亚齐、巨港等港口。

  “是个聪明的家伙,懂得公平竞争的好处。”刘季笑着摇摇头,看向修士,“多谢啦,这是你的报酬。”

  说罢,刘季掏出两份推荐信递给修士。

  “总督阁下被荷兰人封锁太久,上任3年,还没有挣回本钱。”修士耸耸肩,“如果荷兰人愿意和他谈判,只怕早都同意了。”

  刘季微微一愣,才想明白修士所说本钱,是指买官花销。

  近几年,荷兰的封锁对严重削弱了马六甲经济,也导致了总督能敛到的财富骤降。

  也难怪会如此轻易就答应了。

  刘季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指着其中一封信说:

  “我大侄子刘炎是三发负责人,你带着我的信去,他会允许你们建教堂的,但是费用需要修会自行筹备。”

  “没问题,建教堂原本就是修会的任务,修会也不缺这点钱。”修士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份信是写给范礼安的,是晋级司铎的关键。

  修士将两份信收好,正要告退之际,又突然折回,拧着眉头抿嘴犹豫了半天。

  刘季瞥了一眼,笑道:“但说无妨。”

  修士眉头舒展,鼓足勇气说:“如果阁下愿意让修会在麻坡传教,修会愿意给阁下建造一座大学,保证所有教师都是欧洲公认的饱学之士,学校也绝不会逊色于博洛尼亚大学。”

  博洛尼亚大学,刘季抬起头,看着一脸认真的修士。

  这座大学成立于1088年,拥有大量金融、法律和神学方面的大学者,对牛津和剑桥的创办都深有影响。

  抛开对神学的偏见,某位‘爵爷’正是凭借对上帝的崇拜,抽空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如果能在大学中培养出一个,不,半个艾萨克·牛顿,就赚大了。

  可是奥古斯丁修会有这实力吗,刘季严重怀疑。

  而且那些知名学者得有多么想不开,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东方。

  修士看出端倪,连忙解释:“如果您同意,修会可以和耶稣会协商,发动上层力量,甚至是寻求教宗陛下支持,邀请那些大学者来到东方。”

  尽管觉得对方吹牛的成分过大,但刘季还是禁不住询问:“能邀请几个精通数学和天文的学者吗?”

  “我试试?”修士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