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之我是刘病已

第38章 学塾日常

  “病已,病已,快走,去晚了好地方都被人占完了。”

  刚下课,不等病已收拾东西,就有一小胖墩跑来拽着他就要往外跑。

  “好了,好了,你也先等我把东西收拾好再说啊!”病已一脸无奈。

  “哎啊,算了,不等你,我先去占地方,你等下快点过来!”

  看着正在收拾东西的病已小胖墩一脸焦急,但又害怕地方被抢,于是嘱咐一声转身就跑了出去。

  看着空无一人的草堂,病已笑着摇了摇头,待收拾完东西,不紧不慢地走出草堂。

  “病已!”

  刚出草堂,就看见老夫子施施然地走了过来,病已连忙上前施礼:“学生见过老师!”

  “嗯!”老夫子笑着点了点头,对这个意外得来的弟子,他是打心眼里满意。

  聪慧,稳重,自律,甚至过目不忘...........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衣钵传人啊!

  自己前半生自认学识渊博,精通经意,但天意弄人,蹉跎半生却一无所得。

  少小离家求学,学有所成之后就前来长安寻求机会,却屡屡遭受碰壁,多年来心灰意冷,也无颜回乡面对家乡父老。

  于是就在这里办下学塾,希望能将自己一身所学传承下去。

  本以为这一生就如此了,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临老了上天却赐给他一个珍宝。

  这孩子身世自己早已知晓,先帝太子刘据之后,刚出生不久就被关押官邸狱,五岁恰逢先帝大赦天下,这才成为自由人。

  这孩子命苦,但又恰恰是这悲苦的命运造就着这孩子早熟的性格,为人温和,且能有容人的雅量,面对其他孩子嘲讽他无父无母却能坦然受之,不与之计较。

  但面对那些得寸进尺的同窗却悍然出击,打的所有人再也不敢招惹,之后又能处理好同窗之间的关系,不至于被所有人孤立。

  有肚量,有手腕,更有放下身段的雅量。

  学习方面更是远超其他学生,短短三月时间,不但将之前落下的学业一一学完,且能在月拔得魁首。

  看着恭敬而立的得意弟子,他笑道:“怎么?别的孩子都去玩耍,你为何不去?”

  病已一愣,他没想到老师会问这个问题?

  “弟子要赶天黑之前回到掖庭,要是回去晚了,张贺叔父怕是要担心。加上弟子这段时间正在整理‘大辩论’的记录,确实没有时间去玩耍!”

  老夫子闻言点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这个弟子所做的事情自己知道,之前多次请教自己。当时自己也是大吃一惊,问过才知道他曾经作为记录者全程参与了此次‘大辩论’。

  “哦?既然如此,那老夫就考考你,且听好了!”

  老夫子心中一动,大辩论的结果早在上月已经出来了,陛下下旨,废除了关中地区的铁官和郡国酒榷官营的政令,但其他地方却依照旧例。

  此次朝廷肯定了与民休息的国策,虽然未完全废除盐铁专营,但也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这也是自大汉建立以来儒生首次参与国家国策制定,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老师请说!”病已自无不可道。

  老夫子沉吟片刻道:“既然你全程见证此次‘大辩论’那你对儒生和地方贤良如何看待?他的主张你认为是否可为国策?”

  “他们是为君子!”病已几乎不假思索道。

  君子?老夫子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明白了什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君子?对,他们都是君子!”

  他看向眼前这个弟子,眼中更是满意至极,但还是问道:“那你说说,他们的主张能否成为国策?”

  病已摇了摇头,道:“虽有仁心,却不懂人心,或者是不想说罢了!”

  “是否可为国策病已不知道,这是朝廷和陛下该想的事情。”

  “但在病已看来,朝廷本就有意与民休息,之所以叫来儒生和地方贤良,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既缓和了自先帝以来的高压政策导致的乱象,平息了人心,也使得此次辩论结果通过这些地方儒生和贤良推动,得到很好执行。”

  “但他们所提的主张太过理想化,甚至有些荒赘。”

  “这也是朝廷未曾全盘接受他们主张的原因,此时朝堂诸公中或许有无德无能之辈。

  但不可否认他们在制定国策时是通过全盘考虑的,虽有瑕疵,但自古以来哪个政令是十全十美的?”

  “朝廷在先帝时施行霸道,是有所极端,但儒生和贤良们所主张的‘仁’就不极端吗?真的到了放马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了吗?”

  病已摇了摇头,继续道:“不见得吧?朝廷需要钱粮保证边疆安定,需要钱粮平息地方天灾人祸,更需要钱粮稳定人心,这些哪件不需要天文数字的钱粮?”

  “难道靠天下人自觉吗?”

  “还是那句话,他们的主张能不能成为国策小子不知道,小子知道的是,要是全盘按照他们的主张施政,离天下大乱就不远了。”

  复中翁定定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弟子,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是儒生,当然希望儒家的主张‘仁’能得到发扬,甚至成为国策。但多年的蹉跎生涯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圣者仁心,霸王手段,缺一不可。他看过这个弟子带来的书稿,上面儒生和贤良的有些言论就连他这个老朽都觉得荒唐。

  他们的初心或许是好的,但更多的却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自己早已到了随心所欲之年,儒家的那些条条框框怎么可能束缚住自己?

  想到这里,他顿时有些心灰意冷,自己坚守数十年的信念,到底坚持了什么?

  或者说只是自己欺骗自己而已?

  “老师?”病已察觉到了老师的异常,轻声喊道。

  “无碍,老夫只是想笑自己多年来的坚持到底值不值得?”复中翁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

  “好了,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明日下课之后先不要离开,老师带你去见一个人。”

  复中翁好似想到了什么,有些怀念,又有些羡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