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之名臣召唤系统

第18章 有刺客

  戌时三刻,大同城北。

  李承泽披着大氅,与戚继光并肩走在回府的路上。秋风卷着落叶,吹得街边灯笼摇晃不定。

  “戚将军,明日校场操演,火铳营的装药还得再规范些。“李承泽搓了搓手,“上次试射,差点把伙房炸了。“

  戚继光刚要答话,突然脚步一顿,右手按在了刀柄上。

  “侯爷,有杀气。“

  话音未落,一支冷箭破空而来!

  “当——!“

  戚继光倭刀出鞘,箭矢被斩成两段。几乎同时,两侧屋顶跃下十道黑影,刀光如雪,直扑李承泽!

  “有刺客!“

  戚继光一把将李承泽推到墙角,倭刀横扫,逼退三名刺客。

  “侯爷退后!“

  刀光闪烁间,戚继光已与六人战作一团。他刀法凌厉,每一击都直取要害,但刺客配合默契,三人正面牵制,另外三人绕后偷袭。

  “噗!“

  一柄短刀划过戚继光左臂,鲜血顿时浸透衣袖。他闷哼一声,反手一刀斩下刺客头颅,但右肩又中一箭!

  李承泽背靠墙壁,拔出佩剑格挡。他虽然武艺不精,但好歹在辽东历练过,勉强架住两名刺客的攻势。

  “戚将军!“

  眼看戚继光被围攻,李承泽心急如焚。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暴喝——

  “常山赵子龙在此!“

  一道白影如闪电般冲入战团!

  赵云龙胆枪一抖,枪尖如银蛇吐信,瞬间洞穿两名刺客咽喉。他身形如风,枪影重重,所过之处,血花迸溅!

  “子龙!“戚继光咬牙挥刀,与赵云背靠背而立,“小心暗箭!“

  赵云目光冷冽,长枪横扫,逼退剩余刺客:“戚将军护住侯爷,我来料理他们!“

  刺客首领见势不妙,厉声喝道:“放箭!先杀李承泽!“

  屋顶上弓弦震动,三支利箭直取李承泽面门!

  “铛!铛!铛!“

  赵云枪出如龙,竟在半空中将三箭全部击落!他身形一闪,如鬼魅般跃上屋顶,枪尖寒光连闪,三名弓手连惨叫都未发出,便已毙命!

  剩下四名刺客肝胆俱裂,转身欲逃。

  “想走?“

  赵云纵身一跃,枪势如虹!

  “噗!“

  一枪穿心,刺客倒地。

  第二人刚跑出三步,龙胆枪已如流星般掷出,将他钉死在墙上!

  第三人挥刀格挡,却被赵云空手夺刃,反手一刀割喉!

  最后一人吓得跪地求饶:“饶命!饶......“

  话音未落,赵云已拾起地上长弓,一箭贯脑!

  十具尸体横陈长街,血染青砖。

  赵云收枪回身,见戚继光脸色苍白,连忙扶住:“戚将军!“

  “无碍......皮肉伤......“戚继光咬牙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伤口,“侯爷可安好?“

  李承泽惊魂未定,但身上并无大碍。他深吸一口气,蹲下身检查刺客尸体,从一人怀中摸出一块腰牌——

  建州卫,正黄旗。

  “果然是后金的人。”李承泽冷笑一声,将腰牌攥在掌心,“努尔哈赤这是狗急跳墙了。”

  戚继光目光阴沉:“侯爷,后金刺客能潜入大同,城内必有内应。”

  赵云长枪一振,杀气未散:“要不要全城搜捕?”

  李承泽摇头:“不必打草惊蛇。既然他们敢来,那就让他们知道——”

  他抬眸望向北方,眼中寒芒闪烁。

  “大明疆土,不是他们能碰的。”

  ……

  盛京,清军大营。

  多尔衮立于沙盘前,指尖划过长城沿线,最终停在居庸关。

  “李承泽坐镇大同,戚继光练兵蓟州,明军精锐尽在北线。“他冷笑一声,“可大明腹地,早已千疮百孔。“

  范文程躬身道:“王爷的意思是......“

  “声东击西。“多尔衮拿起一枚令箭,重重插在山西与河北交界处,“传令阿济格佯攻大同,多铎率精骑绕道蒙古,破古北口,直取京师!“

  他眼中寒光闪烁:“崇祯小儿必调李承泽回援。届时,我八旗铁骑半路截杀,一战可定中原!“

  三日后,大同总兵府。

  李承泽盯着军报,眉头紧锁:“阿济格五万大军压境?“

  副将急道:“侯爷,清军来势汹汹,已连破三堡!“

  戚继光忽然拍案:“不对!阿济格若真要攻大同,为何先锋尽是蒙古轻骑?“

  赵云沉声道:“末将刚收到密报,多铎率两万精锐消失于漠南草原。“

  李承泽猛地站起,快步走到地图前:“古北口......“他手指一颤,“好个多尔衮!传令,全军备战!“

  当夜,李承泽召集众将。

  “多尔衮想调虎离山,本侯偏要虎口拔牙!“他抽出令箭,“戚将军率五千精兵留守大同,多设旌旗,佯装主力仍在。“

  戚继光会意:“侯爷要奇袭多铎?“

  “不。“李承泽冷笑,“本侯亲率八千铁骑,星夜驰援居庸关。子龙将军另领三千轻骑,沿桑干河谷潜行,断清军粮道!“

  赵云抱拳:“末将必让多尔衮尝尝断粮的滋味!“

  ……

  黎明时分,大同城头。

  戚继光按刀而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城外原野。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清军如潮水般涌来,旌旗蔽空,马蹄声震得大地微微颤动。

  “报——!“探马飞奔上城,“清军先锋距城二十里,阿济格亲率中军压阵!“

  戚继光冷笑一声:“果然来了。“

  他转身望向城内——五千浙兵早已严阵以待。狼筅如林,火铳森然,城头架设的数十门佛郎机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外。

  “传令,“戚继光声音沉稳,“四门紧闭,吊桥升起。火器营上城,弓弩手备箭。“

  辰时三刻,清军列阵完毕。

  阿济格身披重甲,策马来到城下三百步处,扬鞭喝道:“戚继光!识相的就开城投降,本王饶你不死!“

  城头一片寂静。

  突然,一支鸣镝箭破空而至,精准钉在阿济格马前三尺!

  “好箭法!“城上守军齐声喝彩。

  戚继光放下长弓,淡淡道:“贝勒要战便战,何必废话?“

  阿济格大怒,挥鞭一指:“攻城!“

  “呜——“

  清军号角长鸣,数千弓箭手齐射,箭雨遮天蔽日!

  “举盾!“

  城头瞬间竖起层层木牌,箭矢“哆哆“钉满盾面。偶有漏网之鱼,也被浙兵精良的铁甲弹开。

  第一波箭雨刚过,清军攻城车已抵近护城河。戚继光眼中精光一闪:“火铳齐射!“

  “砰砰砰!“

  三百支鸟铳同时开火,铅子如暴雨倾泻。推车的清军如割麦子般倒下,攻城车顿时停滞不前。

  阿济格在后方看得真切,咬牙道:“调盾车!“

  数十辆蒙着湿牛皮的重型盾车缓缓推进,箭矢火铳难伤分毫。眼看就要搭上城墙,戚继光突然喝道:“放滚油!“

  “哗——“

  滚烫的金汁从垛口倾泻而下,顺着盾车缝隙流入。清军惨叫声骤起,牛皮遇热收缩爆裂,露出后面惊恐的面孔。

  “放箭!“

  这一次是火箭。带着火油的箭矢钉在盾车上,转眼燃起熊熊大火。

  午时,清军暂退。

  戚继光却不敢松懈,亲自巡视城防。路过西门时,他忽然驻足——城墙根处有几处新鲜的刮痕。

  “来人,“他低声吩咐,“今夜在此处多备金汁火油。“

  副将不解:“将军,清军主攻方向明明是东门......“

  戚继光冷笑:“阿济格粗中有细,白日强攻东门,夜里必从西门偷袭。“

  果然,三更时分。

  数十条黑影悄悄摸到西城墙下,飞爪刚搭上城砖,突然——

  “轰!“

  一锅滚油当头浇下,紧接着火把掷落。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埋伏多时的浙兵趁机放箭,偷袭的清军全军覆没。

  次日清晨,阿济格脸色铁青。

  一夜折损三百精锐不说,城头还传来明军的哄笑:“多谢贝勒送来的烤全羊!“

  更让他心惊的是,大同城头突然多出无数旌旗,远远望去竟似有数万守军。

  “不可能......“阿济格喃喃自语,“探马不是说李承泽带走了主力?“

  他哪里知道,戚继光早令士兵在城头来回走动,又扎了无数草人套上军服。远远望去,城上守军竟比昨日多了一倍不止。

  五日过去,清军死伤逾千,却连城墙都没摸到。

  这日傍晚,戚继光正在敌楼用饭,亲兵突然来报:“将军,清军后阵起火!“

  他疾步来到城东,只见清军粮草大营浓烟滚滚。远处地平线上,一支明军骑兵如利剑般刺入清军侧翼,为首将领白袍银枪,正是赵云!

  “好!“戚继光拍案而起,“传令,全军出击!“

  城门大开,蓄锐多日的浙兵如猛虎下山。阿济格腹背受敌,只得仓皇北撤。

  望着溃逃的清军,戚继光长舒一口气:“侯爷的谋划,成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