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卿以为如何
帝王成婚礼仪繁琐耗时日久,与寻常百姓天差地别。
不过步骤都差不多,成婚六礼第一步遣媒婆往女方家提亲,名曰:采纳。
寻常百姓是三姑六婆,帝王之家自然是三公九卿,九卿或许都不够资格,唯有三公与宗正。
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首,权势之盛古今罕见。
能去他家提亲的自然也不能是寻常人物,刘贺所派遣的乃是外朝百官之首,丞相杨敝。
按例,前往大将军府前,杨敝必须入未央宫觐见。
“臣,杨敝拜见陛下。”
“丞相请起。“刘贺上前将杨敝扶起,暗自打量当下朝廷上,唯一一个可以和大将军霍光在官职上“扳手腕”的人物。
杨弊为赤泉侯杨喜的曾孙,太史公司马迁之婿。
说起杨喜的军功,或许很多人不清楚,但他封侯的原因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王翳斩下项羽的人头拔得头筹,其余汉军为抢夺项羽躯体大打出手,死者数十人。争抢中项羽的尸体四分五裂,最后落在四位幸运儿手中。
杨喜便是幸运儿之一,他抢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被封为赤泉侯。
毫无疑问,杨弊是大汉朝廷中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初入仕便得到了霍光的器重,任军司马,后来又被霍光提拔为大司农掌全国财政。
按理说,霍光对杨敝有知遇之恩,杨敝当结草衔环以死报之。
可六年前杨敝手下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上官桀父子与鄂邑长公主、燕王刘旦等人预谋反叛,设“鸿门宴”诛杀霍光的消息,将其上报给杨敝,杨敝却洋装不知,称病罢朝。
后来燕仓又将此事报告了当时的谏大夫杜延年,才使得霍光幸免于难。
事后,上官桀等人事败被杀,燕仓和杜延年两人因功而封侯,而杨敝自然而然也失去了霍光的信任。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杨敝会因此被冷落,外放甚至流放时,杨敝却在不久后被升任御史大夫,去年又升任丞相。
对此满朝文武都称赞霍光高风亮节不计前前,可刘贺却不敢沟通。
去年年幼的天子汉昭帝已年逾二十,该加冠了。
说的更直白一点,那就是皇帝成年了,顾命大臣该“还政”了!
当此权力斗争波谲云诡之时,霍光即便脑子被门夹了也不会将一个背叛自己的人立为丞相。
毫无疑问升杨敝为丞相是汉昭帝的意思,其用意就是为了让杨敝与霍光在朝堂上相互制衡。
“丞相以为大将军如何?”刘贺面无表情的问道。
杨敝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子在试探,躬身答道,“人言,大将军志虑忠纯,乃辅国良臣。”
杨敝的回答滴水不漏。虽然对霍光是赞美之词,可前面却加了“人言”。
别人说的,不是我说的。
回答有偏向性,但并不能让刘贺满意,“卿以为如何?”
丞相到卿,杨敝敏锐的捕捉到了刘贺的心思,答道,“两位大司马大将军皆是我大汉重臣。”
大汉前一位大司马大将军乃是人尽皆知的龙城飞将卫青。杨敝将霍光与卫青相比,表面是夸赞,实际则是贬低。
良臣,重臣,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一样。
其实对于卫青,杨敝也未必看得上。毕竟他是太史公的女婿。
司马迁对卫青的评价可不太好。即便卫青袭龙城,夺河套,定漠北建立不世之功,在司马迁笔下也是“以女宠进”“以外戚贵”“以和柔自媚于上”。
刘贺脸上浮现出一抹明显的笑意,握着杨敝的手说道,“卿乃肱骨之臣,大汉柱石。”
“然大将军位高权重,不可妄动,需待天时。”
“臣明白。”杨敝行礼道。
“卿未必明白。”刘贺摇摇头,在杨弊手心写了两个字。
面对,杨敝疑惑的目光。刘贺并没有过多解释,“卿到时候自然会明白。”
......
问名,纳吉,用时半月。纳吉之后便是纳征。
此时刘贺也收到了杨弊呈上来的礼单。
苍壁一对,谷纹玉璧十二对,黄金三万斤,玄纁五万匹,皇后御用安车十乘,配纯色驷马;奴二百人,象牙,珍珠,丹砂,貂裘.......
刘贺心里暗自估算,若按此礼单,此次婚礼将是大汉建立国以来最为盛大的一场婚礼,单聘礼就达六亿钱。
这么大一笔钱,无论是赐给谁,刘贺都会肉疼好一阵子,唯独赐予霍光不会。
只要干翻老丈人,这笔钱就还是他的;要是没有干翻老丈人,那就一拍两散。命都没了,还要钱干什么。
十一月十二(癸亥日)
天干癸属水,地支亥属水,水主润下,婚姻和顺。
亥为猪为丰饶之兆,古语云“奎为封豕,主沟渎”,亥日契合“家室丰足”之喻。
此为大吉之日,宜结婚、立约、入学,百事皆吉。
卯时三刻,刘贺身穿十二章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腰悬赤绶玉圭。
殿外传来三声净鞭,虎贲郎将高呼:“吉时已至——”。
玄纁旌旗蔽日,三百羽林郎执戟开道,刘贺在一众羽林卫的护卫下率文武百官行至太庙。
刘贺执圭立于阼阶,霍光率三公九卿列于西阶,宗正刘德高呼,“荐血食于皇祖.....”
礼毕。
刘贺又率文武百官行至南郊圜丘,登坛焚帛,青烟渺渺升起,恍惚间刘贺看到了一位老者的样子,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再次返回未央宫时,已是日暮,刘贺心里叫苦不已。
一个字累,两个字很累,三个字非常累。半条命都快没了,可婚礼只进行了一半。
次日,辰时。
丞相杨敝代刘贺前往大将军府迎亲,高举符节:“《礼》曰‘天子亲迎于户’,今陛下以四海之尊,特遣三公代行!”
午时,在钟鼓声中驾车行至未央宫前殿。众臣惊讶的发现,本该由太仆所驾驭的安车,此刻竟是霍禹执辔。
刘贺对此恍若未见,从张安世手中接过皇后印玺,执玺朗声道:“咨尔霍氏,钦承徽命,正位中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