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吾绝不为海昏侯

第6章 乃公不会

  傍晚,处在深宫的刘贺得到了史乐成与广陵王私通,畏罪自尽的消息。

  随消息一起来的还有所谓的铁证——几卷烧黑的竹简。

  对于这些东西,刘贺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他还不至于蠢到这地步。

  史乐成是霍光绝对的亲信,更是九卿之一。

  与广陵王私通,图什么?

  图他胡子浓,图他力气大,还是图他称帝后能和霍光司马门对掏?

  只要智商大于二十就知道栽赃嫁祸。

  不过,刘贺并没有为便宜三叔说情的想法,更没有要彻查的念头。

  广陵王除了力能扛鼎,空手搏熊彘的勇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扎小人。

  现代叫扎小人,如今应该叫巫蛊,巫蛊之祸的巫蛊。

  自带两位SSR武将的皇后卫子夫,卫太子刘据,刘贺的舅舅李广利等等,都是死在这小人上。

  刘贺敢用自己的脑袋担保,广陵王王宫中绝对有写着自己名字的被扎成刺猬小人。搞不好,还有穿着奇装异服的女巫在小人面前跳迪斯科。

  想想就瘆得慌。

  如此三叔,还是扬了的好。

  至于天下人会不会因此说新帝迫害亲族,这点刘贺并不担心。毕竟朝中大事皆由霍光做主,他只是幼小且无助的皇帝。

  即便诸侯王要恨,也只会恨霍光。

  “将此事交予大将军全权处置。“

  “诺。”

  小黄门转身离开后,刘贺拿起手边的奏疏。这些都是昭帝时霍光批复的。他此举不是为了在往日的奏疏中找霍光的把柄,而是为了学习经验。

  前世熄灯后,与室友聊治国方略排兵布阵说的头头是道,俨然有帝王之资。但那只是空谈,要落于实处,刘贺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而霍光批阅的奏疏,就是最好的课本。

  你可以怀疑霍光的忠心,但是你不能怀疑他的能力。

  ......

  翌日。

  刘贺在温室殿召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

  温室殿听名字就知道是皇帝冬天住的暖房。这里没有前殿的威严,也没有宣室殿的肃穆。

  殿中冰鉴冒着丝丝寒气,驱散炎热的同时,给带来了几分居家的温馨。

  不多时,内侍领着霍光来到殿门口,刘贺见状也起身迎了上去。

  “臣霍光,拜见陛下。”

  “大将军,请起。”

  两人携手走进殿内,落座后,刘贺率先开口,“朕此次召见大将军是有事相商。”

  “朕,初登大宝,应大赦天下。”

  此事本就是惯例,霍光没有任何犹豫,“诺。”

  刘贺接着又说道,“人言,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入京已有月余,随朕到京的昌邑旧人,除王善外,至今还在官邸。”

  “朕意将其中内侍编入宫中,侍卫编入期门军。王式,王吉,龚遂三人则由大将军安排。”

  “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略微思索,点头同意,“臣欲让光禄大夫丙吉升任少府。中尉王吉可接任光禄大夫,龚遂忠厚刚毅可任太中大夫,王式师从徐公,许生,颇有贤名可为博士祭酒加侍中。”

  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太中大夫,掌议论,二者皆属于皇帝近臣。说的好听叫国事顾问,说的不好听,啥也不是。

  至于博士祭酒,乃是五经博士之首,掌图书教授弟子兼顾问。

  霍光开口就是三个虚职,刘贺心里骂娘,脸上却带着笑,赞叹道,“大将军知人善用,不愧为辅国重臣。”

  “还有一事需大将军定夺。”

  “朕欲废昌邑国,设郡。昌邑府库钱粮,一半归大司农,一半归少府,如何?”

  霍光面露喜色,拱手行礼道,“陛下圣明。”

  昌邑国处富饶之地,下辖二十三县。当初刘髆封王时,昌邑国有十七万二千八百四十七户,民众八十万一千二百八十八人。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昌邑国人口已有九十多万,国库钱财数亿。

  刘贺继续说道,“然昌邑国太小,单独设郡似乎不妥。朕以为可将北海寿光县划为昌邑郡,以安乐为太守。”

  “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一脸正色道,“此事兹事体大,陛下应在朝廷上共议。”

  昌邑国有铁官,配工匠二百八十人。寿光有盐,虽然海盐色灰,味苦,为贵族所弃,可那也是盐。

  昌邑加寿光,人口百万,有人,有钱,有铁,有盐。

  这就等于在昌邑有一支枕戈待旦足以横扫齐鲁之地的大军。

  “此事不宜公之于众。”刘贺摇摇头,将手边的帛书递给霍光,“大将军请看。”

  霍光不明所以的接过帛书,眉头紧皱。帛书上写的是海盐提纯之法,所用之物只是麻布,蒲席,草木灰等物。所用之物便宜,但能消除海盐中的苦味,使其洁白细腻。

  这怎么可能。

  霍光怀疑刘贺是被所谓的术士骗了,“陛下,此法何人所献,可曾试过?”

  刘贺摇头道,“此法乃是太祖高皇帝梦中所授。”

  说着又拿出两份帛书,“大将军请看,这份帛书为曲辕犁。高皇帝言‘一犁毕功,可代旧法数倍’。如今耦犁需要二牛三人,而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且更灵活,能调节深浅。”

  “此为灌钢法。据高祖皇帝所述,此法与如今炼铁之法相比,产量可增数倍,且质量要远高于百炼钢。若用此法,锻刀造甲,匈奴不足为惧。”

  “大将军试想一下,若我大汉耕地加三成,收入加数十亿,会增加多少人口。再配以灌钢法所制的利刃坚甲......”

  刘贺说了很多,也说的很细,不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隐瞒,还为霍光画了一张吃的着的大饼。

  刘贺相信,霍光能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怀疑霍光坏,但是你不能说他菜。

  以霍光的能力加上他脑子里的'太祖高皇帝',必能让‘宣帝中兴’提前到来。或许数年之后的大汉,将远超文景。

  “大将军,若有国事就请回吧。”

  “臣告退。”霍光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但这次面对刘贺所画的大饼,呼吸不自觉重了几分,行礼过后急不可耐的往外走。

  走到殿门口,霍光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身行礼道,“陛下,臣有一事想问。”

  刘贺面带笑意,“大将军请讲。”

  霍光不解的问道,“太祖高皇帝为何教陛下百工之学?“

  刘贺先是一愣,眼中划过一抹戏谑,“我也曾问过太祖‘为何不教朕圣人之言。’大将军可知太祖是如何回答的?”

  “高皇帝如何说。”

  “太祖踹了朕一脚,骂道‘乃公不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