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第1195章 误会

  “李大人,您觉得这教材应该如何编写?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合适?”

  王林走后的翰林院,也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们所有人能否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也是关系到能否让陛下对翰林院满意的差事。

  无论如何,都不能携带。

  李翰林,便是那位年纪不小的老翰林。

  此时听到其他翰林们的问题,认真思考了片刻:“说起教学,这其实并非我等的强项。”

  闻言,众翰林们全都沉默下来。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这其实都是事实。

  翰林院主要负责编纂一些书籍、修缮、著传,其中也包括编写史书等等。

  但教学方面的内容还真不是他们主要负责的方向!

  华国朝廷目前其实也没有专门负责教学的部门,教导皇子的尚书房,其实也不过是从翰林院挑选出来的少数几位大儒。

  主打一个多对一教学,填鸭式教育。

  反正古往今来所有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教导皇子都如此敷衍,如此应付,甚至在过程中某些人还试图洗脑大皇子。

  更别说编写教材了!

  “那李大人对此有何建议方向,我等应当如何开始,才不会辜负陛下对我等的期待?”

  翰林们纷纷看向李翰林。

  他年纪大,在翰林院最有威望。

  这只是原因之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官员嘛!

  无论做什么事,其实都下意识想要找个人顶在前面。

  出了事也能帮他们背锅。

  李翰林明显就是个这个人选!

  而李翰林自己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并未推脱。

  “本官的确有些想法,你们应当也知道,京城如今有四家书院。这四家书院的山长,都是学识渊博之辈,且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本官觉得,或许咱们也可以去找相熟的人去取经,借鉴一些经验。”

  李翰林淡然的说道。

  刚好,他与文修书院的方文修,就是好友关系。

  借助着一层关系,找方文修帮忙出出主意,甚至是帮忙编写教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大不了到时候有好处,也可以分其一份。

  陛下开出的好处,相信没有文人可以拒绝!

  “李大人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个好方向。我建议,咱们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教材的编纂工作。

  下一届科举,陛下应当也希望学子们能用上咱们编纂的教材,有更多的学子可以高中!”

  有人建议到。

  其他人纷纷响应。

  华国不像是前朝,每一次限制科举考试通过的人数。

  华国其实是不限制科举人数的,或者说,不限制考中的人数。

  只要能达到分数标准,那么所有人其实都可以通过,都可以当官。

  问题是,之前的科举,能满足分数的人着实不多。

  根本无法满足朝廷的需求,这才导致朝廷至今还呈现出缺人的状态。

  且这个办法在朝中,短时间内看起来都无法解决。

  这一届科举,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人顺利考中,又能否弥补目前朝廷缺人的问题。

  李翰林下值后,便约了好友方文修一起到酒楼中小聚。

  毕竟有事相求,需要正式一点。

  方文修得到消息也算是受宠若惊,没想到李翰林竟然会主动约他!

  这倒是一个好机会。

  “李兄,好久不见啊!”

  “方兄,快请坐吧。”

  两人寒暄了一番后。

  方文修便率先开口:“就算李兄今日不约我,这几日我也打算约李兄出来好好聊聊。”

  “哦?那真的是巧了!此番我也是有事相求,不如方兄先听听我的事儿?”

  李翰林笑着问道。

  毕竟是多年的好友,哪怕方文修还没有说出他的目的,李翰林却已经有种不能让他说出来的感觉。

  似乎这话一旦说出来,有些事就不可逆转了。

  “那李兄便先说吧。”

  方文修想了想,他的事也没那么着急。

  李翰林人都已经在这了,难道还能半路突然跑了不成?

  “方兄既然是办书院的,想必对于教育学生这方面也算是很有经验。为兄最近打算写一本关于教育学生科举的教导书,不过此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希望你能提供一些帮助和见解。”

  “李兄,你这是……难道你想辞官?”

  方文修表示不能理解。

  作为朝廷官员,且是翰林院的官员。

  李翰林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方向和任务才对,怎么会突然搞起这些和他平日工作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呢?

  “实不相瞒,这其实是陛下给我们翰林院下达的一项任务。”

  李翰林干脆说道。

  方文修很是诧异:“陛下交代李兄做的?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他是真心觉得,让翰林院的人编撰什么教材,就是故意为难人。

  术业有专攻。

  这个道理陛下不可能不懂。

  难道是因为他们最近做的事情,让陛下对天下文人不满?

  但又无法直接针对所有的文人,所以才拿翰林院来开刀?

  “话也不能这么说。”

  李翰林摇头,表示不赞同。

  过去他的想法和方文修差不多,都是觉得陛下的新律法和很多规定,都不符合心中的预期。

  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是通过上一次与陛下近距离的接触后。

  李翰林突然意识到,他对陛下的很多想法,其实都是错误的认知。

  对陛下的了解更是来源于一些传闻和小道消息,而并非事实。

  “陛下这么做也是为了让天下读书人能更轻松地走上科举的道路。像当初你我读书的时候,如果能有一本精确的书籍,想必也能少走很多的弯路。”

  “李兄,怎么连你也这样?”

  方文修有种被人背叛的感觉。

  听到李翰林说话的语气,句句似乎都是在夸赞陛下,理解陛下。

  他觉得自己原本的诉求,恐怕无法得偿所愿了!

  李翰林认真地说道:“我只是最近有幸见了陛下一面,得知了陛下真实的想法。觉得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推广,并且应该让所有文人为之付出终生努力的事。”

  方文修:“……”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李翰林吗?

  怎么感觉好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李兄,陛下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为陛下说好话?若是换成从前的你,可绝对说不出这种话来。”

  方文修还是不能接受李翰林的改变。

  李翰林叹息一声:“方兄,或许过去,咱们对于陛下都存在一些误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