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虐哭商业大佬,很合理吧?

第14章 私人网络空间

  是夜。

  罗诚没去网吧,吃过陈嫂子做的晚饭就钻进分派给自己的客房内继续干活。

  先把下午被藤讯公司一行人耽误的魅族手机品牌规划PPT做出来,然后再做一份QQ空间盈利模式的PPT。

  下午谈崩了。

  他从对赌协议里找到七个坑,小马哥只同意修改其中六个,那条类似敬业协议的条款说什么都不肯退让。

  没惯着!

  喝完咖啡他礼貌地告辞,态度非常坚决——爷不会被你的霸王条款绑死。

  现在做这份PPT,也是突然萌发的想法:其实QQ空间的盈利模式可以单独拿出来当成互联网项目来经营,足以支撑起一家国际互联网巨头的体量。

  脸书不就是这么起来的吗?

  他可以换个类似“私人网络空间”之类的名字,当成国内版脸书来运营。

  投入成本也不高,至少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完全可以做到风靡国内外各大高校,让互联网的头一批用户为之疯狂。

  嗯,对互联网最热情的群体是学生。

  只要瞄准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项目就没有失败的道理。

  来钱也非常猛。

  学生党在任何时候都是消费能力超级强的群体,无论是直接打造收费项目还是通过植入广告收费,他都能保证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拥有重生的优势,只要思路打开,赚钱这种事不要太简单。

  此外,今天的一万二他感觉花得很值。

  2002年的MAC型号叫做ibook G4,除了略显笨重之外上手的触感挺好,肉疼的感觉少多了。

  吃晚饭时没见陈祥林。

  他也没惊讶,毕竟眼下需要老陈干的活太多,忙到没时间吃饭基本上是正常状态。

  等忙过这阵保密等级较高的时期,魅族科技公司招揽到了足够的人手,估计就能稍微悠闲点做生意。

  “怎么办,这小子态度很坚决!”

  办公室内。

  藤讯四大创始人面面相觑,气氛略显沉闷,小马哥叹了口气主动打破沉默。

  他也没想到,面对藤讯公司15%的股份诱惑那个臭小子居然能无动于衷,拍拍屁股走得干净利索。

  让他竟来不及挽留。

  这就尴尬了。

  曾李青咧嘴笑了笑:“我感觉这小子像个搞技术的,行事风格有种生硬的执拗感,不像那些营销骗子那么滑头。所以……他很可能真的掌握着某种非常适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就一面之缘,聊起来只能聊感觉,聊直觉。

  谁能知道现在的小孩脑袋里都装着些什么样的奇思妙想?

  突然间,有种老了的既视感。

  “这小子傲气比较重。”张之东咬着嘴唇回忆在咖啡厅里短暂的记忆:“在讨论协议条款之前比较好说话,当他确定禁止跟其他互联网企业接触的条款后态度就很坚决,好像多说一个字都亏钱的样子。”

  平时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徐晨华也推着镜片开口:“我觉得小罗同学表现出来的气质更像很有底气的样子,应该是真的掌握着某种适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而且,这种盈利模式很可能脱离了我们的QQ也能独立运营。”

  有点后悔!

  小马哥表情认真地倾听着三个合伙人的发言,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什么。

  但,那个竞业条款他真不想删。

  如果那小子手里真掌握着某种适合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有竞业条款限制的情况下,藤讯公司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即便那小子是在装模作样,签署了这样的条款他也能放心点,多尝试几次对方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企业是新兴产业。

  眼下,除了主做网游的互联网企业,其他企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在探索的过程中支付点代价也在情理之中。

  却一定要保证这种盈利模式的唯一性。

  他想了想,猛然挥手:“算了,先晾这小子一个月,如果我们赶在他开学之前还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就可以考虑删除条款签署协议。如果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就没必要继续稀释本来就少的股份了。”

  就算罗诚脑袋里的盈利模式真的有用,不签署对赌协议,藤讯供公司就不会亏本。

  先手优势而已。

  只要QQ的注册量继续膨胀下去就是最大的先手优势,无论互联网产业冒出什么样的先手优势,凭借QQ庞大的用户群都能随时追上来。

  甚至实现后来居上,彻底反超。

  “太可惜了,我看好这小子的聪明劲儿。”

  “折腾了好几天,这就要放弃了吗?”

  “其实,按照那个罗诚的要求删除竞业条款,我们签署这个对赌协议也不亏本,马总再考虑考虑。”

  三人反应各不相同。

  但,或多或少都对放弃跟罗诚之间的合作表示惋惜,如果一个月内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那这两年不是白活了?

  有那个本事,早就拿出合适的盈利模式了。

  小孩子脑子活络,想到的办法或许远超成年人的想象,如果想法不成熟,还有大家帮忙不是?

  “是我太大意上了这小子的套。”

  在合伙人面前小马哥笑得坦坦荡荡:“主要是这小子扔出来的诱饵太香,我没忍住,这才惹出一堆破事。”

  “就在刚才,我突然想明白了。”

  “咱们眼下的大势不是什么盈利模式,也不是什么融资机会,而是继续抓紧时间迅速扩大注册量。”

  “目前QQ的注册量以每天八万左右的规模上涨,看上去繁花似锦,前途无限美好。”

  “可是,为什么没人愿意接盘QQ呢?”

  “不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肯定不是这样。”

  “有庞大的拥护群托底,盈利模式这种事只要我们多次尝试几种方案总能从用户口袋里掏出钱来,区别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一个高中生能想到的问题,那些商业大佬怎么会想不到?”

  “所以,我认为没人接盘QQ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QQ的注册用户规模还不够大。”

  “眼下只有三百万注册用户而已。”

  “假如,注册用户膨胀到五百万、八百万、两千万,乃至一个亿呢?”

  “当我们拥有一个亿注册用户的时候,即便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难道还找不到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