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二劫难
“风玄在此恭迎各位。”
风玄左手一挥,青山宗的护宗大阵光亮平淡下来,众云船齐齐驶入青山宗中。
“真强!”秦若鸿面色带着激动:“金丹破茧,铸成元婴,这境界变化真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说,筑基期圆满可以和结丹期斗上一斗,那元婴和结丹之间的差距,可就是根本性的差距。
元婴乃是固态金丹吸引天地灵气重组而成。
是有精纯灵力与神识凝聚而成的能量体。
瞬移,踏空只是基础,更可以可脱离肉身夺舍他人,除非被彻底灭杀,否则几乎不死。
元婴修士,还可炼化灵脉,将整座山脉的灵气据为己有。
对于宗门而言,多一位元婴老祖,意味着战力绝对的提升。
用通俗的话讲,元婴期是修仙者的“成人礼”,标志着彻底脱离凡俗,踏入长生久视的门槛。
这一境界的修士既是宗门的守护神,也是修仙界的搅动风云者。
每一次突破都会引发天地异象,每一次争斗都可能改变势力格局。
“元婴之后,方知天地规则,方知万物刍狗。“齐尘抬着眸子,跟着秦若鸿加快脚步。
进了灵门,脚下的皑雪白头丝毫不能掩盖现在青山宗山上的热闹喧天。
大殿之上,洪溪与慕晚两位元婴老祖站在风玄身后。
将舞台留给风玄。
台下,众宗门修士神情肃穆。
“一门三元婴。”一元婴老祖赞叹道:“四十岁就元婴,看来,魔渊有法子了。”
风玄先手拱手,随后开口道:“此身能证元婴,全赖洪老祖与慕老祖二位师父的引导,以及诸位道友当年共抗魔渊时舍生取义。“
声落处,仙鹤齐鸣,祥光不散。
“我师父真谦虚。”刘恒春挤了过来,将手搭在齐尘肩膀上:“大哥,昨晚上那景象,真的太震撼了。”
“嗯,我见着了。”齐尘点点头,又将目光投了出去。
慕晚慢慢走上前来,神色严肃道:“如今,我青山宗第三位元婴老祖出现,这是我青山宗的幸运。
亦是炀国修真界的幸运。魔渊仍横亘,但我们诸位元婴日渐老去。
只愿,风玄风老祖能够有机会破解魔渊,打破炀国禁锢。”
接下来,就是各个宗门的祝贺,广场世上喧闹一团。
齐尘手中拿着红色礼物,慢步走到风玄身前。
“风老祖。”齐尘微微拱手。
“齐师。”风玄还礼。
两个年纪一样的人,面对面站着。
“恭喜突破元婴。”
“多谢。”风玄将手搭在齐尘身上,到元婴之后,神识凝练,不仅能杀人。
也能探索别人心神,风玄能够感觉到,齐尘高兴的情绪下,藏着失落。
“这是我的一点薄礼,比不得这些元婴老祖送的天材地宝。
青稞酒,有机会尝尝。”
“好。”风玄笑了笑,道:“大道之上,我等你作伴。”
两个男人相视一笑,齐尘拱手,又汇入人群之中。
眼见着,风玄意气风发,被各宗门修士拥簇。
眼见着,秦肆意露出罕见的羞怯,走上前去,递过一柄长剑。
“谁家歌发宴上,嘹亮。”
“此意正悠悠。”
齐尘嘴角微笑着,慢步下山。
庚金印记化作金丹之后,所需要的灵气就特别大,这段时间来的香火供奉,还远远喂不饱金丹。
更莫说腾出更多的灵气去压制其他的属性,凝气看起来还遥遥无期。
但总归有了稳定的灵气来源,只要等三品灵药炼制成功,再搭配日日吐纳修炼。
应该有可能凝气成功。
只是,到时候,也许已经到应劫的时候了。
第二劫说是很远,但对于修士而言,只是转眼一瞬。
“齐小友。”身后一个声音叫住了自己。
十来个阶梯之上,灵门面前,洪溪正眯着眼睛看着自己。
“这么着急就走了,不喝点?”洪溪一步踏出,来到齐尘身边。
轻轻一挥手,附近几个阶梯积雪一扫而空。
“坐。”洪溪先坐了下来,提起酒葫芦举在空中看着齐尘。
齐尘微微一笑,坐了下来,也拿出葫芦,与洪溪干杯。
“心头不好受?”洪溪斜眼笑着:“你们一个年纪,人家元婴你等劫难,是我我也不好受。”
“确实不好受。”齐尘淡淡说着,语气中却是无奈:“生来不同,我也尽力了。”
“看来你不需要我劝。”洪溪笑了:“其实我就是来告诉你,我要闭关了,如今风玄突破元婴,我青山宗日趋壮大。
我也可安心闭关,短则十数年,长则百年。
闭关之前,送你一样东西。”
洪溪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用草编制的娃娃,递给齐尘。
“这是....”
“血脉傀儡编。”洪溪正色道:“若是血脉劫,说不定你的血脉会崩坏。”
“这东西是我年轻时候在尸山中得到的,那时候我不过金丹,渡劫的时候可就靠他。
才护住了我血脉不散,今日送你。”
洪溪站起身来,长叹一口气,道:“小友,来日再见。”
“来日再见。”齐尘捧着血脉傀儡编深深鞠躬,再抬起头,天地间只剩一串笑声。
齐尘看着脚下的阶梯,一步踏出。
....
“慢点。”齐尘叮嘱道。
“齐爷,这青山宗下山怎么这么难。”
齐尘望着旁边健壮的小伙子,道:“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
“你第一次送菜,久了便习惯了。”
“小江儿,你说明儿你和你父亲要去东巷的李晴家提亲?”
“对啊,父亲说今晚要请您吃饭呢。”
齐尘抚摸着发白的胡须,眯着眼笑着:“这种事情你们自己去不就行了。”
“那不一样,炀国四百八十齐师庙,谁不知道齐师是谁?”
“您去说肯定能成。”
“好,我去。”
齐尘看着脚下的阶梯,十年前自己和洪溪坐在这里。
而今十年过去,囡囡二姐弟已经达到筑基后期。
就连汪逐末都快筑基了。
洪老祖还没有出关。
再过半年,第二劫难就快到了。
慢悠悠的走下山来,院子里面,赵希佝偻着身子坐在晾晒的药材面前。
“嘶~”赵希的口中响起咂摸声。
“眼睛不好,偏要抬着头迎着太阳穿针。”齐尘嗔怪着,走上前去将针线接了过来。
熟练的穿针引线。
“五十多了,心强得很。”
“慢些用剪刀,当心虎口剪到。”
齐尘坐到赵希身边,嘴里面虽然怪着,但还是帮赵希理着线子。
赵希抬头笑出皱纹:“你倒记得三年前我用剪子划破手,那时你还拿绣花帕给我包伤口。”
竹椅吱呀响动,她手上不停,脚边蜷着打盹的黄狗。
“集上遇见卖桂花糖的,你最爱这口。”齐尘停住动作,摸出个油纸包。
阳光穿过叶隙,在两人斑白的鬓角撒下金粉,像把漫长的岁月,都熬成了蜜。
“还有半年你就要应劫了,都准备好了吗。”赵希皱着眼睛嗔怒道:“没事儿就别往山上跑了。”
“小江儿认得路。”
“今晚说是要请我去吃饭,明天给李晴家说媒。”齐尘低头看着池塘里面的金鱼。
“就不用做饭了。”
“知道啦。”赵希笑着:“你以为我绣这红枕头是为谁啊。”
“就是为李晴绣的,时间过得真快,青梅竹马都到了成亲的时候了。”
“那可不,咱们都五十多了。”齐尘笑着,拔下并蒂驻颜花:“走了,给你炼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