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民俗从赶尸开始

第13章 老人洞

  “小子,刚刚那通往阴间的通道是怎么回事?你师父我可没有老眼昏花到分不清阴阳两界的地步。”

  在齐墨道谢神明收坛了以后,吴老狗感觉上前来询问自己的好徒儿又背着他干了什么好事。

  他吴老狗对于齐墨这个徒弟真的是又爱又无奈,爱的是自己这个徒弟,自收下了以后,就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操心的地方。

  《赶尸秘要》给了他,除了一些因为实践经验不够的地方不太清楚需要请教他以外,其他的问题都没见过他来请教,要是考齐墨,齐墨不仅能轻易说出来书里的内容,甚至还能有着他吴老狗都没有的见解,让他都颇有收获。

  他这义庄随便不是什么洞天福地,但好歹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在经过了他二十年的修改、布置,简直比一些小门小派的修炼环境还要好,但是这也不是齐墨修行一日千里的理由,要知道他当年在茅山的时候,修炼速度都没有齐墨这么快,更何况他只是还是他们那一代弟子之中名列前茅的存在。

  后来,他才知道齐墨有着祖师开的后门,可以接引一座三茅祖师手上的洞天福地里的灵气修炼,在悟性和灵气都充足的情况下,修炼速度又怎么可能不快!

  他也不知道祖师当初赐法了以后还有没有给齐墨额外的东西,但齐墨既然说是祖师给他的,他姑且相信。

  但是,齐墨这修着修着,怎么画风越来越往巫教那方面靠拢了?

  别以为他听不出来齐墨刚刚念的祷文是先秦楚地巫师歌颂神灵的祷文!

  他吴老狗在湘西的这二十年可不是白混的!

  张叔不语,只是一味地跟着吴老狗,但一双死人眼也透露着一丝好奇。

  夜宵就没有想那么多了,它对于人类修行界的了解仅限于从路过的赶尸匠口中得知,但是,这一部分赶尸匠对于修行界的了解基本就是一知半解,纯靠技术和经验吃饭,所以它对于修行界的弯弯道道根本就不清楚。

  “《玉女喜神术》,里面基本都是巫术。”

  齐墨就说了这一句,其他的没有多说,但是吴老狗已经明白了齐墨的意思。

  巫教和阴间有着很大的联系。

  虽然吴老狗没有想到三茅真君让齐墨背负茅山关于巫教的因果这一层,但是,他也明白,祖师既然给齐墨一本巫术大全,那么,大概就是要让齐墨走上巫师的道路。

  其实齐墨走上这条路,也能理解。

  因为齐墨不是茅山弟子,他不能传给齐墨当今的茅山道法,所以《赶尸秘要》里基本都是他在湘西还有周边收集的民间法脉和巫术传承,再加上祖师爷赐的《玉女喜神术》,要是齐墨没有走上巫道,那才叫不正常。

  可问题是,巫教在道门和佛门崛起后,被二者混合双打,式微无比,简直就是一艘黑船。

  哪怕现在的打击力度没有南北朝时期那么严重,但如果齐墨以后有望登临金丹,道门和佛门的人绝对不会允许巫教再多出一位金丹真人。

  也可以说,在齐墨金丹以前,他相对安全。

  “所以说,我一个茅山弃徒,竟有了个巫师入门,还真是,嗨,天意弄人!”

  吴老狗摇摇头,叹息道,话里虽是无奈,但是眼里却满是笑意和感慨,还有点跃跃欲试。

  虽然说他对三茅祖师爷很是尊重,也希望齐墨能进入茅山,但他想让齐墨进入茅山只是想让齐墨有个靠山,实在没有虽然遗憾,但也不强求。

  更何况,赶尸术本来就是一种巫术,对于齐墨走巫道,他可没那么不开明。

  但是,他对于给现在的茅山派添麻烦这种事,可是乐此不疲。

  当年那件事发生后,他怎么可能对茅山没有一丝怨言。

  茅山道术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和最初的茅山道术没有多大的联系了,在茅山道术的不断发展之中,茅山对于苗地黑巫术和白巫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再不断地去“巫”化。

  别说吴老狗了,就是让茅山掌教看了《玉女喜神术》的内容,估计都以为这就是一本巫术大全,跟他们茅山没有任何关系。

  以至于《玉女喜神术》在后世的茅山被流传为一门失传的绝技。

  ……

  “二哥,义庄那边来信了!怎么办,我们要去把大哥接回来吗?”

  一座吊脚楼的二口,一个戴着白色头巾的光头小伙朝背对着他的另一个男人焦急地问道。

  “你怕什么!大哥已经死了,死人哪里能管得上我们活人做的事!”

  另一个男人转过身,恨铁不成钢地敲了弟弟的头,对弟弟满满的嫌弃。

  自己这个弟弟,敢做不敢当,当初既然选择了做这件事,就不要怕揭穿,而且大哥都已经死了,那个老不死就没人没人管了,他怕什么!

  而且这种事又不是只有他们一家做,很多人家都是这样子,只不过他们没有通知大哥罢了。

  在太平镇,有着这么一个落后的习俗,当家里的老人过了六十岁,不能干活了,就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那个洞就叫做“寄死窑”,又叫“老人洞”。

  通常是将年满60岁的老人送入窑洞中,家人会送三天的食物,之后就不再管顾,任由老人在黑暗中孤独等待死亡。

  老人去世后,子女会将遗体取出进行第二次埋葬,而窑洞则留给下一个年满六十岁的老人使用。

  这种事其实都是穷人家偷偷摸摸、心照不宣地干,因为这种事毕竟不合适传统的孝道,要是被其他人发现了,是要戳脊梁骨的!

  而在西南地方,也有类似的习俗,不过他们叫“瓦罐坟”,他们是将老人活生生地关进一个像瓦罐一样的坟墓里,只留个洞口送饭,一天一顿饭,每送一顿饭就砌一块砖,等饭送不进去了,那就是老人的末日了。

  王刚的两个弟弟,就是在王刚不知情的情况下,活生生将老父亲送进了寄死窑里!

  “去,现在就去,吧大哥接回来,我就不信了,死人还能活过来报复我们不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