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剧透诸葛亮开始三兴炎汉

第30章 化敌为饵施妙计

  次日清晨。

  依旧是那间密室。

  刘备端坐于主位。

  与军师抵足而眠一夜,他眼中的疲惫消退不少,但眉宇间仍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天命昭昭,时不我待。

  诸葛亮手持羽扇,轻轻摇动,神色沉静,仿佛万千沟壑已藏于胸中。

  法正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那双锐利的眼睛微眯着,显然大脑正在飞速运转。

  黄忠挺直了腰杆,花白的须发下,是老将独有的,仿佛能燃烧一切的战意。

  赵云则如同一座沉默的山峦,稳重如初。

  田信坐在末位,悄然调整着呼吸。

  他的脑中,正快速闪过无数后世对襄樊之战的分析、复盘,以及那些经典的以弱胜强、攻心为上的战例。

  一个模糊的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刘备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不高。

  “诸位。”

  “昨日天机已泄,前路虽布满荆棘,却也并非无迹可循。”

  “今日,我等便要议出一个万全之策。”

  “如何力挽狂澜,保全荆州!”

  “如何护我二弟云长周全!”

  “更要以此为跳板,以此为根基,图谋中原,光复我煌煌大汉!”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到了田信身上。

  田信知道,该他了。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先对着刘备与诸葛亮微微躬身,而后转向众人。

  “主公,军师,各位将军。”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欲救荆州,必先深知其为何而失。”

  “依信浅见,关将军北伐,诚然有天时襄助,汉水暴涨,方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然,成也天时,困亦天时。”

  “其一,过于依赖汉水天险。一旦洪水退去,攻坚便会立刻陷入僵局。樊城城防坚固,守将曹仁、满宠皆是曹魏宿将,绝非庸才。旷日持久,久攻不下,则我军锐气必将受挫。”

  “其二,便是那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之后,所俘虏的曹军降卒,多达三万余众!”

  田信稍稍停顿,加重了语气,让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这三万俘虏,非但未能转化为我军可以利用的力量,反而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后勤负担,更牵制了我军大量本就宝贵的兵力!”

  “要派兵看押他们,要消耗粮草喂饱他们,更要时刻提防他们哗变暴动!”

  “这一切,都极大地消耗了关将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与粮秣储备。”

  “最终导致荆州后方空虚,给了江东那群背信弃义的鼠辈可乘之机!”

  他环视一周,敏锐地捕捉到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深思与认同的神色,赵云和黄忠亦是若有所悟地点头。

  “故而,信有一策,或可解此困局,甚至化被动为主动。”

  “此策,信称之为——攻心为上,疲敌内耗!”

  “攻心为上,疲敌内耗?”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充满了好奇,示意田信继续说下去。

  “正是。”

  田信的声音带着自信。

  “针对那三万,乃至将来可能更多的曹军俘虏。”

  “我们完全不必效仿过去的笨办法,将他们全部押解回后方,白白增加运输和看管的负担。”

  “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每日,从这些俘虏中,挑选出那些嗓门洪亮、略有口才的士卒。”

  “让他们对着所有俘虏,高声宣讲主公的仁德之名,宣讲我大汉军队不杀汉人的大义,更要着重强调……他们远方的家中,尚有父母妻儿,正日夜盼着他们平安归家团聚!”

  “与此同时,设立一个简单的,姑且称之为归乡竞赛。”

  “每日,最先能熟练背诵我军的仁义口号,并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宣誓,此生绝不再与我大汉为敌,一心只想解甲归田者。”

  “取前一千名。”

  “验明无误后,发放少量,但足够支撑他们返回家乡的路费与干粮,准许他们……”

  田信顿了顿,说出了关键。

  “向南离去。”

  “向南?!”

  法正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田信的意图,但他眼中闪过一丝考较,故意皱眉反驳。

  “德远此言差矣!”

  “向南而去,那岂不是正对着襄阳守将吕常的方向?”

  “此举,与纵敌归山何异?!若是这些人被吕常重新收编,武装起来,岂不是我们亲手资助了敌人?!”

  田信似乎早料到此问,迎着法正的目光,从容不迫地笑了笑。

  “孝直先生所虑,确是兵家常理。”

  “然,兵者,诡道也。更需洞察人心,方能出奇制胜。”

  “试问先生,一群刚刚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斗志彻底崩溃,只想回家的溃兵,就算被强行塞回军营,重新发给他们兵器,他们还有胆量,还有心思再上战场吗?”

  “恐怕,他们脑子里想的,只有如何能活下去,如何能尽快逃离襄阳这座随时可能变成坟墓的孤城。”

  田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带着一丝智珠在握的从容。

  “这些人,与其说是还能作战的兵,不如说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一颗颗惶惶不安、随时可能爆炸的心。”

  “将他们放入襄阳城,非但不能增强吕常的守备力量,反而会立刻成为他巨大的,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三万张嘴要吃饭,会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襄阳城内本就不可能充裕的粮草储备。”

  “三万个惊魂未定、随时可能崩溃的人挤在狭小的城池里,会极大地加剧守军的管理难度,更容易在城内散播恐慌、绝望和失败的情绪!”

  “他们,将成为插入襄阳心脏的一根毒刺!一个巨大的,随时可能引爆的不稳定因素!”

  田信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令人信服的蛊惑力。

  “此举虽需细致筹划,挑选、宣讲、甄别、发放路费皆不可疏忽。”

  “然相较于长期看押三万俘虏之巨大消耗,或强攻襄阳之惨重伤亡,已是极具效益之策。”

  “只需稳步推进,持续月余,每日向襄阳输送千名‘归心似箭’之卒……”

  “便足以让城内的吕常焦头烂额,疲于应付!足以让襄阳城内人心浮动,矛盾滋生,最终不战自乱!”

  法正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他看着田信,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彩。

  赵云一直紧绷的脸庞也露出了释然的微笑,重重地点了点头,看向田信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黄忠抚着花白的胡须,眼中精光闪烁,瓮声瓮气地赞道:

  “此计大妙!不费一兵一卒,却胜似千军万马!”

  诸葛亮羽扇轻摇,嘴角噙着一抹智者间心领神会的赞许微笑,轻轻颔首:

  “德远此策,深谙虚实之道,洞察人心之微,确为上策。”

  刘备沉吟道:

  “德远此计,确有石破天惊之效。”

  “然则,如何确保这些降卒必入襄阳,而非四散奔逃,为祸乡里?”

  “又如何防备吕常狗急跳墙,紧闭城门,拒不接纳,甚至将降卒屠戮于城外示众?”

  田信再答:

  “回主公,人心可用。降卒归家心切,我军可预设几条通往襄阳方向的归乡之路,沿途设少量补给点以为诱导。”

  “再遣赵将军麾下少量精骑于侧翼护送,名为保护,实则监视并引导其流向。”

  “如此,大部分降卒为求生路,必循我军所示方向。”

  “至于吕常,其若拒不开门,三万思归降卒滞留城外,日夜喧哗呼号,对我军而言,便是兵不血刃的攻心利器,更能动摇襄阳守军之心。”

  “若其悍然杀降,则正中我军下怀,我军便可大肆宣扬其残暴不仁,尽收天下人心,使其军心民心尽失,襄阳不攻自破矣!”

  田信继续说道,声音变得更加有力。

  “而在我们用这些归乡者不断扰乱襄阳心防的同时。”

  “关将军则可集中手中所有最精锐的兵力,彻底摒弃对襄阳方向的佯攻和兵力牵制!”

  “将所有力量,凝聚于一点!”

  “全力猛攻樊城!”

  “集中优势兵力,攻其必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