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成员与新希望
将苏媚和三个饱受饥寒与惊吓的孩子安全带回“火种”基地,过程远比林枫预想的要复杂和揪心。最大的男孩石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之前的紧张对抗,在进入“开拓者”号后不久就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小女孩芽芽则一直处于极度恐惧中,紧紧抱着苏媚不肯松手,眼神空洞;而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小宝,更是出现了严重的低体温和脱水症状,呼吸微弱,情况危急。
苏媚虽然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但在缺乏最基本药物、设备和无菌环境的条件下,她所能做的极其有限,只能凭借一些残留的急救知识和本能进行基础处理,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无力。“开拓者”号宽敞的后舱被林枫迅速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ICU病房,他启动了“哨兵”动力甲上携带的便携式多功能医疗扫描仪(这原本是为他自己设计的战场急救模块),对孩子们进行了快速生命体征扫描和数据分析,并根据扫描结果,利用车载的应急医疗箱,给他们注射了仅存的少量营养液和抗生素,暂时稳定住了最危险的状况。
回程的路途,仿佛比来时更加漫长。林枫将突击车的速度开到了安全极限,同时不断通过内部通讯安抚着情绪几近崩溃的苏媚。当厚重的、隔绝一切的合金闸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将外面冰冷刺骨的风雪和潜藏的危险彻底挡在另一个世界时;当温暖、洁净、光线柔和、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基地内部景象展现在眼前时;当看到那片在人造阳光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农业区时——苏媚和两个稍大的孩子都彻底惊呆了,仿佛一步踏入了只存在于末日前传说中的伊甸园。
尤其是石头和芽芽,他们出生在末世之后,从未见过如此干净、明亮、安全的地方,更别提那片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绿色”了。对他们而言,灰色、白色和偶尔出现的暗红色(血液或锈迹),才是构成世界的底色。
“这里……这里是……天堂吗?”年纪最大的石头,在短暂的失神后,用带着怯懦和难以置信的童音,喃喃地问。他的目光在那些闪烁着指示灯的控制面板、缓慢旋转的空气净化器、以及头顶模拟蓝天的穹顶之间流转。
林枫看着他们眼中那混杂着震惊、恐惧、好奇以及一丝小心翼翼的希冀的复杂神色,心中某个被坚冰覆盖已久的角落,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触碰了一下,传来一阵微麻的暖意。他摘下头盔,露出了那张因为长期缺乏阳光而显得有些苍白、但轮廓分明的脸,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柔和一些:“这里不是天堂。这里是‘火种’基地,我的家。从现在起,也是你们……临时的家。”
四个新成员的意外到来,给这个原本只有林枫和一个冰冷AI“穹顶”构成的、死寂如同陵墓的地下基地,注入了久违的、鲜活的生命气息。但也立刻带来了诸多现实的问题。食物和水的储备需要重新精确计算并进行配给;有限的生活空间需要重新规划调整;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处理突然闯入的“他人”带来的心理冲击。林枫将原本作为备用物资仓库和实验室的一个独立区域,迅速清理、改造,分隔成了几个临时的、但干净舒适的卧室,供苏媚和孩子们暂时居住。
苏媚很快便从最初的震惊和不安中恢复过来,展现出了她作为一名专业医生的冷静和素养。在林枫开放了基地医疗模块(虽然是为了单人使用设计,但基础的诊断、分析和药物合成设备还算齐全)的权限后,她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对孩子们的救治中。她熟练地操作着那些对她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先进设备,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精准地诊断出孩子们除了营养不良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呼吸道感染和维生素缺乏症。她利用基地有限的医疗资源,有条不紊地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开始耐心地调理他们的身体。她处理伤口时的细致、观察病情时的专注、以及对待孩子们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柔和耐心,让一旁默默观察和提供技术支持的林枫,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钦佩,甚至……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触动。
更让林枫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苏媚在孩子们病情稳定后,对那个占据了基地核心区域的生态农业区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她不再仅仅是惊叹于眼前的绿色奇迹,而是开始以一个专业人士(灾变前她除了是儿科医生,还辅修过生物学)的眼光,仔细观察水培和气培系统的运作模式、作物的生长状态、营养液的成分配比。几天后,她主动找到了正在维护设备的林枫,提出了一些极具建设性的建议。
“林枫,你的这个生态系统简直是个奇迹,它维持了你的生命。”苏媚的语气带着由衷的赞叹,但随即话锋一转,“但是,从长期健康和医疗角度来看,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些改进。比如,增加一些必需微量元素的补充,调整某些作物的种植比例以优化营养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开辟一小块区域,专门用来种植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她看着林枫,眼神认真:“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培养一些能产生天然抗生素的真菌菌株,种植一些像金银花、板蓝根这样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功效的草药,或者是一些富含特定维生素、能够缓解坏血病等末世常见病的植物。这对孩子们的长期恢复,以及我们所有人未来的健康保障,都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永远依赖那些库存有限、总有一天会耗尽的合成药物。”
林枫被苏媚的专业、远见和那份即使身处末世也未曾磨灭的医者仁心所打动。他几乎没有犹豫就采纳了她的建议。两人开始一起动手,在原本用于实验新品种的第三层区域,仔细规划、隔离出了一小块专门的“药圃”。苏媚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植物学和药理学知识(有些是灾变后在废墟图书馆里自学的),指导林枫如何从基地储存的庞大种子库(林枫末日前收集了大量农作物和植物种子)中筛选出合适的品种,如何模拟它们所需的原生环境(光照、湿度、土壤介质),如何精确调配特殊的营养液。
当第一株经过精心培育的、用于提取抗生素的青霉菌菌丝在培养皿中蔓延开来,当第一棵金银花幼苗在模拟阳光下颤巍巍地伸出嫩芽时,林枫看着苏媚脸上露出的那种专注而欣慰的笑容,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冰冷的钢铁堡垒,似乎因为这些新生命的加入,因为眼前这个女人的存在,而多了一层名为“希望”的、温暖的底色。基地的意义,似乎不再仅仅是复仇的工具和冰冷的避难所,而开始朝着一个真正的“家”演变。
基地的“种田”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林枫原本只追求最高效率和最大产量,一切以维系基本生存为目标。现在,在苏媚的影响和建议下,他开始更多地考虑营养均衡、物种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他甚至动用了基地那台精密的小型基因编辑设备(原本是为极端环境下的作物抗性改良准备的),在苏媚的协助下,开始尝试编辑和培育一种更能适应基地封闭环境、产蛋率更高、饲料转化率更优的小型耐寒鹌鹑。
当第一只毛茸茸、只有拇指大小的小鹌鹑,在孵化箱温暖的光线下,用稚嫩的喙啄破蛋壳,发出第一声细弱的啾鸣时,一直围在旁边观看的石头和芽芽,爆发出了末世以来最纯粹、最响亮的兴奋欢呼。连一直沉默寡言、眼神空洞的芽芽,脸上也绽放出了一丝极其罕见的、如同冰雪初融般的笑容。看着这一幕,看着苏媚眼中闪烁的温柔光芒,连林枫自己,这个习惯了用冰冷和理智包裹内心的男人,也难得地,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弯起了一个真实的、带着暖意的弧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同的生活、协作和彼此依赖,让林枫和苏媚之间的关系,在一种微妙而自然的氛围中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基地的主人和被收留者,或者单纯的技术合作者。他们会一起维护日益复杂的基地系统(苏媚学习能力很强,很快掌握了部分设备的操作),一起在灯下讨论生态农业区的改良方案,一起轮流照看三个逐渐恢复健康、也日益活泼起来的孩子。在孩子们睡去后的深夜,他们偶尔会坐在控制室的舷窗前,看着外面永恒的风雪(通过外部摄像头),低声交谈,分享一些关于末世前的模糊记忆,对渺茫未来的担忧,以及……彼此内心深处隐藏的伤痛和秘密。
苏媚的温柔、坚韧、乐观(即使在绝境中她也总能找到一线希望),像一缕和煦的阳光,一点点地渗透、融化着林枫心中那块因为仇恨、愧疚和三年孤独而冻结成的、厚重而坚硬的冰层。她能敏锐地察觉到林枫隐藏在冷硬外表下的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但她从不刻意追问,只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予他默默的陪伴、倾听和支持。她会在他因为噩梦惊醒、独自坐在控制台前发呆时,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用基地种植的草药泡制的安神茶;她会在他因为过度工作而疲惫不堪时,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他去休息;她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细心地照料他身上那些因常年劳累和旧伤积累下的病痛。
林枫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甚至开始依赖苏媚的存在。她的声音,她忙碌时专注的侧影,她偶尔露出的、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暖的笑容,甚至她身上那股淡淡的、混合着草药和消毒水的气息,都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奢侈的安心和宁静。他开始不自觉地和她分享更多关于基地设计的深层理念,关于“穹顶”AI的运作逻辑,甚至在某一次情绪特别低落时,极其罕见地、断断续续地提及了凌雪——那个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上、既是甜蜜回忆也是无尽痛苦源头的名字。
苏媚没有打断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他对面,耐心地倾听着,眼神中充满了理解、同情,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淡淡的哀伤。当林枫声音嘶哑地讲述完那段改变了他一生的背叛与失去后,她沉默了很久,才轻声开口,声音温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林枫,过去发生的事,我们谁也无法改变,它就像我们身上无法痊愈的伤疤。背负着它前行,很痛,很难。”她看着林枫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但是,活着的人,终究要向前看。仇恨或许能给你活下去的动力,但它也会像毒药一样,慢慢侵蚀你的灵魂,让你变成你最恨的那种人。你救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家,一个在末日里能看到绿色、听到笑声的地方。这份责任,这份守护新生的希望,或许……比单纯的复仇,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林 povol沉默了。苏媚的话,像一把钥匙,插入了他心中某个尘封已久的角落,让他第一次开始真正审视自己这三年来唯一的执念。他看着医疗舱里安睡的婴儿小宝那纯净无暇的脸庞,看着石头和芽芽正趴在生态区的玻璃墙上、好奇地观察着那些新孵化的小鹌鹑,看着基地在苏媚到来后,一点点变得不再像个冰冷的机器、而更像一个有温度、有生活气息的“家”……他内心那股熊熊燃烧了三年的复仇火焰,似乎第一次,不再那么灼热、那么理所当然了。
或许,苏媚是对的。或许,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和新生,比沉溺于过去的黑暗,更有价值。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给他太多时间去适应这种内心的转变。平静(相对而言)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那个如同梦魇般盘踞在他心头的巨大阴影,终究还是以一种他最不愿意见到的方式,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