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挟曹操以令天子

第38章 五岁杨修(求月票)

  “前面便是后土祠了。”

  林晦、关羽、朱墨三人各自骑着马,来到了汾河边上。

  “后土祠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便是历代大汉帝王祭祀之所。”

  关羽看着远处的建筑,语气有些伤感,“光武帝祭祀后,再无帝王亲临后土祠。”

  光武帝便是刘秀,东汉第一位皇帝。

  东汉承袭西汉礼制,将后土祠视为“皇天后土”信仰的核心,是与天坛并列的祭祀圣地。

  后土神在道教体系中被称为“大地之母”,掌管阴阳万物,东汉末年道教逐渐兴起,后土祠的宗教功能也进一步强化,成为民间祈求丰收、平安的重要场所。

  “今天是什么日子,好生热闹。”

  后土祠大门洞开,不少百姓进进出出,脸上都带着轻松愉快。

  大门路两旁,有商贩叫卖吃食、用品,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上好的草鞋,各位过来看一看!”

  “刚杀的猪肉,新鲜着呢,再不买就没啦!”

  “上好的栗饼,一块两钱,好吃又便宜喽!”

  望着这一幕熟悉的热闹声,关羽忍不住开口道:

  “这商贩怎靠后土祠如此之近。

  以往我也曾在这里卖过枣,都是距离大门一里外才可摆摊。

  后土祠乃是皇室祭祀之所,不许百姓靠近。

  如今却是大变样了。”

  林晦笑道:“走,下去看看。”

  这是林晦穿越过来后,第一次逛集市。

  大多数小贩都是在地上铺上苇席,东西一摆,便开始叫卖。

  突然,一声哀嚎吸引了众人注意。

  “这袋黍米说好三斤,怎地回家一称才两斤半?”

  跛脚的老丈手里紧紧攥着一袋子黍米,双眼通红盯着黍贩。

  黍贩脸色一变,拿起手中的秤盘,冷声道:

  “老东西,我这秤可是请后土神开过光的,分毫不差,定然是你家灶王爷偷吃了半斤!”

  “你!你!”老丈被气的结结巴巴,“你现在再称一下,看看是不是三斤!”说着,老丈就要抢夺黍贩的秤砣。

  “老畜生!你要做什么!”

  黍贩右手一挥,老丈的左脸顿时肿胀起来,随即右脚狠狠一踢,直接将老丈踢倒在地。

  “求求你,给我把黍米补上吧,少一斤,孩子就要饿死了!”

  不知道是冤屈还是被黍贩踢疼了,老丈眼泪都流了出来,声音颤抖。

  可惜,旁边没有一个人敢上去。

  “各位都看到了,是这老东西故意闹事!非得说我这秤有问题,简直是找死。”

  关羽低声骂一声:“奸商!”

  正要上前,但又看到林晦没有动作,刚迈出的脚步硬生生收了回来。

  “大人,此事要不要管?”

  关羽忍住了冲动,问起了林晦的意见。

  “这秤或许真有问题。”

  林晦看黍贩的神态十分不自然,心中便明白他内心有鬼。

  正要上前,却听见一声清脆的声音:

  “一枚金饼重一斤,两块金饼重两斤。”

  人群中冒出一个小孩,看起来也就五岁大小。

  穿着丝绸锦缎,肤色极白,戴着总角之冠,走起路来却双手背后,虎行鹤步,老气横秋。

  “什么金饼?

  你是哪家的小孩,凑什么热闹!

  快走走走!

  拳脚无眼,一会打得你再也长不了个!”

  正所谓先敬罗衣再敬人。

  虽然是五岁小孩,但穿着华丽尊贵,一看背景就非同凡人。

  黍贩心中便有些打怵,不敢用手碰这华服小孩。

  这小孩全然不管黍贩说什么,自顾自掏出两块金饼,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看好了,两块金饼应该重两斤,看看这黍贩能秤多重。”

  小手随意把两块金饼放入秤盘中,提起秤杆一量,显示的却是两斤半!

  “两块金饼怎么重两斤半?卖黍的,你家秤有问题啊。”

  小孩直接指着黍贩的鼻子说道。

  周围人顿时炸开:

  “你这黍贩果然缺斤少两!”

  “我还以为是那老丈故意讹人,没想到是你这家伙不老实!”

  黍贩看到形势不对,恶从胆边生,直接把金饼抢入怀中,拿起秤杆朝小孩眼睛戳去!

  “小兔崽子,找死!看我不弄死你!”

  一旁林晦和关羽早已察觉不对,齐齐扑过去。

  “住手!”

  “贼子找死!”

  “修儿小心!”

  “快保护公子!”

  一时间,四声怒喝同时发出!

  林晦把小孩抱走,关羽直接把黍贩踢飞了三米远。

  一群带刀护卫晚了一步,尴尬的站在林晦和关羽中间,面面相觑。

  小孩脸色苍白,也被刚才的场面吓了一大跳。

  林晦没有理会周围的侍卫,放下小孩,让他站稳:

  “小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日后想要再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记得先保护好自己安全。”

  小孩深吸了一口气,把衣服褶皱弄平:

  “多谢相救,不过你救了我,你也赚大了,你信不信?”

  林晦倒吸一口凉气,这很难忍得住不骂一句,我信你个头。

  真想揍这小孩一顿,说话太欠了。

  “多谢公子救下吾儿,在下必有厚报!”一名看起来气度非凡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姗姗来迟,朝着林晦行了一礼。

  林晦回了一礼,正要说话,却见小孩挺直腰板,双手抱拳,学着大人模样:

  “在下姓杨名修,字德祖,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兄台?

  五岁小孩竟然称呼自己为兄台,林晦此刻内心有些复杂。

  这个名叫杨修的小孩,十分聪明,但是情商实在是太低。

  真不知道他爹是怎么教他的。

  若是以后还是这个性格,以后定然会吃亏。

  杨修……杨修……

  林晦双眼猛然一睁,不可思议看着杨修,试探性问道:

  “可是弘农杨氏的杨修?”

  杨修仰起头,脸上露出喜色:“嗯?你知道我,没想到我杨修名气竟如此之大!”

  一旁的男子一愣,有些惊讶为何林晦能够一眼猜中自己家世。

  “修儿不得无礼!”把自己儿子拉了过来,转头对林晦露出温润笑容:“在下弘农杨彪,犬子无状,让恩人见笑了。”

  “此处喧闹,不如恩人跟我往后土祠内一叙,里面安静许多。”

  林晦看了看关羽,“恭敬不如从命。”

  杨彪正要带着林晦和关羽离开,却看到杨修从黍贩手中拿回了自己的金饼:

  “爹,事情还没处理完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