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挟曹操以令天子

第96章 冢中枯骨罢了

  看到曹操尾眉上挑的犀利眼神,林晦心中暗道不妙,自己讲故事讲的太过入神,把曹操吓到了。

  “孟德兄,我自小便一直在河东,从未出过中条山脉,那一夜怎会在场?”

  曹操摇头笑了笑:“林兄当真是巧舌如簧,绘声绘色,若不是我亲身经历,我还以为当蹇硕叔父是林兄你棒杀的呢。”

  “无论如何,孟德兄不畏权贵,严守律法,这一点足以让天下人学习。”

  林晦神情严肃,再次举杯敬曹操。

  不管曹操历史上评价如何,单凭他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便足以说明,他对底层百姓是抱着同情心的。

  注重律法,不拘一格降人才,三次颁发不看门第,唯才是举的诏书。

  生平简朴,衣食住行都以俭为德。

  这几点上,曹操足以敬佩。

  虽然,曹操疑心过重,有不少其他的缺点。

  但人性本就复杂,能够对百姓好一点,足以。

  林晦这一番表态,可以听出来情真意切,真诚无比,不像是假装。

  曹操也不由坐直了身子,开口道:

  “还没请教,林兄字什么,在河东担任何职?”

  林晦随身的十个护卫,曹操一看,就能感受到十个人的精悍之处。

  军纪极为严格,虽然刚才大家嘻嘻哈哈,但是一旦嘻哈完,一个个坐的笔直,没有丝毫额外的声音发出。

  即便是洛阳禁军的姿容,也比不过这些人。

  曹操不由心中对于林晦升起了极大的兴趣。

  天底下,竟然有这样强悍的私兵?

  但是河东也没听说过哪一个世家大族以兵法为传世之经。

  “在下林晦,无字,河东盐监。”

  林晦不打算给自己取字。

  自己底下的盐兵们都没有字,自己装模做样取个字,又没什么意义。

  况且,自己也不打算混洛阳文化圈。

  有字无字,都是小事。

  “无字?”

  看着林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样子。

  曹操还是第一次见到比自己还要狂放的。

  一个小小盐监,怎么会有如此独立特性的气度?

  “林兄果然非同常人,河东盐利,占国之赋税一半,盐监之职虽位低,但却权重。林兄怎么能有机会来弘农游玩?”

  曹操没有直接问林晦身为盐监,来弘农做什么。

  而是说怎么有机会来弘农玩,不得不说,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林晦倒没有什么隐瞒的,目前自己和曹操没有什么直接利益冲突,直接以诚待人,也没什么。

  当即便说了自己要前往洛阳面圣谢恩之事。

  “原来是关内侯当面,曹操孟浪了。”

  关内侯的地位就比盐监要大得多了。

  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是阶级地位要高出不少。

  曹操这下更加重视林晦,当即开口道:

  “关内侯,非大功不能赐,林兄定然是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林晦摆摆手,“不足挂齿,倒是孟德兄,怎么来了弘农?”

  “不怕林兄耻笑,我如今是议郎身份,空有虚名,却对国无益。

  宦官当政,清流无用啊。”

  议郎隶属于光禄勋(九卿之一,主管宫廷侍卫、礼仪及顾问)

  参与朝廷重大政策讨论,对礼仪、律法、人事等提出建议。

  《后汉书·百官志》载:“议郎,无常职,顾问应对。

  议郎大多是士族担任,只有建议权,没有行政权。

  如今汉灵帝崇信宦官,打压士族。

  议郎身份就更是个摆设。

  曹操在朝廷中,和宦官不对付,但是自身实力薄弱,不好直接和宦官起冲突。

  所以这才离开洛阳,四处拜访各地士族。

  累积自己的声望,以备不时之需。

  汝南和弘农是两大重点。

  毕竟汝南袁、弘农杨是天下的两大巨头。

  如果他们能够替曹操扬名,那曹操的声望就会一飞冲天。

  林晦恍然大悟,看着曹操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忍不住劝道:

  “孟德有英雄之姿,日后定然能够创下不世伟业。”

  曹操眼前一亮,英雄二字,直接戳中了曹操的嗨点。

  “正所谓英雄识英雄,孟德日后若是真能成为英雄,那林兄定然也是英雄!来,共饮此杯!”

  又是一杯酒下肚,让曹操喝的十分过瘾。

  “只可惜,如今朝堂之上,宦官挡道,我辈空有大志,却无处施展,当真让人扼腕叹息。”

  酒一喝多,就会说心里话。

  再加上此处是弘农,距离洛阳很远,林晦又称赞自己为英雄。

  既然身为英雄,曹操就要说几句英雄之话来。

  要不然,岂不是愧对了英雄之名?

  曹操吐槽的模样,让林晦回想起自己还没穿越前,烧烤摊和朋友们喝酒吃肉,吹牛吐槽的样子。

  何其相似?

  “朝中宦官之辈,不过冢中枯骨罢了。”

  “冢中枯骨?”曹操抬起头,被这个词惊艳到了。

  “林兄高见!

  宦官之辈看起来权势滔天,却毫无根基,难以为继。

  到时候定然会被摧枯拉朽一般毁灭!

  林兄,你我当真是相见恨晚,今日不醉不归!”

  曹操脸都喝红了,高喊着让店小二继续拿酒。

  “林兄,你见识如此高远,在河东盐监之位上,当真是可惜了。

  此次前往洛阳,不如就留在洛阳!”

  林晦一愣,趁机吃了几口熟肉,味道确实不错,点头道:

  “留在洛阳做什么?”

  曹操放下酒杯,挺起胸膛道:

  “留在洛阳共商大事!

  汝南袁氏袁本初是我少时好友,陈留张邈是我哥们,还有南阳许攸,都是有志之士!

  他们与我在洛阳时就经常私下聚会饮酒,商讨铲除奸佞,匡扶天下。

  你若是去了,我来引荐,他们定然会十分震惊林兄的远见卓识!”

  曹操拍了拍胸膛,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样子。

  不是他们震惊,而是你想让我在他们面前吹捧你吧?

  林晦有些阴暗的想。

  “留不留再说,不过若是能够结交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求之不得。”

  林晦答应了,能够提前认识这些三国中的前期著名人物,也是一件好事。

  最好是能够把自己的思维传播出去,说不定能够吸引几个和卫觊一样,能够脚踏实地,脚踏实地给百姓做实事的人物,也算不虚此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