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不要急,但要快
“普通百姓,能够做得了这些事情吗?”
卫觊语气有些怀疑:
“操弄农田的技术,说不定可以从百姓中选出这样的人才。
但是冶铁工艺,恐怕只有工匠之家才有这样的能力吧?”
“嗯,两手准备。
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除了招募有特长的百姓,我们还要自己培养人才。
种田技术可以教给别人,同样冶炼技术也可以教给别人。
我们可以设置耕田师、冶铁师,招收学徒。
按照技术水平高低,一次发放百姓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卫觊点点头:“这种方法听起来不错,只是我们安邑县有这么多人才吗?”
林晦嘿嘿一笑:“不说安邑县,就说目前盐池的盐兵之中,就有不少人才。
当初汉高祖斩白蛇起义,开国功臣不也大部分是一个县的嘛?”
卫觊脸色复杂,这个比喻实在是有些胆大包天。
不过他已经见怪不怪,和林晦交往越深,就越了解林晦。
他已经知道林晦对于皇权没有丝毫的敬畏,反而对于底层百姓十分关注。
不过,刚才林晦一番话中,有个词吸引了他的兴趣。
“其他几件事情我已经明白。
但是最后这个商品房,是什么意思?”
林晦呵呵一笑:
“商品房,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我一会给你几个设计图,你就知道了。”
商品房的建造,一来是更加卫生。
二来,能将散落居住的百姓聚集在一起。
带来的其他影响是次要的。
林晦需要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容易管理,同时也容易动员组织。
对于朝堂和士族来说,百姓越分散越好。
毕竟分散开了,才容易管理。
百姓聚集在一起,就容易闹事。
所以,林晦想要扩充自己的势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就必须让百姓聚集在一起,同时用自己的经济理念来给百姓洗脑。
百姓币的铸造,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虽然百姓们迷信,但迷信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不是为了迷信而迷信。
百姓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吃饱喝足,飞黄腾达而迷信。
如果自己给百姓设计的道路,可以吃饱喝足,生活越来越好。
什么宗教都影响不了。
林晦有这个自信。
将自己的这一番大致设想,告诉了卫觊。
听得卫觊一番热血沸腾。
“好好好,林公,若真能实现这些,当真是再造乾坤!”
卫觊已经被林晦编织的未来感到兴奋。
“若当真有那一天,那林公之功远超圣人!”
林晦摇摇头道:“人,本来就都是圣人。”
百姓,本就人人如圣。
……
林晦临走前,召集四大家族的人开了一个会。
卫觊将林晦的想法整理成了一份文书。
四大家族的统领看到后,都从中看出了未来蕴含的无限机会。
纷纷同意,要加入其中。
林晦心中也松了口气。
其他人走后,林晦留下了卫觊。
“我还以为,他们不会这么轻松同意呢。”
卫觊不解:“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会不同意呢?”
林晦开口道:“这样做,不是会影响士族自己的利益么?”
自己弄出的这一套方案,可是会动摇士族统治的根基。
毕竟,若是百姓币真的流通起来,会吸引大批底层百姓,让百姓有了活路。
百姓有了活路,也就不会卖田给士族。
士族还怎么兼并土地?还怎么吸引百姓当自家奴仆?
似乎是看出了林晦的疑惑,卫觊忍不住笑出声来:
“林公,想不到你也有判断失误的一天。”
林晦心想自己看了很多穿越小说,很多作者都写乱改革会死人,会遭受封建势力的疯狂反扑,会身死族灭。
难道不是吗?
“请伯儒兄给我解惑。”林晦摆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卫觊微笑道:
“河东士族,和太原王氏比起来,差上不少,更别说和名满天下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了。
如果林公的百姓币验证可行,那么很快就可以推广到天下。
等到那个时候,四大家族自身积累的百姓币不知道有多少。
此事对于他们来说,有利无害。
和整个天下的利益相比较,河东四大家族那小小的田地算得了什么呢?”
林晦一愣。
自己确实好像错了。
天下士族,并不是铁板一块。
有顶级士族,也有低级士族。
他们虽然都是士族,但绝不会是铁板一块。
在利益面前,连亲人都可以背叛。
更何况,士族之间本来就不是什么紧密联盟。
想到这里,林晦松了口气,露出微笑:“多谢伯儒兄解惑。
那这一段时间就辛苦伯儒兄了,若是有什么紧急事情,可以让关羽派人快马加鞭送信到洛阳。
至于送到洛阳哪里,我到了洛阳之后,会写信告知。”
卫觊点点头:“林公且放心,此事千头万绪,急不得。
不过河东暂时没有什么隐患,我们可以慢慢来。
若是有什么事,我定然会及时写信。”
“好,伯儒兄,此事确实不能急,但是一定要快。”
如今是光和三年,距离黄巾起义还有三年时间。
自己必须在这三年尽可能打好基础,准备接受黄巾军的败军,
黄巾军都是上好的人力资源。
没有田地的流民。
自己必须要好好把握。
听到林晦说的“不要急,但是一定要快”这句话,卫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
“?”
林晦慎重地点了点头,一脸期待看着卫觊。
让卫觊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以及期待……
……
第二日。
“此番前行,祝林公凯旋而归。”
卫觊带着四大家族,河东郡的大小官员,给林晦送行。
林晦骑着马,双手抱拳:
“诸位保重,请诸位齐心协力,等我回来,希望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河东郡。”
“定为林公效死!”
夕阳西下,林晦带着关羽、黄太乙以及一百盐兵,踏上了前往洛阳的道路。
河东城门,卫觊看着消失在天边的林晦队伍,长叹一口气。
“希望林公此去能够一路平安吧。”
身后的裴茂开口道:
“伯儒兄何必担心,以林公的性格和手段,恐怕没人能够害得了他。”
薛兰和张氏齐齐点头,表示赞同。
“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