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武当,宋青书

第68章 内功修行 掌中青天

武当,宋青书 黄连山客 2820 2025-03-15 16:18

  而在原著中。

  张无忌修炼九阳神功大成,几乎没怎么练,七伤拳自己就成了。

  可谓是水到渠成!

  再想想那些因为急功近利,而强行修炼七伤拳而死的崆峒派高手。

  何苦来哉?

  太师父张三丰口中的震天掌。应该也是需要内功境界达标才能修行。

  内功作为一个人武学基础,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1、内力的强度,如深厚无比,登峰造极、功德圆满。

  2、内力的精纯度,如炉火纯青。

  3、内力的掌控度,如细致入微,臻至化境。

  但从武学理论角度来讲,这三个维度没有高低上下,前后之分。

  想先修炼哪个都可以。

  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三个维度齐头并进,一路横推。

  只是因为现在江湖凶险,大部分习武之人,都会选择一条更快增强战力的修行途径。

  以宋青书为例,年幼时,因黄金成长期修炼内力极快。故而苦修十年纯阳无极功。

  现在年满16岁,再苦修纯阳无极功的效果,开始大打折扣。

  故而宋青书救下张翠山,谋求倚天屠龙功,练出无心忘我身法,串联周身武学。

  实力暴涨!

  饶是如此,宋青书在江湖上走上一遭,也是险死还生。

  而现如今,宋青书因内力不足与顶尖高手相争。

  短时间内又无法快速提升内力,便开始在内力的掌控度上花心思。

  而其他的武林高手,修行武功的条件和进度,大部分不如宋青书。

  甚至于很多时候,还要抽出大部分时间来江湖拼杀、赚钱生活。

  这就导致很多高手将内功的强度,修炼到大成后,已经年近四十、五十岁。

  到了这一步,再修内功强度,进度已经缓慢无比。

  而且为了应付日后的年老体衰和暗疾复发。

  这些高手会优先选择修炼对内力的掌控度,争取达到细致入微的境界。

  以此操控自己的内力,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延缓衰老,压制暗疾。

  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精力愈发不济,内力滋养肉身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才要修行内力的精纯度,将自己的一身内力打磨提纯,增强内力滋养肉身的效果。

  而当内力的掌控度、内力的精纯度这两个基本盘彻底稳固后。

  高手则会再重修内功的强度。以此来增加内力,提升战力、持久力。

  在原著中,白眉鹰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屠狮大会期间,白眉鹰王年满七十,与张无忌、杨逍合斗少林三渡。

  结果落了一个内力耗尽,力竭身亡的凄惨下场。

  而像原著中的主角——张无忌,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九阳神功修炼出的九阳真气,至阳至刚,精纯无比。

  根本无需再打磨提纯,也就没有炉火纯青这一道关卡。

  而张无忌又是六年隐居苦修,一路将九阳神功修到大成,内功强度直接拉满。

  唯一欠缺的就是对内力的掌控度。

  所以张无忌一出场,就在灭绝师太身上栽了大跟头,被灭绝三掌打吐血。

  可等张无忌修行乾坤大挪移之后,最后一块短板,内力的掌控度也直接拉满。

  从此开启了无敌、无双模式。

  最重要的是,张无忌在乾坤袋内的奇遇,直接让他的九阳神功突破到了最后一层。

  以内功强度翻墙而出,成为了仅次于武学大宗师的绝顶强者。

  再加上七伤拳和乾坤大挪移,导致张无忌成为了双纬度绝顶高手,仅次于武学大宗师张三丰。

  简而言之,张无忌一路奇遇太多,属于不可复制的特例!

  武功上的修行境界,不可能用张无忌的经历,作为模板。

  而宋青书现在,唯一能和张无忌比较的,就是纯阳无极功。

  纯阳无极功修行出来的纯阳真气,同样是天底下最精纯的内力之一。

  理论上,应该不输九阳真气。

  所以对于宋青书来说,同样没有炉火纯青这道关卡。

  甚至宋青书猜测,对于武当、少林、峨眉三派修行的九阳功来讲。

  所修出的三种不同属性的九阳真气,应当也是精纯无比,同样不存在炉火纯青这道关卡。

  证据就是,宋青书与一众长辈比拼内力时,并没有感觉占据优势。

  而对于张无忌能六年内将九阳神功修到大成,内功强度直接拉满。

  宋青书只能羡慕的表示,这厮绝对开挂了!不愧是传说中的主角模板。

  便是将九阳神功,摆在宋青书面前,他也未必能在十年黄金成长期内,将之修炼到大成。

  .....

  天柱峰乃是武当山的主峰。

  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

  素有“一柱擎天“之名。

  在这个时间段,受万人追捧参观的天柱峰雷火炼殿,还没有修建。

  道路自然也是没有的。

  宋青书与宋远桥施展梯云纵,攀爬陡峭湿滑的山壁,穿过厚厚的云层。

  终于是登上天柱峰巅。

  举目望去,只见九天之云下垂,环绕整个天柱峰。

  烈日晴空,整个天柱峰巅都被地之雾气笼罩,雾气缭绕,紫气氤氲、云霞迷溕。

  忽的远处有风云涌动,好似陆海奔潮,汹涌而来。

  宋青书上山十年,还是第一次来此仙境,与前世记忆中的景象,大不相同。

  一时间不由看呆了!

  “青书,你内力修为不足,故而只能习得震天掌法第一式——只手托天!切莫贪多。”

  太师父张三丰的话语,将还在愣神的宋青书拉回现实。

  宋青书躬身行礼,好似神话传说中侍奉仙神左右的小童子。

  “孙儿,谨遵太师父法旨。”

  张三丰见宋青书恭敬应下,大为满意。一手抚须,一手探出,掌心朝上。

  “今日唤你父子二人前来,是想借此峰的天之云、地之雾,来演示震天掌的劲力运转。”

  “你父子二人且仔细看!”

  话音刚落,宋青书和宋远桥便骇然发现,周边的天之云、地之雾,尽数涌入张三丰的掌中。

  天之云、地之雾在张三丰掌心中相互交融,最后化作一座青天,悬于掌心之中!

  青天内,天之云相互碰撞摩擦,奔雷闪电骤现。

  一颗颗晶莹如玉的小雨滴刚落入掌心,便又化为地之雾,蒸腾而起。

  升入高空,再次化作天之云,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宋青书震惊狂喜之下,脱口而出:“青天白露掌中擎!”

  宋远桥亦是震惊无比,几乎是与宋青书同时出声:“道门神通——掌中青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