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占下来了,那接下来就是稳定民生了!
确实,连年战乱,过的最苦的就是老百姓了!陈庆之上次从北魏逃出来,一路上,很多村庄都是破败不堪,甚至无人居住,那叫一个民生凋敝。
为了不让自己管理的地盘,变成那样的不堪,陈庆之安排人员下去了解民生需求,自己也开始走出去实地探访。
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因为兵役,很多家庭都已经没有青年劳力,以至于大片的良田荒芜。
特别是,种田的苛捐杂税诸多,老百姓也不愿意扩大种植面积,只是尽量种一些粮食,用来果腹。
还有就是水患猖獗,由于河流众多,却疏于管理,一场大雨下来,河面漫过河堤,农田就是一片沼泽,庄稼基本颗粒无收。
守着肥沃的土地,很多老百姓却成了灾民、流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处流浪。了解这些情况,陈庆之很是心痛,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大家。
一场流民斗殴的事件,让陈庆之头痛不已,正不知如何解决之际。
有好友来访,原来是豫州富商李元年,当年正是他助陈庆之脱困,这次也是因为他的到来,让陈庆之找到了解决民生的方向和方法。
李元年虽是富商,但常年奔波于民间,对于民间的疾苦,是非常了解的。此次过来,也是来南朝采购药材的,顺便来拜访好友。
陈庆之非常开心李元年的到来,视为知己,悉心接待,酒宴过后,两人更是便品茶,边手谈。
李元年从陈庆之的棋中,感受到他有困惑。陈庆之也就不再隐瞒,直接把他当下遇到的困惑讲给李元年听。
李元年听完后,明白了许多,也就把自己这些年遇到的民间疾苦,一一讲给陈庆之听,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免兵役、疏良田、引灌溉、安流民、分田地、赊种子。
陈庆之听后,大受启发,也找到了接下来要做事情的方向和方法。他先从两伙流民斗殴事情,开始处理。
原来,两伙从中原过来的流民,来到义阳镇,同时看中了一块良田,因为战乱,已经无主,两边都想据这块良田为己有,互不相让的情况下,两伙人开始持械斗殴。
事情一闹大,有人告到官府,被陈庆之知晓后,于是想到以此为契机,为大家干些事情,以缓解当前问题。
他把流民组织起来,把农田一垄一垄的整理好,再来抽签决定,每垄田的归属。又组织大家挖水渠,引水入田,让所有的农田变成良田。
他清理所有的流民,全部发放农田土地,没有种子的,让商家赊给他们种子,等丰收后归还。他暂缓执行当地的兵役,减免当地的苛捐杂税,不再通过水运进献粮食,让老百姓有余粮,可以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为此,推动老百姓积极开荒,也是极力鼓励,想尽各种办法。
随着老百姓生活的稳定,开荒的积极性也是与日俱增,以至于,新增的良田达到六千顷之多。流民有了土地和良田,生活也是安定下来。
李元年见陈庆之把自己讲得策略都贯彻下来,并执行下去,效果也是明显,感到很骄傲,只要有空,他就会经常过来,协助陈庆之施政。
几年下来,当地的粮食变得充实,生活也是日渐富裕,老百姓一家家全都安居乐业。
陈庆之为周边城池及义阳镇等管辖之地,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当地百姓无一不称颂。
陈庆之还在上表,请朝廷进行地方精简升级,把南司州设为安陆郡,置上明郡。因为陈庆之的治民之策,使得一些小地方日渐繁荣,人口充实后,须升级治理。
梁武帝也看到了陈庆之巨大的政治成就,也是非常高兴,给了他很多的奖赏,并经常以此为案例,鼓励其他文官百官好好学习。
正所谓:心怀天下去疾苦,良田规划把地补,安居乐业粮充实,风调雨顺民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