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机会
次日早朝之后。
十几个三派粮商齐聚皇宫之外,在太监的带领下来到提前布置好的御花园中。
这些商人地位卑微,即便林北破天荒的召见他们。也不会在养心殿中,而是把招标大会放在了御花园里。
此时,御花园中早已放了十几把座椅。
众人在太监的指挥下,纷纷入座。
当下一个个都是心中兴奋,一个个左顾右盼,打量个不停。
直到一名太监领着一个身穿官服之人到来,这才安静下来。
来者正是负责购粮的户部侍郎,黄忠。
在座的都是京城最大的粮号掌柜,平常跟户部没少打交道,对于黄忠都是老熟人了。
当即纷纷起身,打起招呼。
“黄侍郎,在下有礼了……”
“草民见过侍郎大人……”
“见过侍郎大人……”
黄忠也是客气的,一一回礼。
这一下各大粮商们心里更舒畅了。
平常这户部侍郎见了他们,哪有好脸色。可今天这些粮商不但进了皇宫,黄忠更是对他们以礼相待,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只见黄忠打过招呼,在先首一张书案后坐了下来。让人给粮商们一人发了一张纸一支笔。
便道:“规矩大家都懂,我黄某人在这里请各位掌柜社稷为大,能少赚点就少赚点。”
粮商们纷纷附和。
“那么就请各位掌柜,报价吧!”
黄忠说罢,粮商们也不在客套,一个个笔走游龙,飞快在纸上写下文字。
不一会,各大粮商就在纸上写好了价格,商号名字。
黄忠示意一名太监一一收上来。
大略看了一遍,黄忠心中冷笑。这些商人果然如陛下所料那般。
连他们会出的价格都说的一点不差,当即起身抱拳道:“各位掌柜稍待,等本官呈与陛下圣裁。”
这些粮商只以为是户部看过,择优选择一个商号而已。
没想到皇帝居然要看,一些心智薄弱的已经是出了一头冷汗。
他们故意出了个高价,即便眼前的户部侍郎黄忠不高兴,也拿他们无可奈何。
可要是皇帝一看,不开心了,直接砍了他们可怎么办。
随即又想,皇帝久居深宫未必清楚此中道道,于是便稍稍安心了一些。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户部侍郎黄忠捧着一道圣旨回到御花园。
这次也不和粮商们见礼了,直接展开圣旨道:“天丰号李儒嵩接旨。”
随着李儒嵩下跪接旨,在场粮商们心中愈加惊疑,不是说好让晋商的古木派出面接下这单生意,再分派给各家嘛?
怎么皇帝给李儒嵩下旨?难道李儒嵩暗中捣鬼,难道他就不怕其余两派联合起来报复不成。
众人正百思不得其解,场外太监忽然发出一声咳嗽。这才如梦初醒,纷纷跪下。
只听黄忠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丰号李儒嵩,虽是商贾之家。却心寄天下,此次朝廷采购粮食赈灾,李儒嵩让利颇多。特赐皇商牌匾一枚,三年之内宫廷及朝廷采购,优先选择。钦此!”
等黄忠念完圣旨,在场的粮商们一个个都傻了呀。
这什么情况?
李儒嵩怎么就得了这单生意,还成了皇商?
大陈朝历来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可是万事就怕前面加个皇字。加了皇字,哪怕是乞丐,那地位也是连大官见到都要礼遇的。
更何况是这些本就有钱有势的粮商,这下钱和地位都有了。
皇商啊!
大陈朝开国二百余年未有之事,何等荣耀!
更别说,从此以后,三年之内,皇宫和朝廷采购都会优先选择。
可别小看只是一个优先权。
只要李儒嵩脑子不犯浑,只要报价合理,其他商号别想和李儒嵩抢生意。
可李儒嵩经商十几年,会犯浑嘛?
显然不可能的事。
如果说这些都是小事,朝廷的生意不做就不做了。反正在场这些粮商,没有那个是靠做朝廷生意发家的。
皇商的称号也只当作是浮云。
可是最可怕的是,之后李儒嵩的浙商必定声势滔天,借着东风力压其余两派商人,说不定还会借助朝廷的力量,打压其余两派。
一想到种种可能,晋商和徽商就是一头冷汗。
古木派和张小英,更是气的咬牙切齿。
古木派率先走到黄忠面前,面色难看拱手道:“却不知李掌柜到底出了个什么价,黄大人可否说出来,让我等输得心服口服?”
黄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平日里他没少和这些唯利是图的奸商打交道,心里早就厌恶,呵呵冷笑道:“各位掌柜报的都是三两到四两不等,最低的古掌柜也是二两七钱。唯独李儒嵩李掌柜高义,愿意成本价,一两银子供货。”
黄忠说着又是呵呵一声冷笑,道:“朝廷国库空虚,各位掌柜难道不知道嘛?李掌柜如此忧心社稷,陛下龙颜大悦,不但准了和李掌柜合作,更是封为皇商。
“这是何等的荣宠啊!希望各位掌柜以李掌柜为榜样,多多为大陈做贡献,不可一昧想着谋利才是。”
黄忠说罢,将圣旨交给李儒嵩,吩咐道:“下午请李掌柜到我户部衙门,尽快商量出一个供货时间来。本官就先告辞了。”
说罢便大袖离去。
黄忠这一走,剩下的粮商,除了浙商,全都用一种阴阳怪气的眼神看着李儒嵩。
张小英更是出言讥讽道:“李兄果真是胆略过人,一两银子一石你也供。虽然你天丰号存粮不少,可是京师之中怕也只有不到二十万石吧?”
“朝廷可是要五十万石,到时李兄不知要向何人调货。先说明,不是我张某人小气。一两银子的粮食,我张某人可没有。”
古木派也是附和道:“我古某人也是没有的,李掌柜真是好大的气魄。一两银子一石,市价可是二两五钱。这一石粮可就少赚一两五钱,五十万石可就少赚七十五万两白银啊!”
“不知道李兄的同乡们,是不是也要有钱不赚,把粮食拿给你李兄去忧国忧民呢?”
这一下,就连几个浙商也是眼神复杂起来。
按理来说,这些粮商抱团建立商会。为的就是互帮互助,共同进退。
要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人挤垮。
作为浙商领袖,李儒嵩平时自然没少给同乡商人们好处和帮助。
现在李儒嵩接了朝廷的生意,还被封为皇商。本来是大壮浙商在京师的声势,虽然风光无量。
可朝廷是最无情的,一旦李儒嵩不能按时供货。到时朝廷怪罪下来,惩罚也不会轻。
到时他们这些同乡,帮还是不帮呢?
不帮,于情理说不过去。
而且李儒嵩倒台,对浙商是个严重打击。
要是帮,一石粮食少赚一两五。十万石就少赚十五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商人逐利,没道理有钱不赚,拿去给李儒嵩在朝廷上邀功啊!
李儒嵩再风光,又不关他们的事。
所以古木派这话,可谓是杀人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