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第二十六章 万事俱备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不过,宣府守将杨洪也不是个轻松的主儿,在朱祁镇叫门之前,他早就收到于谦从京城发来的军令,要求他紧闭城门,他担心敌人混入,一度甚至取消了巡防。

  当也先率领大军到达宣府的时候,这次迎接他们的不是一万两银子,而是漫天而来的箭雨和炮弹。

  这还不算,杨洪直接给他来了一个绝活。当也先押着朱祁镇上前叫门的时候,城上的人称守将杨洪不在,直接让也先吃了个闭门羹。

  这守将都不在,其他士兵压根连句话都不跟瓦剌首领也先说。

  实际上也先不是不在,他就躲在城墙下面的女儿墙上看着对面的一切,反正他打定了注意,一切执行于谦的命令就行,至于对面站的是谁,才不管呢!

  正当杨洪在女儿墙后面喝了几口烧酒后,却听见城楼下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在用头撞门,嘴里还不住的喊叫着杨洪的名字。

  他本来是皇帝朱祁镇的侍卫,叫袁彬,本来是个小人物,在土木堡之战中成了瓦剌的俘虏,后来被安排到朱祁镇的营房中照顾朱祁镇的起居。

  此人对朱祁镇忠心耿耿,他见宣府守将杨洪不出来见皇帝,就发疯似的的跑过来用头撞门,意图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皇帝的入城。

  当瓦剌人将他从城门口拖走的时候,他已经是头破血流,失去理智,虽然嘴里一直在大骂杨洪不忠不孝,却始终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瓦剌大军在宣府城外折腾了几天之后,也先终于认识到自己好像被喜宁给骗了,大明军士根本不会想他妥协。

  而此时,也先的选择也并不不多,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三个:其一,放了朱祁镇,然后率领大军返回部落,算是给了大明一个面子。

  其二,带着朱祁镇返回部落,然后不断的索要钱粮,但是这就为瓦剌跟大明长期交往埋下了祸根,要知道瓦剌然在经商方面,可一直跟大明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其三,就是带着朱祁镇直接去京城,以太子你的名义发动京城战役,这样不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恢复祖宗基业的大愿也能实现。

  最终,他没有选择于大明为敌人,也没有放掉朱祁镇,那么就选择第三个吧!

  虽然现在大明不屈服,那好吧,打,你从能屈服吧?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也先决定带着朱祁镇返回大同,与此同时,脱脱不花的士兵也将大同团团包围,但同样束手无策。

  就在也先带兵返回大同的同时,喜宁带着一脸的谄笑出现在也先面前,而且他给也先献上了一条新的计谋。

  处于对地形的了解,喜宁让也先带兵直接绕过大同跟宣府,直逼紫荆关。

  这一计,可谓釜底抽薪。

  喜宁之所以献上这一策略,究其根本原因,这于他的出生有关。

  他原本就是蒙古后裔,在大明朝堂做了几年太监,一直不称心,趁着此次土木堡大败,他索性第一个出卖军中将士,率先投降瓦剌军。

  与此同时,瓦剌这面调整策略时,远在京城的朱祁钰跟于谦却全然不知,他们一直认为也先的大军会在大同与宣府之间徘徊,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部署。

  甚至,他们一致认为,少量的钱财一定会推延更长的时间,他们至少会为战争做足准备。

  ......

  经过于谦跟金廉等人数日的努力,朝中大臣们也终于下了决心,要为大明选择一个新的主子。

  当然,这绝对不会是只有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他太小了,如果此时大明正处在和平时期,说不定他还有一些希望,最不济也有人辅佐,过几年亲政,就会成为历史上继位最早的皇帝。

  只可惜现在并非和平时期,外有瓦剌大军随时南下,对大明虎视眈眈,内有藩王,一个个觊觎王位,而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主宰他们命运的新皇帝。

  眼下,也只有监国王爷朱祁钰最符合这一条件。

  翌日清晨。

  天还没有大亮,大臣们就早早集中在地安门外,一个个忐忑不安的站在那里。

  因为半个小时前,他们将一封联名书写的奏折通过宫门赛给了侍卫,要人速速呈送给孙太后。

  这种方式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搞出来的,虽然他们都有点不习惯,不过他们都还得一个个耐心等待着。

  册立太子的难度并不大,之前众大臣都提出来了,而且很多人都收到了太后暗中送来的钱,因此,这只是一个形式罢了。

  不过,另外的一件事却是个难题,就是废掉朱祁镇这个皇帝,虽然他们中很多人都收了孙太后的钱,都希望早日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这显然不符合目前情况。

  还是前面说的,现在还处于和平时期,众大臣都不想将自己的前程葬送。

  因此,有人即便是在收取了太后钱财的情况下,依然支持郕王登基,这里说服孙太后,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虽然他们联名上了奏折,但孙太后会采纳他们的意见吗?毕竟朱祁镇是人家亲生子,而朱祁钰则是庶出。

  不过,既然已经上了奏疏,现在也不是他们所犹豫的了,毕竟形势逼人,总不能从外面随便找个藩王来做大明的皇帝吧?

  就在众位大臣一个个心急火燎的等待是,地安门的大门突然响了一下,随之露出一个太监的小脑袋,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卷诏书,迅速找到人群中的吏部尚书王直,将诏书塞进他的怀里后就急匆匆的进去关上了宫门。

  “王尚书,快看看在,这是怎么了?”

  众位大臣一个个围拢了过来,因为这诏书的内容,将会决定他们这些大臣们的命运!更将决定大明明天的命运!

  “诸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王直得意的捋了一下下巴上的胡子,面露喜色的将诏书合拢起来。

  “王大人,你倒是说说啊,诏书上到底说了什么?”

  “是啊,是啊!”

  王直见众人都充满了好奇,便得意的说道:“诸位,近几日我等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太后那边已经答应我等的条件了,我等尽皆要为大明出力,诸位请看。”

  说着,王直将诏书随手递给旁边的几个大臣,随后众人一一过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