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桂枝加葛根汤
众人风风火火的就往李二狗家赶。
李二狗家条件比较困难,说是一个家,不如说是一个棚。
推门进去,只见李二狗包得跟木乃伊似的,正躺在棚子东头的小床上哼哼。
“救人如救火,快!准备柴火、药罐、清水!”范知来也不插科打诨了,在这缺医少药的乱世,得了风寒,基本就等于判死刑了。
“嗯!好!”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
范知来几步走到李二狗面前,直接拿起他的手,就开始把脉。
嗯,脉浮,发热,有汗。怕不怕风?范知来拿来一把扇子,扇了几下,李二狗明显躲了开去。很好,怕风。
“还有别的症状吗?除了腿,还有哪儿不舒服?”范知来详尽地询问着。
“我就感觉我这后脑勺和后背,扯的慌,感觉像里面抽筋了似的。”李二狗迷迷糊糊地睁开眼。
“哦?!”范知来脑中立刻闪出一句条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方子组成是葛根、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这个方子,宋本《伤寒论》里还有麻黄,但桂林本里没有。
按逻辑来讲,应当是无汗才用麻黄,且宋本中负责校正的林亿本人在注解中也提出了疑问,说此‘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嗯,估计是传抄过程中产生的谬误,应当以桂林本为准。
出来吧!“范知来一挥手,桂枝汤的药材出现在面前。
葛根,让我看看,需要在药材商店换取多少?
需要四两葛根,那就是需要四百两的食物,即40斤食物。
范知来看看四周,李二狗家怎么也不像拿得出40斤食物的样子。
“咳咳。”范知来清清嗓子。
场中众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儿。
范知来面带难色地说道:“李二狗这个病,我能治,但是……”
张尔茅大手一挥:“别但是了,需要什么直接说。”
“嗯,我不能白治,他这个病,需要交40斤食物,才能换取药材。”范知来如实相告。
“嘶……40斤!足够一户三口之家吃一个月了。”负责后勤的村长倒吸一口凉气。
李二狗的妻子张铁柱此时仿佛做了什么艰难的决定,问道:“换了药材以后,包好吗?”
范知来想了想,经方对症的话,本来就是一剂知二剂已三剂愈,再加上这药材出自系统,疗效又有系统加速,应该没问题的吧!
他郑重地点头:“包好!”
张铁柱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但是心思缜密,她对几位村领导说道:“各位领导,你们也听到了,小范说这个风寒包好。那我也相信他。
这样,我打算把我们家这次应该分到的兽肉,全部交给小范,不够的话,我们再从家里拿。请大家见证。”
分管后勤的付村长接过话茬,对范知来说道:“小范啊,你就放手去治吧,你放心,就算他们家的兽肉不够,我们几个,也帮忙补上。”
征得系统同意后,范知来直接先兑换了四两葛根,之后,按照书中的方法,先煮葛根,然后放入其他药物,煮好后,扶着李二狗喝下。
“叮!恭喜宿主,成功治愈1人。因宿主学会变化运用该方,故熟练度+5,当前熟练度6/100。”听到系统提示音,范知来明白,成了!
“二狗子,二狗子?你好了吗?”张铁柱焦急地握着他的手。
李二狗缓缓睁开眼睛:“我活过来了?这是仙药吗!?我感觉我的风寒已经好了,就连这腿,好像都已经好了。你看,我能走了,还能跳了。”李二狗在屋里走了两步。
“太好了!”张铁柱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泛滥。她扑通一声就朝着范知来跪下:
“恩公!我之前不该怀疑你!我们李二狗家,欠你一条命,以后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大姐言重了,我这个也实属冒险,算是拿二狗哥试药了。没有什么恩情不恩情的,大家都是舒河村的人,本就应该互帮互助。”范知来两手托住张铁柱的双肘,一使劲,将她扶了起来。
范知来刚问系统,为什么治风寒感冒的方子,把他腿都治好了。
系统说:这里的人们生命力旺盛,就算不治,他的腿三日内也能自愈。给他一副药,不过是帮他更快的打通经络、运输能量而已。
很好,这很科学。范知来在心里比了个赞。
许盈儿见证着这一切,她已经下定决心,以后要一辈子跟着表哥。
因为,万一自己生病了,感冒了,如果不跟着表哥,那不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吗?这很合情,也很合理。嗯。
告别了李二狗夫妇,一行人再度出发,这回是到村子中央的小广场,准备分配兽肉。
每家每户都派出了代表,带着麻袋、箩筐等等,陆陆续续地赶过来,一时间,原本寂静的小村热闹非凡。
“这次兽潮算是规模最小的一次了。还好,我们提早做了准备,损失不大。你们俩功不可没。
当然,知来的功劳,远远不止这一点。所以,你们家,这次可以多分一份食物。”
张尔茅拿出一杆备用烟枪,狠狠地抿了几口,吐出一个形状均匀的圈圈,说道。
其他几位副村长都表示同意。
“谢谢张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药不能当饭吃,对于食物,范知来还是很重视的。
他问出了心中的问题:“张叔,您知道哪里有更多的感冒的人吗?”
“怎么了?二个你还嫌少啊?”张尔茅奇怪道。
“是这样的,我这个治病的手艺,需要不断练习。
今天我治的是简单的感冒,万一明天遇到的是复杂的病症,而我不会治呢?
我总不能让病人等着,说,等我先学会怎么治,你再来吧?
所以,我决定主动出击,去练习自己治病的技术。”范知来很诚恳的说道。
前世,许多乡村的赤脚医生,有的把脉水平远超大医院的中医,一搭手就知道什么脉。原因就是他接诊的人多,一年下来把过上万人。
而大城市的医院里,如果不是西医治不好了,谁又愿意去找中医碰运气呢?这就是量的积累。
“表哥,你真要出去吗?”许盈儿忽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