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深海归途之扬帆1627

第二十九章 收税太监

深海归途之扬帆1627 坐等升值 3675 2024-07-06 15:10

  其实这种操作很浅显,所有的运作和设计都很容易被当前时代的人看明白。

  之所以萧清菡提出这样的合作模式之后,那些士绅勋贵还是第一时间选择合作,无非是因为铸币税的利益太过丰厚,百分之八十的含银量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益,也意味着不久之后,习惯使用银币后,整个大明的货币市场都会受到‘壹元行’的影响。

  而加入其中的股东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共同推广之下,‘壹元行’发行的银币能够越快的在大明流通开。

  一旦稳定的货币被百姓们认可,其他地方的士绅和商人便会加入进来,在短时间之内把银币推向全国。

  市场份额足够大,而大明的主流货币又是铜钱,所以银币的铸造在理论上不算违规,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商人和士绅自行仿制这种标准银币。

  货币完成统一之后就能加快纸质货币的流通,利用这些商人和士绅组建的关系网和钱庄,快速建立统一标准的银行。

  这一步看起来非常麻烦,也缺乏大量专业人才来参与构建,可是相对于转型中的大明来说,传统钱庄、当铺和金银铺子都可以作为过渡产业,让大明的金融平顺的度过这个转型期。

  有了这些准备之后,下一步就是加快货币流通,利用纸币和票据的辩解减少商人们的贸易困难,增加贸易量的同时催生集中化的工坊,提前一步开展资本的原始积累。

  四人仔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还是认为这样的操作模式最坏结果下也能帮助他们赚取大量银钱,也能让他们供养一支实力强大的军队。

  而当军队建立成型之后,无论最终是选择支持大明,还是建立新的国家,都算是有了一份保障。

  三天时间,最终的收益结算时,萧清菡得出的结论是三百二十七万六千五百四十三两白银。

  有零有整,尤其是到最后一天的时候,许多没有来参加这场盛会的秦淮佳人也纷纷托人参加拍卖,把化妆品的价格又提升了一大截。

  银子和抵钱的商品源源不断的汇聚到崇明岛的码头上,罐头工厂便立刻开始了扩建,并且在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迅速繁华起来。

  按照近现代化的标准箱模式建立的码头一下子吸引了所有海商,甚至不少松江府的商人们也纷纷选择在崇明岛上建立仓库。

  一方面商品的集中方便了他们的转运和调度,另一方面集中后的转运中心也方便了贸易,配合上萧清菡退出的期货交易市场,无数商人转型成了生产者而不是单纯的贸易者。

  如此大规模的改造肯定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哪怕是江南各方势力都在其中有着利益存在,没有完全倒台的阉党还是闻着金钱的味道找上了门。

  大明天启七年七月二十八,南京留守太监麾下的一位巡查太监乘着小船踏上了崇明码头。

  魏忠贤还在关注皇帝的身体,东林群贤也在暗中给皇帝服用的药物中加料,双方视线集中在了皇帝身上,所以唐冲四人的身份问题早就被内阁趁机批复,南京方面甚至有勋贵给唐冲等人找好了‘祖宗’。

  说起来这帮人的底线是真没办法说,唐冲的祖宗被勋贵们改写成了大唐第一外交家唐俭,晚唐时他们这一支乘船出海避难,由此流落荒岛。

  萧清菡成了兰陵萧家的分支,追溯祖宗算是大唐名臣萧瑀的不知道多少代孙,愣是因为萧瑀姐姐是杨广的皇后,随口就说萧清菡的祖辈中也有大隋血脉,乱七八糟的萧清菡也成了名人后代。

  刘驰和梁涛也各自背负了一个历史名人祖宗,只不过他们两人与大明勋贵的接触比较少,目前为止大明士绅都在和唐冲夫妻接触,所以相对来说没有夫妻俩的身份背景吓人。

  更夸张的是兰陵萧家还有后人存在,真就带着族谱找到崇明岛,硬生生把萧清菡的名字写进了族谱。

  没有人去提什么女性不入家谱的事情,也没有人因为这件事收萧清菡一文钱,说起来有点像是蹭热度,也有点像是所谓的萧家人想要给自家留条后路,总之这样一番操作还真就让唐冲和萧清菡受到了大明士绅文人的认可,出门办事时也方便了许多。

  登上崇明岛的巡查太监叫宋天福,算起来只是南京留守太监从北京带过来的随从,可人家毕竟出自皇宫,到了地方上摇身一变成了上差也是正常。

  宋天福并没有像演义中那般上岸就要钱,也没有像那些摆明了来要钱的太监一样,登上崇明岛便开始四处探查,然后到处寻找违规之处以此要挟。

  相反这位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太监反倒是处处小心谨慎,很有礼貌的先去拜访了已经在崇明岛上帮助工作的徐光启,随后又按照勋贵级别依次拜访了前来崇明岛游玩的几家勋贵,最后才缓缓的带着人来到罐头厂,递上了拜帖之后才与唐冲见面。

  唐冲哥仨也是第一次见到太监,说不得心里也是有点好奇心的,所以哥仨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第一次以四个人全员到位的姿态迎接了这位太监,甚至梁涛还准备了手机打算把这位太监的所有姿态语言都记录下来,准备带回现代世界却给那些娘炮矗立个老祖宗的形象。

  宋天福很有礼貌的按照他打听来的信息和唐冲等人说了几句客套话,期间也按照唐冲等人的习惯称呼唐冲为先生,这倒是让唐冲有些措手不及。

  双方交流可没有演义中的那么夸张,说起来宋天福是来监察收税的,也没打算当天就把税银全部带走,只是要记录罐头厂的是生产力和税额,所以在唐冲等人的配合之下,一切似乎进行的都很顺利。

  梁涛笑眯眯的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偷偷塞给了对方一张银票,那是松江钱庄见票即兑的千两票据,一口气塞了五张过去。

  这个价码是雇佣的小吏和合作士绅告诉梁涛的价格,此类太监的收费标准也就在千两左右,南京留守太监一次也就收割三五千两,给的太多就算是破坏了规矩,人家也不见得就敢收。

  眼看着宋天福瞥了一眼梁涛递过去的银票,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梁涛便又微微皱眉说了一句:“这是给您的茶钱,生意才开始一个月,没开始盈利呢!日后定然给公公补上茶钱。”

  宋天福点了点头,随即便将那五张银票收了起来说道:“哎!杂家明白你们这些商人的难处,说起来按照你们账上的交易量来看,三十税一不过百余两银子,却要拿这么多来孝敬杂家,后续想要再经营下去恐怕是有些困难了。”

  说着话宋天福随手从袖子里掏出一本折子递给了梁涛,苦笑着说道:“税呢!是杂家代皇爷收的,咱大明处处用钱,没有这税肯定是不行的。”

  刘驰在一边附和着点了点头,随即对着梁涛眨了眨眼,梁涛赶忙一脸讨好样的又递过去两张同样面值的银票。

  这一次宋天福却摆了摆手没有收银票,反而一脸唏嘘的说道:“杂家来的时候也打听过你们的情况,在那倭国赚了大笔银钱,也算是为我大明扬威海外。又在这松江府开放了你们的大船参观,赚了不少文人士绅的银钱,说起来也让杂家看见了这江南的财富。”

  说到这里宋天福突然换上一副笑脸说道:“杂家不是贪得无厌的人,九千岁也不是那只认银钱不认人的。都是那帮子文人污蔑我等而已,诸位倒是不必人云亦云。”

  见四个人一脸不解,宋天福笑着将刚刚递给梁涛的折子打开,将上面的字迹展现在了四人面前。

  “这是你们的税额,九千岁知道你们这些商人的难处,没有那些文人庇护,做点小买卖也是不容易,所以收税也就不必交了全额,毕竟还要拿些银钱去其他人那边买路,只交一半即可。”

  梁涛仔细的看了一眼那折子上的字迹,没想到上面还真是写着商税半收的字样,而且还有南京留守太监的印记,更是详细规定了商税按照三十税一的比例折算取半。

  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规矩,实际缴纳的商税居然只有六十分之一,而且在此基础上,居然还有用工减免的政策。

  说起来四个人一时间也彻底傻了眼,不说六十分之一的税收有点让人难以想象,就是那后续的用工减免上也写明了招收流民可以按照实际招收比例减免税收,这样的政策说起来实在和历史资料里的记载有着很大的初入。

  见四个人盯着折子上的内容看,宋天福笑着说道:“杂家已经看过了,你们的工坊里用的全是江淮流民,只有少量绍兴雇佣的账房,按照这种情况来看,你们的商税最高可以减免五成,实际每年需要缴纳的商税不过百余两。”

  四个人面面相觑,倒是觉得眼前这太监已经收了钱,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也算正常,一时间四个人倒是很配合的笑着点了点头。

  让四个人没有想到的是,宋天福随即便在那折子上添加了一笔,把刚刚梁涛送上去的那五千两记录上去,并且按照每年二百两商税的标准记录在上面,算下来那五千两直接算作了二十五年的商税。

  写好了折子上的内容,宋天福又在一份好似回执一般的纸张上写下了相同的内容,好像写发票一般,详细的记录了缴税时间和缴税人的信息,最后才把那份回执摆在了梁涛面前说道:“杂家已经记录完毕,验看无错漏后便请签字画押,待杂家返回南京之后,定然会将诸位一次缴纳二十五年商税之事上报皇爷,说不得皇爷还会给诸位赏赐,九千岁也会赐下匾额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