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深海归途之扬帆1627

第三十五章 第一条情报

深海归途之扬帆1627 坐等升值 3480 2024-07-06 15:10

  有了杨家人的加入,哪怕只是三个年轻人,唐冲在崇明岛建立情报机构的事情也很快便走上了正轨。

  堂而皇之的开办崇明书院,堂而皇之的利用两个月来结交的人际关系,也不管那些江南文人和勋贵是出于看热闹的心态,还是出于支持学院建设的心态,总之唐冲刚把风放出去,崇明岛便再次成为了江南的焦点。

  因为唐冲等人的规划偏向后世那种完善设施和预留发展的方向,所以如今的崇明岛码头已经建设成了与当前时代完全不同的一种模式。

  码头经过扩建并运用了土法水泥的加固,已经初步建成了四条栈桥并扩充了两条深水航道,而进入码头之后的关口也变成了客货分流,仓储、检查一体的仿现代模式。

  虽然在唐冲等人的角度看来,崇明码头还需要完善很多地方,那些预留建设的关口也没有什么意义,后续还需要扩建防波堤和其他配套设施,可对于当前时空的大明人来说,确实处处透露出了新奇。

  这样的变化也使得缺乏娱乐活动的大明勋贵士绅和文人学子们多了一个新奇的游玩景点,他们不见得喜欢上这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却总会觉得有些新奇有趣,和参观战舰一样,指指点点说些各自的见解。

  诸多好奇点加在一起,又配合上了萧清菡的商业活动,来到大明短短一个多月,崇明岛码头便展现出了比松江码头还要繁华的景象。

  说起来还是地方官府对于商业的压制太强,以至于这个时代的集会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期货玩法也吸引了很多商人,崇明岛才会出现这种看起来超过松江码头的繁华。

  借着这个机会唐冲很快便把杨恭推到了前台,借用学院的名头和徐光启的名声,加上杨桐侍奉的主家在背后也出了力,短时间之内杨恭这个小小的童生便与江南学子们成了朋友,不说实际上能够收获多少情报,最起码这种身份认可就足以让杨恭这样的普通童生获得了很多与江南学子聚会的机会。

  没有直接告诉杨恭该如何获取情报,唐冲甚至都没有跟他提起过情报的事情,完全就是把这小子推到台面上去,然后凭借他接触的人和事,自己再从他嘴里套话,把情报整理出来加以分析。

  这样做看似效率低下,却也碍于当前时代的习惯,很容易从大明的学子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并且也便于唐冲自己总结情报分析的经验。

  至于杨喜则只用了三天时间便给了自己惊喜,说起来唐冲只是觉得这小子适合在市井间打滚,利用他的经验收集一些民间情报,却没想到这小子好似天生就是干这行的一般,短时间内就告诉了唐冲关于那个巡查太监的消息。

  和对待杨恭一样,唐冲也只是安排他联系那些行商,假借推广宣传自家银行和罐头厂的名义,想要快速把罐头厂和银行发行的货币推广到偏远乡村去,没成想这小子自己就猜到了唐冲的意图。

  仔细想想唐冲倒是也能理解这个杨喜为什么能够猜出自己的意图,说起来本就是公开经营商业情报,杨喜又是在市井间收集信息,这个时代任何大宗交易都和官府士绅脱离不开,想要换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官府中的信息就必然是情报收集的主体。

  杨喜带回来的情报显示,如今那位南京留守太监早就和勋贵东林眉来眼去了,在魏忠贤没有彻底倒下去之前,对方明显处于观望状态中,所以像唐冲四人这种能够给勋贵士绅带来利益的人,他们暂时肯定是不会动的。

  如果阉党胜利,那么说不得下一步人家就会对四个人下手,当然也不排除拉拢,但是至少那个叫宋天福的太监已经把四人的情报公开说了出来,说明对方已经有了准备。

  警告也好,拉拢也罢,又或者观望中无暇顾及,总之一段时间之内阉党是没工夫搭理唐冲等人的。

  之所以唐冲会感觉到意外,却是杨喜从市井之间打听到了一个历史上即将发生的事情,而对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消息很明显不应该出现在市井之间才对。

  天启皇帝要挂,这是杨喜传递给唐冲的情报中的核心意思。而看杨喜不以为然的样子,这个消息肯定也不是他第一次听到。

  唐冲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那毕竟是一个王朝的皇帝,他的死亡居然能够被一个江南市井行商‘预言’,而且看起来无悲无喜,这显然说明了江南舆论已经开始为天启皇帝驾崩做了准备。

  不寒而栗源自于这背后可能是东林和江南士绅在一起发力,把这件‘未来’大事提前预演,不管崇祯皇帝上台之后是否干掉魏忠贤,江南士绅集团也要彻底铲除阉党。

  对于唐冲来说,这样的情报太可怕了。这意味着不管崇祯会不会被那些文官忽悠,阉党和皇帝其他的爪牙都会被清算,权利将会彻底被这群人抢走。

  崇祯能够被忽悠住,那么这群文人便会继续保持着大明的法统地位,供养着崇祯这个活牌位。

  如果崇祯也和他的哥哥天启帝一样,铁了心要扶植一个阶层来对抗他们,连续换皇帝的事情他们并不介意继续搞下去,毕竟大明可以用来当牌位的王爷还有很多。

  说白了就是资本已经崛起,不管他用什么样的面目存在,这种共有的贪婪都会继续发展下去,并不会因为哪个皇帝被扶植上台而有所改变。

  猛然一惊,唐冲忽然意识到了这条消息绝对不会是杨喜从民间获得的消息,因为根据自己看过的资料也好,最近一段时间与大明百姓的接触也罢,文官士绅们都喜欢用愚民的方式来主导舆论,也就是说这样的消息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民间。

  给了杨喜应有的奖励,顺带着又安排他继续组建情报队伍,唐冲一边打发杨喜去工作,一边站起身来缓步朝着隔壁的壹元行走去。

  只是刚刚走出两步,唐冲便又停住了脚步。

  仔细想想,如果一有发现便去找自己媳妇帮忙,说起来倒是没有什么,自己也不是那种没来由的大男子心态,可是总归自己要有所作为,想了想还是要自己独自来分析这份情报。

  唐冲根据自身如今的情况做了个简单的推测,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便是无论是谁给了这条情报,对方都不可能知道自己这边熟知历史发展,所以从这份情报传递的目的来看,无非也只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便是自己这边非常重视这个消息,并且顺应时代与对方配合,逐渐成为对方的一员。

  这一点上也许并不是对方想要看到的,因为这种事情知道的人一定很少,提前泄露出来意味着风险增加了很多,所以对方显然不会期待这样的结果。

  第二点便是对此漠不关心,却会在事情发生之后惊叹对方提前的预判,并且从而产生畏惧心态,加强对方的谈判筹码。

  从这一点上来看,很明显也不符合士绅文人集团的利益。这种大事没有必要把四个年轻人卷进来,而且这四个年轻人还掌握了强大的武力,说不得就会成为变数,提前泄露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种可能也是唐冲能够想到的最合理的一点,那就是海上郑家已经开始关注他们了。也只有郑家把这样的消息泄露给自己这边,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做法。

  听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郑家还在争夺台湾海峡的控制权,这是郑家核心的利益,任何搅局者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长崎港必然会有郑家的探子,那些共同回航的海商也会有郑家的人存在,而把这个消息提前告诉自己这边,很显然既可以震慑自己这边,也可以拖延时间让自己这边无暇参与郑家与红毛的战争。

  思路走到这里其实是变得混乱的,因为唐冲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些道理,但是很多地方又有些牵强,而且郑家也不见得能够做到如此迅捷的掌握朝局变化,从而做出如此大的应对。

  利益角度还是看不出最终受益人会是谁,这也导致了唐冲不得不陷入死胡同,每每仔细思考的时候,就忍不住把目光锁定在郑家人身上。

  一边给唐冲充当临时秘书的杨发恭敬的给唐冲递过来一杯茶,随即小声的说了一句:“喜哥认识不少义乌行商,挑着担子哪都走,东南沿海的消息最是灵通,听说不少行商的父辈还当过戚大帅的兵,见识也多,这消息说不得就是跑海的商人从北京带过来的,要想辨别真伪,怕是还得找他们再打听打听。”

  唐冲诧异的瞥了一眼杨发,却见他低着头呆呆的看着地面,说话时也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可偏偏说的话却是让唐冲不得不重视。

  要说戚大帅义乌募兵的事情他也是看过资料的,而且在当前的大明来说,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这杨发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很明显是在告诉自己,这消息应该是从那些戚家军老兵后代组成的行商那边传过来的,可是这帮人传递给自己一个这样的消息,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