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志看了后撇了撇嘴:“也就那样吧,还算过得去。”
那青年男子看见前面两个老头的模样问道:“哦,杜先生可是有什么收获?”
杜文允和李志是皇帝派给李赫的大臣,负责指导太子治国之道,但是太子却觉得这是自己父皇不信任自己的表现。
让这些老头来这干什么很明显,是派来监视自己的,也就很少跟其来往。
“禀告太子,老臣发现了一篇好文章,觉得很惊奇。”听见太子在问自己,杜文允起身回答道。
“如果是个人才就招揽过来,赏个职位留在东宫效力。”太子李赫淡淡的说道,转头继续忙着和怀里的女子逗趣打闹。
“唉,这太子怎么如此荒唐啊,这等场合还如此…唉,有儒斯文啊!”杜文允看了一眼太子便低声叹气,将来把国家交在太子手中会出大乱子的。
“杜公,小声点,别让太子听见了。”旁边的李志提醒杜文杰,毕竟自己只是臣子,做好本分就行了,这位太子脾气可不好。
杜文允听见提醒反应过来后也不想这些了,看着答卷下方竟然有一团涂改的痕迹,旁边写着轩公子,难道是不想用真名吗?
杜文允又翻看这其他答卷,抽出一张答卷,觉得这张岳写的也不错,不过与上一副相比就逊色了些许。
看着周围一个个都急出抬头纹的样子,燕晨此时喝着茶丝毫没有紧张的样子。
这时,之前那个书生打扮的男子从后台走了出来,看向四周,台下人群都十分激动,都希望选中的是自己,期待听见自己的名字。
男子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大声宣布:“经过评选,选中轩公子所作诗句,轩公子所作诗为。”
“梨花。”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台下的燕晨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能难到我吗,我可是读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好学生。
那书生又继续说道:“另外张岳张公子的诗作也被选中,他的作品是。”
“梨花。”
“粉香初试晓妆匀,”
“花貌参差是玉真。”
“茅屋诗人嗟老去,”
“东风勿送一枝春。”
书生宣布结果后台下人群都在讨论诗词怎么样,还有就是轩公子是谁。
“轩公子是谁?”
“不会是其他国家的人吧?”
“卫国没有听说这号人物啊。”
人群中嘈杂的声音四处而起,有的在回味着念出的诗词,有的讨论轩公子是谁,有的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面容沮丧。
人群众一人脸色发青,这人名叫张岳,是卫都有名的才子。
他知道今日许多才子都在场,来参加诗会就是想让全城都知道自己的名字,结果却被抢了风头,心中自然不平。
“各位安静,下面是第二题的题目,对联,上联为。”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同样是限时一刻钟,众位公子现在就可以作答了。”
台上书生对着众人说道。
听着众人讨论题目,燕晨轩嘴角一扬,略微思索就提笔写道。
“一人是干,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第二轮很快结束了,许多人都叫的白卷,还有些都没有交卷。
楼上的杜文允翻看着第二题的答卷,但是发现只有一张答卷是有字的,随后他低声念道。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真乃千古绝对啊!”杜文允激动的无法言语,自己对了数十年都答不上的题,竟然被人给对上了,激动的无法言语。
当他查看名字,发现还是那个熟悉的名字,轩公子。
这对联有着很大的巧妙之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个老和考字,其实他们两个字的差别就在末尾一个勾是向上一个勾是向下,才有了上钩为老,下钩为考。
而燕晨轩答的这个下联巧妙的对应了考和老字,而最后两句和先前上联的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引人深思不已。
杜文允忍不住走出房间在楼上想看看哪位是轩公子,竟然有如此才华。
“第二轮只有一人回答,而这人便是轩公子,轩公子所答正确,此上联数十年也没有人答出来,轩公子为第一人!”
一会过后,书生上台对众人说道,接着又念出整个对联。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轩公子所答下联,一人是干,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于天。”
“哇,好厉害!”
“这轩公子这都能答出来!”
“人情大于天,真是绝对啊!”
燕晨轩坐在角落里表示低调,低调,基本操作,勿六。
“最后一题为写一首词,内容不限,限时两个时辰。”台上书生接着说道。
燕晨轩此时正在想写那一首才好,想了半天。细语:“有了,就他了!”
两个时辰到了,各个卷子都被收了上来,而杜文允也第一时间翻找轩公子的作品,想看一看这一题他怎么作答。
“唉,找到了!”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杜文允看完后暗自想到,杀气好重的诗啊,这人到底是杀了多少人才能有写出杀气如此重的诗。
此诗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个四句表达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
全文都表达着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