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礼部大臣闻言都看着五皇子高阳启,不约而同地望向周天子高阳钊,纷纷夸赞道:好诗!好诗啊,陛下!
周天子捋了捋胡须,又沉吟一番:诸臣未起君先起,诸臣已睡君未睡。
何以京畿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不得不说这首诗简直说到他心坎里了。
自从他继位以来二十三年,矜矜业业,每天都是天还未亮就起上早朝,批改奏折到深夜。哪一天不是诸臣未起君先起,诸臣已睡君未睡。
不要以为做皇帝就只是享乐,事实上如果当一个明君可谓是全天下最累的差事了。
特别是高阳钊这种控制欲比较强的君王,什么事都想掌控在自己手里又怎么能不累呢?
再看镐京那些贵族富翁们,日上三竿还裹着锦被在睡觉。有时候想想这皇帝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还真不如那些贵族富翁。
周天子着实没想到他这个一向顽劣的第五子,能作出这样诗句。
殿中的李裕三人不由得心中感慨,不是说这皇五子高阳启,不好读书生性顽劣吗?怎的还作出这般深刻的诗句?
三人自问就算是自己也不一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这样的诗句,这需要何等的才思敏捷啊!
周天子回过神来道:明信,看得出来这两年你是用了功的,诗词作得不错,那不如让三位大人再来考考你其他的?
高阳启闻言笑道:儿遵旨。
高阳启转过身去对着李裕三人施了一礼道:那就请三位大人出题吧。
礼部三人同样站起来还了一礼再次坐下,贾许首先发问:不知殿下可知何为强国之本?
此问一出殿中周天子、李裕、宋谦三人几人皆有些意外的看着贾许,不知道贾许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他们原以为问高阳启一些先贤的经典就行了,谁知贾许一开口就问了一个这么大的一个问题。要知道这位皇五子也才十三岁,就算他诗作得好,又怎么可能答得了这种问题。
这个问题就算是朝中大臣也未必能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贾许却微笑看着这位皇五子,他仿佛就觉得高阳启可以答上来。
高阳启也看着这位贾侍郎,微微感觉这人有些不一般。便开口答道:强国之本,首在富民。
哦?听闻此言周天子,和李裕几人皆有些愣住了。
要知道这个时代事实上还属于贵族统治的时代,平民和贵族间是有着巨大的鸿沟的。
比如在朝为官的几乎都是贵族和士族,就算有平民出身的也极为少见。
并且犹为讲究血脉论。比如周国的姬姓高阳启一族,几百年前就是大虞朝皇族。
再比如吴国姜姓吕氏一族是前大夏王朝遗脉,南边楚国王室芈姓熊氏一族都是传自上古的古老血脉。
在当今的观念中只有他们这些家族才有资格统治国家,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这一套血脉理论已经深入他们的思想。
所以当世的思想其实还没有谁提出民是强国之本的,可想而知高阳启的这句话有多让人惊奇。
贾许又问道:殿下何以觉得富民是强国之本?
高阳启回答道:我大周乃是什叁之税,也就是民众所得收入十成交三成留七成。
但我大周的税负有六成来自贵族世家,四成来自平民。
然而我大周人口四百余万,贵族仅占了两成不到,那为何不到两成的人口却交了六成的税?
因为贵族太富,平民太穷,平民收入越少自然交税就越少,甚至有些平民入不敷出自然无税可交。
但如果这些平民富有呢?那么他们交的税那可是一笔很可观的数目,越使民富那么国库收入便更多。
再者若民富则平民生育就会增加,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意味着我大周有了更充足的兵源。如此一来国怎能不强?
周天子,李裕、宋谦、贾许几人听完这一番话,皆被高阳启所震惊。
很难想象这是从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人口中说出的话,先不论这番话是否正确单是对国情的分析和了解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者说这番言论观点清奇并且富民而强国也不是没有道理,想到此。
李裕三人夸赞道:殿下真乃逸才。
再看周天子看着三位大臣对夸赞自己的儿子,虽然没说什么但看样子也是对高阳启刚刚那一番话颇为满意的。
周天子道:明信,此论你是从何处学得?似乎并非书中所得。
禀父皇此论并非书中所学,也非他人所教,是儿自己想的。
其实周天子和礼部三人都清楚,这言论怕是高阳启自己想出来的,只是他们不敢相信罢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十三岁少年怎么能说出这番话?难道真的有生而知之者?
周天又道:嗯!看来藏书阁这两年的禁足并未白费。
你确实颇有进益。但是要记住不可骄傲自满,该学还是要学明早去学宫报到。
高阳启听闻此言,心中颇为不悦。他最不喜上学宫,每次听学宫老师讲课都昏昏欲睡。
而且还要一早便起,这对于爱睡懒觉的高阳启来说无异于是折磨。
高阳启虽然心中不悦,但是也不能说出来,只能满口答应道:儿遵旨
周天子闻言道:好,既如此你去看看你母妃吧,这两年她可是颇为想念你啊,天天算着你解除禁足的日子,寡人和三位大人还有事商议。
高阳启闻言亦想快点见到他母妃便施礼:儿告退,便退出了养心殿直奔她母妃的端秀宫而去。
高阳启离去后,周天子问李裕三人:此子,如何?
李裕答道:五皇子确实天姿聪颖,是一块璞玉如此天赋不可浪费。若好生培养此后必成我大周栋梁之材啊!宋谦贾许皆是如此回答。
周天子点了点头心中暗想:看来是得加强学宫对此子的管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