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明起义

第3章 养猪生意经

回明起义 阿勇老哥 4080 2024-07-06 15:11

  姜大邺也不恼,招呼牛管家过来解疑。

  “少爷,这块田之前应该是属于中田,具体等级还是得看地契。”

  “嗯,那就从府里拿过来,大伙要是瞧明白了,心中有了底,才会有动力想上进,想革新。”

  姜大邺有权利让下面的分支跟着一起干,但他不想强人所难,那样彼此都不开心。

  没等多久,也就一刻钟,牛管家骑着马回来了。

  “果然,此地在洪武十年,由谷城县衙,判定为【利】田。”

  “应该是没错了,洪武年间无人敢作假,尤其事关国家根基。”

  此言一出,许多人点头纷纷附和认可。

  “不过,观其稻长势如此旺盛,还真以为是【天】字级良田呢!”

  “此农田奇也,按理,百多年去了,肥力应耗尽,此田应降级,怎反升?”有人对此疑惑不解。

  “是啊是啊!此奇葩也!”

  “俺也是头次听说如此奇闻,请族长大人为吾等解惑。”

  围过来的众人纷纷惊讶不已,他们很难相信会有神迹出现。

  古代的土地根据土壤的肥力以及农作物产出量和能量,被划分为“天、时、地、利、人、和”六种等级。

  “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壤极为肥沃,“和”字地最为贫瘠。

  官府对土地进行甄别评级后,按照地契承认土地所有,并按照土地质量等级制定赋税标准。

  面对大家的疑问,姜大邺心中毫无慌乱,老神在在的说道。

  “诸位,劣田变肥田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最关键就是沤肥、施肥、保养,想解惑就请随我来……”

  姜大邺把众人领到靠近山坡处的一座大宅舍。

  “诸位,此乃养猪场,都随我入内瞧瞧……”

  进入猪舍后,众人发现这猪舍竟如此广阔,而异味却并不强烈。

  “此猪舍养殖300余头猪,分大中小三批,均由本村200余农户集体出资饲养……”

  “当然,本家也用土地、猪舍和技术入股,占三成股份。”

  “此猪,肉不仅可食,且粪尿对农田亦有巨大好处。”

  “如此多的猪,每日排泄出的屎尿就很可观,可集中存入池中沤上些时日,挑个好日子施肥。”

  “农田只要管理得当,不旱、不荒,年年如此,日复一日,肥力自然充足……”

  说到这里,众人都恍然大悟,纷纷大声点赞,好评如潮。

  另外,姜大邺还把自家的田产拿出来,面向所有佃户并全面施行生产承包制。

  姜家提供田产,并帮忙建设水利设施,而佃户每年只需上缴30%的收成,如果是劣田上缴的额度会更少。

  看似姜家有些吃亏,但佃户们的劳作积极性更高,单亩粮食产量也会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真心算下来,双方都有好处。

  众人一路看过来,发现这里的猪个个膘肥体壮,十几、二十头放入一栏却非常和谐共处。

  有人提出疑问,姜大邺便耐心解释,毕竟要以德服人嘛。

  “怪哉怪哉!竟有如此养殖方法,厉害厉害。”

  也就20几人,养300多头猪,这让大家感觉不可思议。

  “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公猪竟也可阉割,难怪如此安分。”

  “是啊是啊!听族长言,阉割后的公猪居然无骚味,真是奇也。”

  古人对猪肉的印象一向不好,人工和粮食耗费巨大,肉质腥骚味浓,不如牛羊肉实在。

  姜大邺一边耐心的解释,一边带领众人参观整片猪舍的规划。

  “诸位,此乃一村的规划,必须上下同心协力方可成事,切莫急于求成、亦切莫贪得无厌。”

  “就比如,此猪食就耗费惊人,要想压低成本,就必须依靠众多农户种植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

  接下来,姜大邺又带领众人来到另外一处山坡。

  他下意识摸摸长了寸许的头发,然后指着脚下的这片梯田,意气风发的说道。

  “此地种植的乃是番薯,一般亩产6000斤左右,高产品种甚至能达到万斤,虽口味不佳,但养猪却绰绰有余。”

  “番薯根茎叶浑身是宝,鸡鸭猪牛都可食之,农户养殖成本大大降低,可谓一举多得。”

  这话一说出,众人个个都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置信。

  这数量实在太恐怖了,比平常亩产量要高出一两倍,甚至四倍。

  姜大邺也没有隐瞒,直接道出了缘由。

  “归根结底,若要如此高产量,还得需要肥料和精心打理。”

  “尔等瞧瞧,那里有两座鸡舍,大概有百余只鸡,可食虫,可食番薯叶,鸡粪又可施肥,多好!”

  “农户们其实也不太辛苦,只要趁闲时来此地灌溉,拔草即可。”

  姜大邺的解释通俗易懂,且合理合规,众人无不拍案叫绝。

  “妙,妙哉!果真妙不可言!”

  “想不到,竟有如此大学问,吾等半辈子读书,竟未弄明白如此道理,唉……都活到狗身上了。”

  “族长大人高,实在是高!”

  “……”

  众人的马屁连绵不绝,姜大邺昂首挺胸,坦然受之。

  接近晌午,众人回到府中。

  牛管家吩咐家丁宰了一头阉猪,做了几种不同的杀猪菜,满足了众人的口腹之欲。

  比如,梅菜扣肉、酸菜大肠、猪肚包鸡等等。

  这可都是谷城姜家特产美食,别的地方很少见……

  众人食之,果真无骚味,且新鲜爽口,味道一绝。

  点赞、好评之声,源源不断。

  “族长果然诚不欺我也!”

  下午。

  姜大邺又带领众人来到一处小湖泊边。

  说是小湖泊,其实就是稍微大点的鱼塘,通过洼地改造而成。

  “今日上午带诸位参观了农田、猪舍等,主要还是要让各位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当然,改革的关键点莫过于【天时地利人和】,所谓的【地利人和】咱们都不缺。”

  “湖广行省河流、湖泊众多,尤其是湖北这一带,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农业耕种和渔猎养殖。”

  “但随着天地变化,这年头,一日比一日更加反复无常,尤其是干旱少雨……故,要谨记时刻存水。”

  这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因为他们也感同身受。

  这几年,干旱少雨季节越来越频繁,就算是水资源丰富的湖广行省也不例外。

  不是所有农田都靠近湖泊河流,一旦远了,土地照样干涸。

  这令所有人都头痛不已。

  姜大邺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诸位,水乃农业和养殖之根本,必要无比重视。”

  “尔等一路走来,有无发现,此村此地的灌溉沟渠遍地都是?”

  他又用手指向远处靠近小河处边上的水轮车。

  “看到了那水轮车吗?此乃蓄水神器!”

  这玩意儿,大家都不陌生,他们的领地里或多或少都有几台。

  “吾的水轮车乃最新成果,不仅耐用高效,还可衍出其他功能,尔等若有兴趣,可随我去瞅瞅。”

  来都来了,众人肯定都不愿空手而回。

  “此水轮车,最大特点就是能不分昼夜,持续带动生铁打制作坊和粮食加工作坊等等。”

  “如此一来,既节省人工,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压缩了成本。”

  用水力驱动机械做运动,古人很早就发现并且运用了,但由于轴承技术的落后,效率不高,并未大力推广。

  姜大邺是机械高级工程师,由他来解决这个问题简直小菜一碟。

  不仅如此,他还全面重新设计了水轮车,比平常的水轮车更加耐用实用。

  众人看到一吊杆活塞,它在往复运动中能够把低处水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高于平地七、八米的地方。

  河水源源不断催动着水轮车,而水轮车轴心的另外一端又可以借轴转力不停的把水源往高处引。

  这功能厉害,不仅节约了大量人手,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往内陆输水、蓄水,看得众人都羡慕不已。

  这时代,尤其是小冰河时期,这玩意儿就是超级黑科技。

  有了这玩意,想要让土地干涸都困难,为此,姜大邺利用这套技术来赚点钱。

  这里面的轴承和齿轮技术,他人仿制会很困难,这涉及到了精密加工和冶炼钢铁技术。

  姜大邺已经在长江上游某地建了一处伐木场和木材加工厂,用流水线的方法制作水轮车配件。

  若是有订单,就可一路向东,沿河道送过去,方便快捷。

  这水轮车本钱其实也不过四五百两,但售价却超过了5000两,可谓是暴利。

  对大户人家而言,这五千两也就万亩农田一年的收入而已,实在划算的很。

  这时代,因欧洲大乱,白银少有流入大明,又加上天灾人祸,造成通货紧缩,白银比以往更值钱。

  姜大邺看有些人还有不舍,就继续鼓动到。

  “吾家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财用来修筑沟渠,建内池水库,以应对接下来的长期干旱和饥荒。”

  “因饥荒而造成领地内百姓民变的,比比皆是,孰轻孰重,大伙一目了然。”

  有未来之识,又有先见之明,姜大邺肯定要把天灾所带来的祸害降至到最低。

  他不希望饥荒蔓延至全国各地,至少能有个缓冲吧!

  众人其实也有先见之明的,他们纷纷就地下单购买。

  “是啊是啊!有沟渠,就可灌溉,也可把江河流水引至干涸的水库和低洼之地蓄存储。”

  “水库有水,又可养鱼养鸭。”

  “多饲鸡鸭禽,可压蝗军,又可填腹多长肉长气力,何乐而不为?”

  “然也,购此物乃一举多得!”

  谁说古人蠢啊?

  人家精明的很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