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涿郡离开,赵君一行人往自己的邯郸回程。
之前说过,赵君打算把宫殿修在魏郡的邺城,但是后来被大臣劝说,说邺城太南了,无法全面控制赵国的各地。所以最后赵君还是把首都建在了邺城北边的邯郸,其实两地离得并不是特别远,也就八十里地。
车马行至常山郡首府元氏县,准备在附近找个馆驿休息下。
赵国建立的馆驿制度,是用于各边境传令兵和首都传令兵过路时候有个安全的过夜场所的,馆驿虽然配置不是很高,但是一般都配有十个卧室,一个酒楼。酒楼是当地私人经营的,可以供各种当地人举办宴会,以补贴楼上客房的开支。
客房是不对外开放的,仅有军人和官员才能使用,完全是不盈利的。
一行人马到了元氏县馆驿,纷纷下车下马,进去想要住店。
店老板见门口来了一百多人,顿时有些慌乱了。他看到最前面穿着华丽铠甲的章操,立马跑过去跟章操耳语了几句,章操用不相信的眼神看了店老板几眼,随后转身朝赵君走来。
“赵王陛下,这个老头说,现在馆驿被常山郡太守安排了,没有空房间。“章操禀报道。
赵君随后脑子里蹦出了无数的不好的想法,什么公权私用,贪赃枉法都来了。
赵君喝令两位军士直接去把店老板拿下,两位士兵像提小鸡一样把店老板提到了赵君面前。
“你们郡太守包场?给谁住的?“赵君怒问道。
店老板一看这人语气好像很强势,看起来是个京城来的大官,吓得哆嗦了起来,说:“禀报官爷,那住店之人包了五个房间,住了七八个人,还有三个房间乃是比你们先到的传令兵所住下,郡守包下两个房间,元氏县县令也在此处,几人正在和那住客秉烛夜谈!“
赵君挥挥手,示意没店老板什么事了。没错,看来问题还是在这个常山郡郡守身上,啊对,还有元氏县的县令。
店老板被士兵放开,直接瘫坐在了地上,这几个家伙就算是京官应当也不敢对郡守这种地方大吏毫不留面子啊。莫非是,冀州太守?可听说冀州太守是当朝国王陛下的姐姐啊。
士兵簇拥着赵君,直接进了馆驿,只见虽然已经挺晚了,馆驿最中间的大桌上仍旧坐了三个人,两个人赵君都认识,就是常山郡郡守和元氏县县令。另外那个人苍髯白发,看起来是个年纪很大的老学究。
郡守没根本没看门外的情况,依旧在和老者畅谈,元氏县令见一大群士兵涌入馆驿,心中纳闷,便问了一声:“你们是哪个军的,怎么冒冒失失的,也不通报一声,没看到郡守在这边谈事情吗?“
士兵散开,赵君从后面走了出来,这时候郡守也被惊动,转头来看,这一看两位官员立马给跪下了。
“小臣愚钝,不知赵王陛下光临本县,未能远迎,还请陛下恕罪。“两人跪倒在地,而同桌的老者却丝毫没有动作,依旧端坐在大桌之后。
赵君狐疑问道:“老叟,你为何见了本王不跪啊?“
那老叟朝赵君行了一礼,说:“小民不是赵国人,此乃其一,其二,我从不跪拜君王。“
“嘿,好大的口气!“赵君拔起剑就想冲老者过去了。
常山郡郡守一把拦住:“陛下,此人乃是孔熙,是当今孔家家主的亲哥!“
赵君一愣,赵悦从一边走了出来,向老者施了一礼:“孔公,安好。“
孔熙朝赵悦回了一礼,说:“想必阁下便是赵王之姐,赵悦吧,老夫早有耳闻,未曾一见,没想到在这常山之地能遇到阁下,真是荣幸啊。“
赵悦摆摆手:“这是我的荣幸,公务繁忙,加之孔家世代在齐国领土之内,未能拜访,实在是遗憾。“
孔家,乃是儒学的代表。历朝历代,孔家总是会被尊为上宾。因为儒学对于维护国家统治实在是太棒了,每次新的朝代建立,新皇总是会去拜谒孔家,然后在泰山上封禅。
孔熙本来是孔家的继承人,家主。但是孔熙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将家主之位拱手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则游历各国,想要求真索道。
“孔公高节,不拘小节,不知此番从哪来,往哪去啊?“赵悦问道。
孔熙略微思索,说:“我从匈奴来也,先祖曾经游历六国,唯独没有去秦国,可是这天下最终被秦国所统一了。我常常听天下文人说,这蛮族终将横扫一切世家门阀,统一天下,故此番带着这八位弟子,游历匈奴。至于下一个地方,我准备继续往南,前往百越之地,探寻奥妙。“
赵君此时开口,说:“得闻先生大德,是否愿意去邯郸住几天,我必好生招待。“
赵悦白了赵君一眼,心中觉得这个弟弟真的是蠢。孔熙乃是一代大儒,根本不在意什么招待,而且他放弃家主地位,自愿各地游学,也可见他根本不是那种被世俗所束缚之人。
“邯郸我早已去过,嗯,确实建设的很壮观,对于文人才子来说,邯郸的学宫,真是个好地方啊。因为去过了,所以,我这次便不打算再从邯郸经过。“孔熙说起邯郸连连点头,但是婉拒了赵君的邀请。
突然孔熙像是想起了什么,说:“赵悦姑娘身边那孩童是否便是祈福?“
赵悦点头,不知道为何孔熙问起。
孔熙哈哈大笑,说:“我与邯郸儒生张步相聚,张步曾经千里从司州之地前往我鲁地求学,正是在我弟弟门下啊。张步与我说起他的学生,当代赵王的外甥祈福时,赞不绝口,说这小子以后一定是一位大儒啊。“
“那是张先生过奖了,我家孩子才五岁多,尚且还没到知事的年纪。“赵悦笑着回答,儿子被人夸了,自然是心中很开心的。
“然,张步说,此孩童虽通晓四书,却有些独到之见解,以吾观之,祈福不应当继续学儒法。“孔熙作为一个大儒竟然说出这种话,这可以说是极为超脱的。
“那依孔公之见,我儿应当学摸墨?“赵悦不解。
“非也非也,天下学问,皆有相通之处,我的意思是,他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单个的圈子里。他应该追随那种通读百家之说,对万事万物都有独到见解的人学习。虽然有些妄作评价,但是张步所学,过于拘泥,且不知变通,所以我建议另寻高师啊。”孔熙回答。
“那孔先生愿意当我福儿高师吗?”赵悦问道,此时赵君可谨慎了,直接给孔熙低头行礼了,仿佛在求着孔熙收了自己的外甥做徒弟。是啊,能跟这样的大儒学习,那对小祈福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孔熙又是摇头:“老夫云游四方,不收太多的亲徒,所到之处又多有险恶,不适合小孩子跟随啊。老夫不愿拘泥于世俗,所收之徒,无非来自普通人家,像祈福这样的王家子弟,老夫是万万不想收,老夫不愿意同列国朝堂,扯上关联。“
赵悦失望的问道:“那孔先生觉得,在这列国之中,还有谁,能成为祈福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