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敌军来袭
不花钱搞到东西那才叫本事!
要是花钱,岂不是跟凡人一样。
陆如海拿如此谬论为自己开脱。
好吧,其实并不是陆如海并不想花钱,而是他确实没有多少积蓄。
陆如海为官,两袖清风,一生只好钻研典籍,并不看重财银。
就连陆如海的府邸也都是皇上赐予的。
陆府后院简陋,不曾修缮,也是因为没有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如海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而潘如江与陆如海一样,所以才死皮赖脸的从陆如海那里讨要刘庇的书法,而不是花钱购买。
皆因潘如江也是为官清贫。
现在,陆如海也准备用潘如江的手段来拿到刘庇的书法。
死皮赖脸,不要脸!
陆如海跟上刘庇,时不时看一眼刘庇,一副欲言又止,很是为难的样子。
只是陆如海没有考虑周全的是,潘如江如此做,也没有从他这讨来刘庇的书法啊。
果然,刘庇目视前方,视而不见。
但刘庇实在是低估了陆如海的决心,他竟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动作,直到遇到两位朝臣。
“陆大人,您是眼睛不舒服吗?”
“陆大人,您是嘴……痒吗?”
随着遇到的朝臣越来越多,陆如海也恢复了往日的严肃。
众大臣纷纷与走在陆如海身边的刘庇拱手。
“景王殿下,晨安!”
“景王殿下,晨安!”
“景王殿下……”
“景王殿下,昨日之永安,可全都是您的传言啊。”
有一位大臣开始称赞,其余大臣纷纷开始夸扬。
“景王殿下前日庆功所作之诗,足以惊人,未曾想昨日陆府所作之诗,同样惊人。”
“景王殿下,臣厚脸,想向您讨要一幅书法。”
“景王殿下,老臣也想向您求一幅书法,就那首《墨梅》即可。”
“景王殿下,臣想求……”
陆如海在一旁,冷笑连连的看着众大臣。
一群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这么死皮不要脸。
竟都想白要。
脸皮够厚,果然是脸皮够厚。
刘庇一一笑着回应,却不做表态。
因为刘庇自觉与陆如海较熟,故而时时摆摆脸色,但与这些不相熟之人,不好如此。
与相熟之人,他是一个谈天说地的话痨,与不相熟之人,他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时间一到,众人纷纷站到各自的位子,静待皇上到来,不再交头接耳。
刘庇站在最前方。
没等一会儿,皇上刘奋就来到大殿之上。
刘庇看向皇上,表情略显严肃,不似前日让他写诗时,一脸慈父笑的模样。
也是,皇上得讲帝王心术,只有让人捉摸不透,才可让众臣胆战心惊。
而要是有人琢磨透了皇上的心思,那此人离死也不远了。
可接下来,刘庇发现自己想错了,原来皇上表情稍微严肃是有大事发生。
位于刘庇后方,一人迈出队列,道:“据镇北关来报,鞑䩥起兵六万,欲侵我大汉边境。”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的目光稍稍看向刘庇。
因为镇北关隶属于景州,而刘庇是景王。
刘庇是一点都不知道这件事,虽然镇北关在景州,但这两天刘庇可都在京城永安。
而且镇北关如此重要的关隘,有直接向朝廷汇报的权利,据说这是先帝规定的。
皇上刘奋点点头,显然他也已知道这件事:“镇北关城池坚厚,有近两万守军,又有孙知策坐镇,便是有十万鞑䩥也难撼镇北关分毫。”
“只要保障粮草供应,守城决不是问题。”禀报的大臣附和道。
刘庇知道此人,他正是大汉王朝的丞相——秦文正。
“所以,还请陛下速让景王返回景州,主理相应事宜。”秦文正再次开口道。
皇上听闻皱了皱眉,他还准备让刘庇再给他写一些诗词文章呢?
再说也没有必要非让刘庇回去嘛,朝廷可以直接下令让景州的官员保障镇北关的粮草。
刘庇则瞥了眼秦文正,没有开口说话。
大汉王朝,藩王离京后,除了定期朝贡,无事不得回京。
而刘庇因景东关大捷回京之后,便一直没走。
当然,不是刘庇死赖着不走,而是皇上也没有明说要让他走。
而且,刘庇来京城,到今天满打满算也就才四天,他觉得也没待多长时间。
故而,待的时间短,皇上也没有名说如何,刘庇也就不知道他到底要不要走了。
现在,皇上都没有开口说话,这丞相秦文正倒开始催促了。
就这么急想赶他走吗?
刘庇感觉这秦文正说不定已经站过队了。
不是大皇子就是太子。
皇上并不想让刘庇现在离开,于是说道:“让景州全力配合镇北关,给予其所需的一切粮草物资即可。”
皇上没提让刘庇回景州的事。
刘庇倒无所谓,事实上他反而更希望回景州。
不是因为他在景州是土皇帝,而是他想再干一次鞑䩥。
看来上次干的他们还不够疼啊。
这才多长时间就又来侵犯我大汉边境。
就在刘庇准备主动请求回到景州时,又有一位大臣迈步而出。
“陛下,如今景州已是景王封地,景王回去处理相关事物,才不会有所失衡,景州当地官员权限太低。”
王公略侃侃而谈道:“况且,景王之谋略不在孙将军之下,从景东关一役便可见一斑。”
“若是景王与孙将军共守镇北关,便是十万二十万鞑䩥,又有何惧。”
刘庇看向王公略,这位大汉王朝的现任大将军,他这是在捧杀。
可刘庇也没觉得自己有得罪过他的地方啊,难道是没有给他写过诗?
应该不是。
想来又是一位站过队的人。
朝廷丞相不是藩国丞相,朝廷大将军也不是藩国大将军,他们分别是大汉最高等级的文官和武官。
丞相和大将军或许都已站队,皇位的争夺已经快开始了吗?
可刘庇看皇上身体只是虚而已,并没有啥大毛病啊。
在皇上还春秋鼎盛的时候,就开始站队,是不是太早了些。
总不可能出现一个“红丸案”吧。
刘庇否决这个想法,应该还是与后宫有关,就算不是外戚,也与万贵妃或皇后有干系。
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想要扶保太子,毕竟大汉祖制立嫡不立贤,扶保太子本就是大义。
刘庇不由得有些恼怒这个世界里的刘庇,整日就知道读书或者宅,连最起码得朝堂脉络都不去了解。
刘庇翻看记忆,发现记忆里对这些朝廷官员,除了姓名和职位,大部分都是空白。
这也不能怪“记忆”,因为这个世界的刘庇,光是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根本不可能与皇位扯上关系,他只想着讨好皇上,赢得皇上的欢心,可以不用小心的活着。
也许,还想体会一下父爱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