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剑骨仁心

12.第十二章 齐王养望议修唐史

剑骨仁心 自在游鱼 3294 2024-07-06 15:15

  正在高阳郡王怅然伤神之际,齐王府翊善张文定、昭义军节度使程武俊之子程燧、嵩阳书院院长朱正己之子朱训奉召进了齐王府书房,随即便与齐王分宾主落座。程燧和朱训是王府记室,王府属官中以翊善张文定为大。

  齐王府翊善张文定,并非一般腐儒,心有韬略,身有傲骨,不管何时都是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态。平日里办事,眉目犀利,行走带风,极是干练。昔年布衣时给当今天子献了十策,天子说其中四策可行之,他非说其他六策也可行,当今天子恼了,叫人拖了出去。不过气消后,还是让人请了回来,虽没让他在朝中办差,却让他做了齐王府翊善。一是磨磨他性子,二是让他好好辅佐齐王。张文定哪不明白,因此在齐王府尽心尽力。

  昭义军节度使领有泽、潞、相、卫、贝、邢、洺八州,手握重兵,扼守在大炎国境的最前沿,与北晋抗衡。昭义军节度使程武俊是跟随大炎天子打江山的爱将,屡立战功。因此大炎天子安排齐王娶程武俊之女为妻,以示信重。齐王算是文人,岳父昭义军节度使程武俊是他在军方重要借力,所以非常倚重。程燧是程武俊大儿子,也是现今齐王妃的哥哥,被父亲派到京都协助齐王。程武俊在京都也有宅邸,留有老仆看守。但齐王为了办事方便,就留了程燧日常住在齐王府。程燧是个典型的武人,长相粗犷,身手矫健,是个能动手绝不动口的主。

  嵩阳书院座落在太室山脚下,是目前大炎最大的私人书院,也是天下四大书院之首。天下大儒云集在此讲学,号称为天下儒家道统所在。天下战乱多年,武夫当道,礼乐崩坏。因此嵩阳书院院长朱正己,为了再现儒家辉煌,实现文人治国,理所当然派自己亲生儿子朱训来京都,支持当今皇后所生嫡长子齐王。朱训平日里喜穿素白儒袍,加上面容俊秀,自是文质彬彬,但办起事来,一肚子权谋之学,让人望而生畏。

  齐王见众人都上了茶,轻声道:“昨日朝会议立太子又不了了之,你们以为本王该当如何?”

  “我回去禀与爹爹,着人干了那晋王,剩下便只有你了。”程燧一上来便是简单粗暴,喊打喊杀。

  “不可!漫说你杀不了他,即使杀了他,开此先河,此后难免人人效仿,如何开万世基业?”朱训代表嵩阳书院,嵩阳书院代表儒家正统,本就是肩负为了结束武夫当道,文人主政,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使命而来,岂可赞同这等暗杀的勾当,立即出言阻止。“他虽在军武之中颇有势力,但除却一帮姻亲鼎力相助,其他既忠于他,更忠于陛下。只要王爷太子名份一定,皆可拉拢,不足畏也。”朱训怕墙外有耳,用“他”代替了晋王。

  程燧道:“那你说该当如何?”

  朱训道:“目下天子春秋鼎盛,王爷应当上书缓立太子,一则免了陛下猜忌,全了孝道;二则争取了时间,避免激化矛盾,闹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程燧脱口而出:“王爷与陛下是父子,有什么怀疑的?这渔翁又是谁?”

  “史书上天家父子相残、兄弟反目还少?这渔翁自然是高阳郡王。”朱训声音很冷,“王爷是皇后所生嫡长子,具备天然大义名份,只需养望即可。”

  “如何养望?”齐王面带急色。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我有三策正好对应。”看齐王有些急切,朱训找到了指点天下的谋臣感觉,接着缓缓道:

  “其一,刚说的上书言缓立太子,这是以孝道立德。”

  “其二,目下大炎疆域广阔,却大都由武夫在管理。陛下也已开始着手整顿军制,收武夫之权,但收权只是其一,还得有人替陛下管理天下。自唐末以来,进士科时停时开,即使开一科进士也才十几、几十人。齐王可上书扩大进士科选拔人数到一百、几百,渐次增选。既解了陛下之急,又开了文人士子晋身之道,得了天下文人士子之心,这便是立功。”

  “其三,印书籍,开官学。几十年的战乱,天下望族五不存一,已是断了传承。齐王如能似冯道刻印《九经》,伪蜀刻印《花间集》,整理刻印儒家书籍,嵩阳书院必号召天下书院大力襄助,这是立言。”

  “有此三立,王爷声誉必如日中天!”说完,朱训环顾四周,颇有些志得意满。

  齐王见张文定不说话,问道:“张翊善有什么可以教本王?”

  张文定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着朱训,反问:“朱记室可知道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朱训傲然道:“我儒家子弟谁个不知。”

  张文定又问道:“为什么孔圣人在世未能推行儒家治世之道,而董仲舒可以?”

  朱训一时语塞,看着张文定道:“你说为什么?”

  张文定淡淡笑道:“时势不同而已。孔圣人之时,天下已乱,诸侯各凭武力取胜,和诸侯谈以文治国,就像一个人口渴了,你却给他肉食,他如何会接受?”

  齐王一听,来了兴趣,插言道:“那为何汉武帝的时候又可以推行?”

  张文定道:“汉武帝的时候,大汉朝廷已为世人所接受。汉武帝需要的是继续为大汉开疆拓土,成就不世帝业;需要的是如何让大汉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国祚绵长。但自从周王朝礼乐崩坏,世人皆认为天命无常,惟有兵强马壮者居之。既然大汉天下是打下来,为什么别人不能打下你这大汉天下?这也是前朝李唐末年以来战火不息的原因。这时候董仲舒说,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如何有德?便是按照儒家的思想治世。只要行德政,大汉便可以世代传承。”

  齐王点点头:“那我大炎朝该如何做?”

  张文定道:“一是修《唐史》,以李唐末年之非,以明大炎朝之是。这就是为什么历代后朝热衷于为前朝修史的原因。二是行德政,让天下太平,百姓富足。”

  齐王又问道:“那开疆拓土如何说?”

  张文定道:“尊王攘夷,大一统,让汉武帝师出有名。放在如今大炎朝,中原汉人是华,周边与汉人通婚、往来的是夏,以华统夏,再以华夏驱除外夷。收复北晋依旧是统华,平定西南、西北是统夏,北虏就是外夷,华夏共驱之。华夏一统,驱除外夷。”

  朱训驳斥道:“董舒舒提出立太学也被采纳啊?”

  张文定道:“陛下与汉武帝时又不同。陛下是开国天子,现在最紧要的是精兵简政,积蓄钱粮,收复北晋;然后才是一思想、行德政、兴教化,前后不可颠倒。陛下要积蓄钱粮,一时何来资财办官学,兴教化?”

  齐王道:“张翊善,那我该如何做?”

  张文定胸有成竹道:“上策是协助陛下精兵简政,积蓄钱粮;中策是清静无为,领修《唐史》;下策是行阴谋之道,争权夺利。”

  朱训被踩着了尾巴,却不好反驳,悻悻然道:“王爷没有太子的位份,如何协助?”

  张文定看着朱训道:“晋王手握重兵,觊觎尊位,天下皆知。陛下如果此时立太子,不是逼着晋王鱼死网破?况且陛下现在春秋鼎盛,雄心勃勃,恨不得向天再要五百年,为何会急于立太子?即使争得太子之位,也得时时担心犯陛下忌讳,还不如现在做事自在;甚至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齐王听完,有些意动:“既要领修《唐史》,又如何清静无为?”

  张文定微笑道:“修史自有人办,王爷是上位者,并不需要具体参与。凡陛下赞赏的归于王爷,凡陛下不喜的归于具体修史之人即可,岂不是清静无为?”

  朱训本待再行辩驳,齐王已经点头道:“张翊善言之有理。上策本王没有什么章程,那就取中策。明日本王重新上奏,专提修《唐史》。”又看向朱训道:“你父亲知识渊博,素有声望,本王便保举你父亲做这《唐史》的主编修官。”

  朱训闻听父亲得了这一清贵要职,心下欣喜,也就不多话了,点头道:“家父定当乐意为王爷效劳。”

  大事议定,齐王心里舒畅,对程燧道:“记得挑些东西,送给我那二哥儿,就说是我的心意。”

  程燧忙答应了去办。

  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更智慧。它是花丛中最娇嫩、最质朴、最美丽的花朵。

  创作不易,您的爱是我最大的动力。

  求关注、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